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所谓独立,是对于自我品性的坚持,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倔强或者固执?
如果书店消失了
这两年免不了一种担忧: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很难找到实体书店了。如今这城市,除了表面热闹如市场般喧嚣的购书中心,那些小巷里、阁楼上仅有的书店,如同秋夜里树枝上残留的叶子,让人有飘零之感。
广州也有独立书店,所谓独立,最初指资金来源的独立,但放在一个文化市场的环境里,独立书店的含义很快被延伸为有“独立形态,独立品格,独立操作”,这些书店可谓“成也独立,败也独立”。在一个文化快餐的时代里,要坚持自己对知识、阅读、书本的独特品位,人文追求,且将之践行于书店经营中,恐怕不赔钱也难。但文化本就是高成本的,如果想赚钱?那还是卖杂志画报的好。
十数次搬家的博尔赫斯书店是不能不说的,这家店主十多年来坚持推荐午夜丛书与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著作,在一条小巷子里的咖啡馆的二楼,曲曲折折,小小斗室,十来人就会无法转身———当然,那种情况恐怕也极少发生。店主在这里坚持的已经不仅仅是独立,在我看来,简直是一种“行为艺术”。同样憋屈的还有离他不远处的文津阁,登楼而上,四壁好书却挡不住寂寞冷落。所谓独立,是对于自我品性的坚持,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倔强或者固执?
书本的销售状况决定了书店的经营状态,越来越多的书店变得面目模糊、性质可疑。在这城市里奢华品牌齐集的太古汇,走进从台湾引入的“方所”,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标榜自然主义的服装,昏暗灯光下,本来应是主角的“书”一本本尴尬地挤在漂亮的记事本、名牌钢笔以及种种精品文具旁,它们身上弥漫着卡布奇诺或者蓝山咖啡的浓香,时不时有小孩子的哄闹在耳边响起,此时,它们不像待字闺中等待知己的书本,倒像是帮这店面提高文化档次装点门楣的点缀,他们断不是被衬托的红花,而是一如既往静默地当着绿叶。
没有书店,并不是说人们不看书,公交车上、BRT站里,麦当劳里,路边处处都是拿着手机翻页或者拿着平板电脑阅读的人们,他们耳朵里塞着音乐,眼睛里反映着文字,只是,没有书。地铁站里有日阅堂、“七仔”里有郭敬明,路人行色匆匆的走过,拿在手里更多的是杂志,那些装潢漂亮的画报,可是,这不是书。
书店赚不到钱,也不是说人们就不看书,网络上各大网站书卖得火热,快递员天天蹬着单车到处送,购书中心里、学而优里都有站着坐着靠着读书的人,翻一翻、试读一些篇章,好就记下名字回网上买就是了,不说打个五折六折,省了自己背回家的麻烦与气力也是好的。听说在日本,对于网络售书的打折销售有严格控制,本来是为了反垄断保护小型书店,实际情形恐怕也部分地保护了实体书店的生存。
记得多年前到梅州,每走过一条街都能见到几间书店,当时非常感叹:到底是出读书人的地方。书店多,读书的人自然多,整个城市也不需要其他的装点,没有华丽的灯光不要紧,有文字闪耀;没有奢华的品牌有何要紧,有知识贵重;正如自己的家,若是家徒四壁书那倒是非常雅致的“穷酸”了,城市文化中人文环境的底气恐怕也少不得书店这一环节。
也许有一天,实体书店会彻底消失?然后我们只能在电脑上打开购买图书的网页,通过冷冰冰的屏幕想象书本的墨香与拿在手里的厚重,用点击鼠标的方式请人送上门而不是自己一路欣喜地领它回家;又或者连这些实体的书本也会渐渐远去,变成博物馆里静静躺着的展品,如同我们今天看到的龟甲、竹简或者丝帛?
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书。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