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光明大手印》连载 >> 《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 正文

雪山上流下的智慧之源

2015-01-22 10:28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雪漠 浏览:47106417

 

香巴噶举和其他教派不同,历代大德虽也有著述传世,但多着眼于修证,而很少有长篇大论的理论。琼波浪觉虽为一代大德,功标日月,也多示现实证功德,行化度世,其理其行,也足以开派立宗,谈及藏传佛教,谁也不会对香巴噶举视而不见。但是,琼波浪觉并没有如宗喀巴大师一样,将所学诸法,系统著作,令我等在千年之后,亦能沐浴其文字般若的光辉,虽显遗憾,但亦可见其宗风。实证与著述,各有因缘,大德亦各随其缘,非我等小辈所能谈论。据陈健民上师说,他曾见过琼波浪觉上师从印度上师处取来的诸法之合订手抄本,亦不过薄薄一书。但佛教重在实证,《大藏经》汗牛充栋,佛陀已将该说之话,尽数说完,我等穷其一生,亦难以究其奥秘,世上并不缺经典,而缺的是依经典去做的修证之人。故我对香巴噶举之宗风深感仰慕,人之一生,粗算来,有用的时光并不多,若以书本为乐,剩余时间必然不多,一生证悟,常因时间不够而功亏一篑,故世上多闻之人稠,而得道之士稀;多所谓学者,而少见成就师;多逞口舌之能,而无常一到,手忙脚乱;多下笔千言,而百无一用;多谈密说空,俨然上师,而观其行藏,却贪欲淹心,分明堕地狱之勇士,却硬充斩六道之好汉。相反,香巴噶举中,成就者却多如繁星,亦多如唐东喇嘛以其一生行化之上师。

奶格五金法生起次第仪轨中,若谈及理论,也许只有两处地方偶有涉及,一是修入空法时,言能取性空、所取性空;另一处,便是这个《奶格吉祥经》,其名虽为经,而究其实,也不过是属于颂辞类,宁玛、格鲁等教法中多这类祈请颂辞。

琼波浪觉上师去印度求法时,得奶格五金法后,诸空行所唱之祝词,琼波浪觉记下之后,传于诸弟子,吟诵至今,即为《奶格吉祥经》。其文字并不多,但其内容却涉及较广,教义渗入其中。故我将此经,视为香巴噶举之教理,在此有浅释的必要。

此经先后有两种译本,一是意译,一是直译。前者为上师初传法时传于诸弟子,采用的是含摄窍诀的达意译法,我在修证时多诵此版本,故今日便以此本为据,来阐述我之欲言。

《奶格吉祥经》第一段,相当于总纲,经文不过四句,但将光明大手印文化中最精妙之处显露无遗:

上师吉祥功德如雪山,信日朗照流出加持源,

自性如来之心本无别,祈师明示三世赐吉祥。

上师是成就之源,若无上师,你我连“佛”字都难以听闻,何谈成就?时下,一些人竟将世法中阳奉阴违之术,亦用于佛门,无论对上师,还是对金刚兄弟,都施用无异,或将佛法视如世间商业,供养毫厘,便欲得万千。更有甚者,为满足私欲,有的冒充上师密传,四处招摇撞骗,偶有所获,私下窃笑,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已种下堕金刚地狱的种子。还有许多鄙陋之举,每念及,便叫人失笑,不谈也罢。

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总集化现,行者若无恭敬之心,而欲图成就,则如压沙榨油,纵然历经千劫,亦难如愿。有经论称: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宝给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上师一粒米。上师恩德,高于诸佛。上师即本尊、空行、护法,三者融于一体。弟子成就,全赖上师之赐。密宗之殊胜,在于上师以自己所证悟之果位证量来加持弟子,令弟子疾速成就。上师虽有无上慈悲之心,无奈弟子信心不足,或具邪见,视上师为凡夫,更有甚者,以不清净的心看上师,便见上师所显现,多不顺眼,而徒令自己功德丧失,种下无边罪业。

关于上师,密续中开示极多,如“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肢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龙树菩萨在《五次第》中云:“即使远离其余的一切供养,仅以供养上师,使上师欢喜所赐予的加持力,即可获证一切智,所有福德资粮与苦行都已在供养上师中圆满。”阿底峡尊者说:“诸友未得菩提需依师,故应依止殊胜善知识。未证实相之前需闻法,故当谛听上师之教授。诸安乐乃上师之加持,故当报答上师之恩德。”萨迦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说:“在密乘中,离师无法、离法无成,如何相应自己的上师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普扎活佛说过:“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集三宝于一体。”贡仓巴也说,上师瑜伽是无上的生圆次第:“生起次第虽多修,然修上师为无上,圆满次第虽多修,然诚依师为无上。”蒋扬钦哲仁波且说:“金刚乘中很强调上师,甚至对弟子而言其重要性超越一切诸佛之上。”阿秋喇嘛说:“一个修行人毕生应当追求的,是与自己上师内在的相应……(上师)他的身、口、意就是佛法自然显现的代表,故一个真正的上师本身就是佛、法、僧三者的总集。”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说:“对上师不恭敬,诽谤上师,就等于诽谤十方一切诸佛。”

萨迦崔津法王也说:“在密乘之中上师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上师你才能得到佛的加持。现在我们无法面见佛陀、无法亲耳聆听佛的教言。虽然佛每天都在加持我们,但由于我们自身的业障和染污,我们无法直接感受到这种加持。所以与佛结缘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一位精神导师,他以人身化现,他教你佛的教言,通过他你能得到佛陀的教诲。”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中说:“成悉地由师,是执金刚说。一切实了知,全赖师悦乐。”续中亦云:“依止上师后,是否是正士,勿违诸教言,若破师教印,生金刚地狱。”又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卡饶公琼云:“开示大乘之上师,外相虽现不如法,其内境界难测故,于师不得生疑惑。”

堪布慈诚罗珠讲授的《无上密乘共同十四条根本戒》中说:“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生起嗔心,否则犯第一条戒。这也是十四条戒中最严重的戒。如果犯此戒而失去金刚上师的话,想忏悔也没法忏悔。所以,对金刚上师不能诽谤,不能生嗔心,不能起邪见。如果在自己不清净的现象外现时,也许会生起邪见,这时要将这些都看做自己的过失,要看金刚上师是真佛,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过失,这些都是我业力的显现,不论在实际上是否是金刚上师的过失,在修行时都必须这样做……在见到金刚上师的任何行为、见解有过失而生起邪见时都要这样对治。”《大幻化网》第一品云:“对于轻毁上师的人应发愿连梦中也不要见到,因为他已被邪魔外道牵引,故有智慧的人应当远离。”《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婆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密集金刚》注疏中说:“毁谤上师者不但不成就,甚至亲近他的好友等人亦不成就。”

有时,见识的高下和心的清净与否,直接影响着理性的判断,正如《萨迦格言》所说:檀香虽然有黄金的价值,可是一般的愚夫,却将它当成木炭来烧。比如,一些上师常为诸弟子作吹气加持,可是在另一弟子看来,却认为上师在吹对方身上的不净之气。他不知一个成就上师,早就超越了净垢之分别心。因为心的清净和信心的俱足,行者得到的,无疑是上师的无上加持。

有一格西,去拜谒密勒日巴,生了邪见,说:“密勒日巴名气很大,我去一见,哟,原来是一个赤裸着身子的老汉。”佛的侍者善星比丘侍佛二十多年,生起邪见,说佛并无一点功德,连释迦佛那样伟大的人格,他也竟然视而不见,可想其邪见有多深。中国古代有个寓言,说有人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见邻居行住坐卧,皆是偷斧子的。后来,他在自己家中找到了斧子,才发现邻居一点也不像偷斧子的了。可见,眼中看到的许多外现,只不过是心的显现。心量的大小决定了其眼界的高低。对上师亦然,具信弟子眼中的上师与佛无异。而有邪见者,则见上师诸事皆不如法。前者视师如佛,可得如佛之加持;后者,则连最基本的净信也难以得到。

密勒日巴证道之后,有弟子祈请,说:“上师呀,请加持我们吧!”密勒日巴说:“弟子呀,我需要你的虔诚。”上师如电台,能发无量电波,但弟子必须是收音机,方可如量得沐法露。所以,有识者称,习密之殊胜,在于根器之殊胜;而殊胜之根器,非博闻强记,非身高力大,非博学多闻,非咒力超人,而是他对上师有无上的信心,并能舍弃一切,去实践上师所传的教法。

如《奶格吉祥经》所说,上师功德巍巍,犹如雪山,弟子的信力,则是太阳。太阳以其炽热的信力,照在雪山上,雪山才能融化出加持之源。一切功德之产生,取决于弟子的信力。许多学密之人,初入师门,信心极大,虔诚心也十分饱满,故在修学过程中,有许多奇异的证验,到了后来,信心渐消,功德枯萎,对上师也起了邪见,行止反不如俗人了。故先哲云:“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到西天。”我见过许多“佛油子”,言必谈佛,可观其行藏,却离佛甚远。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志刚的《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称:任何一种真正的宗教信仰都意味着“无条件地委身或献身”,即超越于世俗的价值观而全身心地寻求“无限的真理或终极的实在”。

西方宗教学者蒂利希认为,宗教信仰系于某种终极的东西,因而宗教经验属于某种终极的经验。“如果某种至关重要的关切自称为终极,它便要求接受者完全委身,而且它应许完全实现,即使其他所有的主张不得不从属于它,或以它的名义被拒绝。”

有了俱足的信心,有了对上师无上的恭敬,你才有成就的可能。这是成就的前提。但同时,你必须明白,自心与上师之心,与如来之心本为一体,不一不异。修生起次第的目的之一在于修成佛慢。这佛慢,非贡高我慢,而是《奶格吉祥经》中“自性如来之心本无别”的另一种称谓。

修生起次第,依性空三摩地,将自我之凡身,转为本尊之智慧身,我佛不二。此时,所观是空,能观也是空,观本身亦是空,进而断除自身我执,除遣庸俗觉知,证入大清静曼陀罗,了知我即本尊,法尔平等,与佛不二。

有识者称:若无金刚上师的加持,修生圆次第则可转生色界及无色界,但不可能获出世功德而证悟。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虚幻休息妙车疏》中说:“唯依靠观想生圆次第等各个道之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增相等。而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之本体就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之证悟,即可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

《奶格吉祥经》第一部分总言上师瑜伽,将上师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本尊、空行、护法无二无别,依其加持,行者方可契入光明大手印。不修上师瑜伽,而欲证心的本性,如隔海盗火,如北向迎日,如飓风里燃烛,如污浆里白衣,虽有所欲,但难如愿。俱足信心时,上师的点滴言语,都为证悟助缘;上师的所有显现,皆同本尊无二。上师本身就是见解脱,上师法语就是闻解脱。

故作颂曰:

上师如意宝,如日临虚空;

照破千年暗,愚痴一扫清;

醒吾诸迷乱,断吾轮回根;

大恩逾慈母,警唤梦中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