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贤孝是凉州的自豪和骄傲,慰藉着世代生活在那一片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精神。“听贤孝,是我最早的艺术熏陶,它直接影响了我。”作家雪漠表示,西部民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西部文化精神。作为西部民歌的范畴之一,凉州贤孝也深深地诠释着这一推断。
雪漠是此间颇为著名的作家,他一度回忆说,“写《大漠祭》的十余年里,贤孝的旋律,常萦绕在我的心头。那弦音里苍凉的枯黄色,已渗入我的血液,成为我小说的基调之一。要是没有贤孝的熏陶,也许就没有我的创作。”
进入十月,兰州街头前些日子还苍翠的树木枝叶开始发黄并凋谢。此时,雪漠与笔者饶有兴致地讲起了这祁连山下的盲人艺术——凉州贤孝。
明眼人靠着盲人指路
凉州贤孝成形于清末民初,是流传于凉州城乡的一种民间弹唱曲艺,一般由盲艺人挟着三弦自弹自唱,因内容多为演唱劝人向善,导其孝顺老人、父母和歌颂忠义贤德之士的故事,教人做贤人,教人做孝子,故而得名。
用老百姓立场唱日常琐事,传说着官史之外的民间历史,是凉州贤孝民间正身的反映。从现今流行的《花灯记》、《小姑贤》等曲目来看,贤孝多涉及古代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运用凉州方言唱出来的贤孝,原味土气,悲天感地,极具人情,令人不禁黯然泪下。
凉州贤孝有专门的曲调,演唱时,先调弦,尔后拉“过门”,用八谱儿起调,再依不同的内容而变换调子,有的一调到底,有的中间换调,若有凄悲内容,则用散板,很讲究内容与曲调的和谐统一。
雪漠告诉笔者,表演的盲艺人该唱则唱,该说则说,唱白杂糅;有的曲目唱白是固定的,有的则根据听众的情绪灵活调整。艺人们的耳朵随时捕捉着听众的反应,若有打呵欠或杂乱交谈者,他们便立即改变所唱的内容,加重手劲的同时也加重唱词。
雪漠称,盲艺人因唱贤孝有德有能,虽不识字,却谙通经书,智慧如海,人们都敬称其为“瞎贤”、“瞎弦”、“瞎仙”。
陇上“阿炳”几多艰辛
在中国的音乐史中不乏盲人的名字,最著名的莫过于以一曲《二泉映月》享誉世界的阿炳。凉州乡野的瞎贤们,有着阿炳类似的人生叹息,有着阿炳一样的德与艺。
作为凉州贤孝的主要载体,瞎贤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欺负瞎贤要受到别人的指责。一旦子女不孝或有霸道行为,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便请来瞎贤,有针对性地唱一场,加以教育。
瞎贤从学艺到弹唱,其中的艰辛一般人很难体会。以前,凉州贤孝是盲人的一种谋生手段。家中出个瞎子,父母是最为揪心的,生怕以后生活没有着落,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延请高明的瞎弦师傅,教授贤孝,讨口饭吃。
当然,这样的机会不会光顾每一位盲人,因为能否有资格学习贤孝是需要经过一番严格考核的:第一关,一摸额二摸手三摸脚板,额宽手细脚板硬才能过关。额宽者头大者,意味着聪明;手细者有质感,弹三弦时上手很快;脚板硬才能走千家门,吃上百家饭。第二关考听力和悟性。师傅先唱一段,拜师者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诵读熟背,尔后放声亮嗓,看音质和音色何如。
通过考核不容易,但过关也同时意味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努力。学习贤孝主要靠耳听心记,有时候,为避免外界打扰,瞎弦学艺需要呆在地窖中,记熟曲目才能出窖。
谁人永续贤孝曲
甘肃是一个民歌丰富的省份,各类民歌多达一万四千首,尤其是东乡、裕固等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歌就是这些民族历史的最好记载。在今天,民歌还承担着传承这些民族语言的重要作用,但一部分已逐渐地走向湮灭。
贤孝是最质朴、最通俗的娱乐项目,二十年前,在凉州城乡一些不起眼的院落里,在冬天农闲季节中,一大群人围着一个瞎贤,饶有兴趣地听着,弹拨三弦的瞎贤的手冻得有点麻木,时不时要停下来搓搓手,但悠扬的曲调给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些许的温暖。
如今,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与西部其它民间艺术和传统音乐一样,由于经济条件、传媒音像以及日益更新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凉州贤孝也在遭遇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随着一些资料以及老艺人的逝去,那种传播氛围在消淡,凉州贤孝的何去何从,不得而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