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武,其大妙在于立人、立心、立世——读《凉州词》
文\周易
从2020年1月13日到今天,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部《凉州词》,也是第一次读雪漠老师的小说,这要感谢我的女朋友的接引。实际上了解雪漠老师更多是从他的公众号上,基本每天的晨读我都会读,公众号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叫做“自由的心,从不随波逐流。”我想,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颗自由的心吧。
说回小说,这部小说非常得质朴,我想它最直观的特点也就是质朴,质朴到一开始读都有些读不下去了,比起金庸老先生的那十四部武侠小说紧凑且跌宕起伏的情节,《凉州词》有一点太不食“人间烟火”了。但再细细地品来,也恰恰是这种质朴,凸显出了一种真实,一种令人心痛的真实。开玩笑地说,不知道雪漠老师会击碎多少人的武侠梦呢。读完小说发现,原来武侠们也需要生活,也需要七情六欲,甚至,最可怜处在于,他们也会苟且偷生,自己的兄弟大难临头了,也没有人去营救,没有人去呐喊!这对于看惯了金庸小说的我们而言,简直是不可接受的事实,但是,我知道,这个也许才是真实的。
若是行书至于此处,那可能也就是“真实”这个样子了。然而,我觉得最精彩处是在于雪漠老师后面写的一些思考。何为武呢,止戈为武,武这个看起来暴力无比的事物恰恰是为了和平,这就像射一样,六艺之中,怕只有这一艺最和仁没有关系了,但是恰恰相反,射者,仁之道也!中国文化之难易相随,祸福相依,真是妙不可言。所以为什么《黄帝内针》要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呢?这和射为仁术,武为止戈,是巧合吗?我想不是的,是因为在生命的实相中,只有阳中才有最大的阴,阴中才有最大的阳,不到这里面来求,不是求不到,但求到的一定是不究竟的。因此就像书中所说的:学武之人的最高德行和能力,是在拿起武器之前,学会放下武器,是在战胜别人之前,学会战胜自己。至此,武魂被正式提出并定义,其书亦由凉州的董利文走向了凉州的雪漠。
作为一个医生,此时不由不去想想,何为医呢?是不是可以提出来“止病为医”呢?这个止病还不是治病,而是让大家不生病,也就是习总书记提出来的全民健康,内针倡导的“人人知医,天下少病”,我想,这个才是医的究竟——不是为了治愈多少患者,而是为了让大家都不生病。当然,治愈也很重要,但是比起不生病而言,毕竟还是慢了一拍,所以《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诚是也。
说回武魂,武魂是全然的,它既有血气方刚,亦有柔顺似水;它既有金刚怒目,亦有慈眉善目。书中“金刚怒目是为了慈眉善目”一句,我想便将武魂的全然、灵动、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中国文化的执两用中亦在其中了。一个人健全的人格亦在其中了。想想自己,实际上要说起来,身体方面还算不上是柔弱,毕竟踢过几年的足球,平时也喜好运动,登山徒步也是可以的,最柔弱的可能还是在心上,由于家庭的教育方式,自小便学会了在表面上做个乖乖子,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的顺风顺水现在看来,似乎是为大学后与父母在很多事情山的各种争端埋下了伏笔,实际上全在于我的想法,我的经历已经和他们不一样了,我到了该走我自己路的时候了。那么这个时候,自由的心会不会随波逐流呢?所以这好像也催生了我去学武术的念头,我想,学武,其中的一大妙处就在于它可以立人之形,立心之力,立世之行。
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送给自己,亦与大家共勉:“做真正的侠,最起码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份勇敢的担当,然后,才能对社会、对国家与民族有一份担当。”
目前正是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写这篇关于“武侠”的文章,来致敬每一位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每一位为疫情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你们都是侠者,大侠为国!前段时间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一段话,很好,是讲勇敢的,上面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仍然心藏慈悲,手握利剑,迎难而上。”感谢每一个人,心藏慈悲,手握利剑,迎难而上!苦难永远都与温暖相伴,漫长永远都与短暂相随。愿疫情早退,有情安康!
【征文大赛】“我读《凉州词》”全国有奖征文征集活动开始了
http://www.xuemo.cn/show.asp?id=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