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创意写作 >> 正文

《无死的金刚心》:用生命写作的大书

2013-08-24 06:52 来源:豆瓣读书 作者:李佳 浏览:54826922

 

 

《无死的金刚心》:用生命写作的大书

 

\木缘子

 

  “儿子呀,那是你永不退失的金刚心。”

 

  ——《无死的金刚心》

 

  

   多少年后,一路朝圣、历尽千辛的琼波浪觉,终于破除了最后一道障碍,“魔桶”的幻境,寻觅到了真正的上师奶格玛。奶格玛灌顶琼波浪觉时,便有了上面那句开示。

 

   《法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中如是记载着佛陀的慈悲:因怜悯修行者苦修之艰难辛苦,佛陀幻化一座美丽的城池供修行者休憩,望他们调整之后继续前行。然而,不少修行者认假成真、执幻为实,以为这就是究竟之地。佛陀便以此“化城喻”开示道,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为入佛智慧、最终成佛。更在卷尾以偈赞曰:

 

  “三根普润,弟子蒙恩,化城虚设莫为真。

 

  再观智胜因,十六王孙,八面证金身。”

  

   千年后,西方一位作家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书描述了一段类似的传奇:在汪洋之中已漂流百日,几近虚脱的少年派和猛虎迷糊间邂逅了一座植物岛。岛上有温和的动物、翠绿的植被,以及珍贵的淡水资源。派沉浸于如此梦幻的天堂里。直到某天发现了植被叶子中包裹的人类牙齿,他才幡然醒悟,此岛不宜久留,便毅然前行,最终获救。

 

   再观《无死的金刚心》的第23章《魔桶》,便不难理解琼波浪觉的这段奇遇:成就上师司卡史德为琼波浪觉开示心性后,示意他应该继续朝圣。他在途中偶遇表演幻术的女子,便应邀进入“魔桶”。他不曾料想,那里面是一番美丽的天地,更与自称是“奶格玛”的女子结合,一起修着自以为是的法。更不料他的一双儿女惨遭命难,他和那女子痛不欲生。此时,他才顿悟出这是幻境一场,于是,继续修行,终于破除执著,祈请到真正的奶格玛上师。

 

   不论是经中之王的《法华经》,还是西方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或是这本《无死的金刚心》,都以各自的因缘方式表达出相同的智慧哲学:要想证得究竟成就,抑或获取最终成功,断不可认假成真、执幻为实,应当作精进想,行精进事,方可破执,乃真修行。

 

   因此,书读到此处,我便隐约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冲击力,犹如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亦是一股隐忍已久的力量正在以某种方式完成它最后的升华。我知道,那“魔桶”幻化出的美丽假象,是证悟者不得不攻破的最后一道关卡。那么,之后的归途才显得尤为珍贵。

 

   读《无死的金刚心》是一段美妙的时光。

 

   琼波浪觉,被誉为“雪域的玄奘大师”,于北宋时期前往印度求佛法,为数以万计的雪域子民带来无限的清凉智慧。

 

   如果说,这只是一段属于圣者的传奇,那么如此美妙的阅读体验似乎会欠缺了一点什么。这种美妙终究是在于,我们可以读到在证悟前有诸多习气的凡夫是如何战胜超越自我的;它还在于我们会明白佛法并非是现今大多数人空谈或曲解的理论,而是可以为凡人的行住坐卧而指导的究竟智慧;它更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本书追寻着琼波浪觉的足迹,进而如法观照自己的内心。

 

   交叉于琼波浪觉求法这条主线的还有两条伏线:一是,通过琼波浪觉的朝拜展现佛陀的伟大一生,读来荡气回肠;二是,以书信的方式叙说琼波浪觉在世俗中的爱人,尼泊尔女神莎尔娃蒂,悲惨而短暂的一生,读着缠绵哀伤。

 

   有时候,会随着作者的笔法游走于虚实之间。那小说的叙事是虚,而传记的载体为实。读着,便破除了这虚实的二元对立,而只需朝拜内心的真实,这似乎更像是对佛法的另一种诠释。

 

   有时候,我们读一本书,读的未必是作者的奇思妙想,也不一定是情感上的某种共鸣,但如果能以此将书中的一种正信智慧契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我想,这本书便成就了其最大的价值。

 

   而《无死的金刚心》,便是这样一本书。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