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孤独是智慧的觉醒,是感悟生命的易逝、时间的无常和作家想建立的永恒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真正的孤独是一种境界。 ◆ 许多时候,叩问自己,就是叩问历史,叩问命运。 ◆ 灵魂的滋养需要灵魂的养分,物质的供给只满足于肉体,那更高意义的幸福取决于心灵的明白与否。 ◆ 心灵的安详需要智慧的滋养,心灵的明白需要智慧的顿悟。 ◆ 这苦难,只有在他们的心灵变得明白起来时才会消失。而叫心灵的明白或观念的转变,是世上最艰巨的工程。 ◆ 我的眼中,所有的读者,都是我的父母。 ◆ 这世上,也有了太美的景致,一片落叶,一声雁鸣,一个灿烂的笑,都会叫我感动不已。 ◆ 在这个日渐虚假的时代,你应该敬畏真诚。 ◆ 现在最缺的,不是书,而是做的人。 ◆ 这世上,有我的作品,比没有好;读我的作品,比不读好。 ◆ 要是因为我的存在,多了些明白人,多了些善良人,使这世界相对地美好了些,那我就没有白活。 ◆ 我相信,真正能“读懂”它的读者,其心灵定然会大气许多,明白许多。 ◆ 一个作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舍。 ◆ 你要在死神追到你之前做完你该做的一切。 ◆ 熙熙者为名而来,攘攘者为利而往,喧嚣于浮尘之中,吵闹于蜃楼之内,不知生之将逝,不知死之已近,不知人身之难得,不知觉法之罕闻。其名为人,实则为混世虫也。 ◆ 人生最重要的,便是选择。正确的选择,受益终生。错误的选择。贻误一生。 ◆ 世俗之“我”,和向往真理之“我”。时时纠斗,忽而你胜,忽而他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惨烈程度,不逊于一场战争。 ◆ 我坚信自己是啥人,就一定能成为啥人。信心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 所谓天才,就是具足信心,瞅定目标,并每日做完自己该做的事的人。 ◆ 真正有信心者,甚至不渴望成功。 ◆ 作家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作家为什么要写作?二是作家必须有灵魂的标杆。 ◆ 作家的没有灵魂标杆,正是文学陷入低谷的原因之一。 ◆ 读一本真诚的书,也需要你相应的真诚。 ◆ 看文学作品亦然,深者探其深,浅者窥其浅,其见解,不会高过心去。 ◆ 读智慧之书,需相应智慧;读真诚之作,亦需相应真诚。 ◆ 鄙陋者难有高见,浅小者难有深谋,其见识,无论再有灵光照耀,也高不过他自己的心去。 ◆ 只有井底的青蛙才会坚信:那宇宙,确实只是井口大的。 ◆ 所有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冲击力的是“杂交”文化,即多种文化互相撞击,相得益彰,取长补短,终成大气。当然,这“文化”,泛指大文化。 ◆ 故知,有恋窝之念,遂成鸡婆;有翱翔之心,方成大鹰。欲成大事者,其首要一步,就是走出自己的生存小天地。 ◆ 阅读跟人生的有些活动一样,受多少累,便获多少益。欲悦眼眸者,只能得眼眸之欢;欲益心灵者,方能得心灵之益。 ◆ 心灵的真诚需要真诚的心灵才能感悟。 ◆ 读者可以看出,我寻找的,不仅仅是写作的意义,更是生命的意义。 ◆ 我从来不将文学的成功当成我人生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