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恶与美丑——穗港少儿读书会•少儿组后记(总78期)
11月23日,广州与香港两地的小书友们再次齐聚一堂。在阿静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继续共读《雪漠说老子:让孩子爱上<道德经>》第一辑,共同探讨“善恶与美丑”的主题。
活动伊始,阿静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前两堂课的核心内容:什么是“道”?——即洞悉世间万物变化的玄妙法则。随后,大家齐声朗读了《道德经》第一章。接着,阿静老师为孩子们简要解说了书中“道之魔法师”这个生动比喻,并邀请他们画出“自己最想看到的变化”。孩子们天真烂漫,毫不掩饰地表达心声:“不想做功课!”、“想玩平板电脑!”、“想看动画片!”。年龄稍长的孩子则说:“想要很多很多钱,因为可以买下任何想要的东西。”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保持平静、接纳的态度,不加评判,让孩子们尽情吐露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随后,阿静老师顺着书本的脉络引导孩子们:无论是有功课还是没功课,有平板还是没平板,这些都像是“道之魔法师”从帽子里变出的把戏——“无”可以生出“有”,“有”也终将归于“无”。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带着一颗轻松的心去体验。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还主动玩起了魔术游戏,亲身体验这种“有”与“无”之间的变化。

在进入“善恶与美丑”的主题前,阿静老师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几个问题:“现在全中国最高的建筑是什么?一百年前呢?那现在全世界最高的又是哪一座?”她希望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发现:今天的“最高”并非永恒,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接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全球最高建筑变迁”的短片,并为人类不断突破纪录的历程发出阵阵惊叹。

与前两节课不同,本次活动还特别加入了动手环节——大家一起用纸和胶带制作纸飞机。孩子们折出的飞机形态各异,有的歪歪扭扭,有的缺少机翼,有的看起来“很丑”。但只要折法正确,它们同样能飞得很远!也许孩子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尚浅,但通过这次从“无”(一张平纸)到“有”(一架能飞的飞机)的亲身体验,他们亲眼见证了“一架丑飞机也能飞得漂亮,一架不完美的飞机照样可以翱翔”。原来,美与丑,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在游戏、讨论与动手实践的交织中,孩子们于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老子思想中“美丑相依”的深刻内涵。
课程结束后,阿静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感悟。她表示,希望能在尊重孩子天性、兼顾多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一条既能激发内地孩子对中华经典的兴趣,又契合香港儿童成长特点的教学路径。
我们期待在下一期的少儿读书会中,继续与孩子们一同在经典与实践中,收获更多智慧与快乐。本期活动,至此圆满结束。(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