内容提要:每天凌晨五点,当我悄悄经过母亲房间时,都能看到台灯微弱的光线,还有母亲诵经的背影。
孤独的圣地——2014印度纪行(八)
8、舍卫城
我自小便听闻《金刚经》,这缘于母亲。母亲每日诵读《金刚经》三遍,女儿出生后又多增一遍,每日共诵四遍。十几年中,无论寒来暑往,日盈月缺,从未中断。远的不说,就说我结婚那日,家中亲朋好友齐聚,琐事无数,时间紧迫。但母亲仍是诵完《金刚经》后再打理其他事。若是远行,母亲便在车上、飞机上诵经。总之,无论缘于何事,因为何人、处于何地,都不会影响到母亲诵《金刚经》。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却又如此顺其自然。
除去写作外,由于爱好,我曾做过许多事,比如练武术、学跆拳道、弹琴、健身等等,但都半途而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我往往会不自觉地找一些理由,但一想到母亲诵《金刚经》,这些理由便瞬间崩溃瓦解。直至今日,我一旦做某事无法坚持的时候,便想想母亲诵《金刚经》,随后自然有了持之以恒的力量。
现在,每天凌晨五点,当我悄悄经过母亲房间时,都能看到台灯微弱的光线,还有母亲诵经的背影。这背影与我小时候看到的背影一模一样,只是恍若间,十几年已经过去了。
我知道,这诵经的背影,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无数次,我听见母亲诵: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尔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那时,在我心中“舍卫城”、“孤独园”是遥不可及的地方,而且高不可攀。和传说中的佛国、神殿一般,根本不是红尘中人能够踏足的。那里,应该一尘不染,应该风景奇丽,应该清高脱俗,应该到处飞翔着敦煌壁画上那样的飞天……
这里,是当年佛陀讲《金刚经》的地方,是《金刚经》中真实记载的地方。所以,当午夜时分,导游告诉我们抵达舍卫城时,我虽已疲惫到极致,但还是激动不已。要知道,很早前我便已经了解了所有的行程安排,但真实到达时,这种情绪还是无法克制。
“舍卫城”是古代名称,因地处偏僻,现在这地方叫什么名字,我并不知道。在佛陀时代,恒河平原上有很多国家,具说有十六个之众。当然,那时有的国家并不大,至多是一座城池,或是一个部落。这其中,有两个非常强盛的国家,分别是憍萨罗国与摩揭陀国。舍卫城正是憍萨罗国的首都,它地处要塞,商业繁荣,盛极一时。父亲在《无死的金刚心》一书中,曾这样介绍:
“舍卫城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佛陀曾在此结夏二十四次。就是说,在佛陀的弘法岁月里,有二十四个雨季是在舍卫城度过的。除了王舍城的舍利弗、大迦叶、目犍连等人外,佛陀的许多弟子都是舍卫城的人。为了教化舍卫城的众生,佛陀在此花了很多心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有名的经典,都是佛在舍卫城宣说的。……司卡史德常常游行四方,随缘度化有缘众生,从来不在某地修建道场。这一点,非常符合原始佛教的特点。佛陀与弟子也一样,除了在雨季为了不践踏路上的众生而在某处安夏外,其余时间,总是游行四方,随缘度化。”
历史中的舍卫城,强盛而繁荣,在恒河平原上的诸多城市中如同明月。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悠悠千年之后,舍卫城已完全不是当初的模样。我曾在心中默默勾画过舍卫城的形象,可总是朦胧不清。除了遗留在历史中的那些故事,它仿佛一无所有。
印度的第一个清晨,和它的历史一样,略显朦胧。前一夜的雾还未散尽,天地间白乎乎的,看不远。因为前一天太疲惫,睡眠又短,所以我一直担心今天的身体状况,怕自已头晕眼花,或是混沌不堪。现在看来,一切不错,身体反应并不强烈,尤其精神很好。
吃完早餐,离大巴出发还有几分钟,于是我走出宾馆,四处张望了一下。果真这宾馆是附近最好的建筑。这里几乎看不到现代化设施,是典型的农村风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我们的到来,并没有荡起任何涟漪,周围显得极为平静。
谁能想象,就是在这块平凡又安静的土地上,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正发生着改变世界的大事。
(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