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表面看来有些东西是多余的,但如果没有了它们,作品就会失去独有的味道,变成别的模样了。
雪漠:作品的完美与“缺陷”
◎主持人:打个比方,如果我拥有智慧之水,而且达到了您的境界,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找到的“杯子”就是最适合的?会不会有别的“杯子”更适合在这个时候装这杯水呢?
我一直追问“杯子”的问题是出于这样一个思考:我发现,您的小说,从“灵魂三部曲”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显现,即大量借用藏传佛教的文化与精神。正是这一点令很多读者——包括一些评论家——觉得很难读,尤其是《西夏咒》,因为他们缺少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他们可以接受禅文化、道文化,也可以接受民间的巫文化,但是对藏传佛教的文化与精神就比较陌生。假如像杨志军的《藏獒》那样,只谈一些藏文化浅表的东西,他们也能接受,一旦深入进去,谈见地、哲学、精神等东西,很多人就会觉得非常陌生,难以理解。
迄今,我还没见过哪位作家能像您这样,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把藏传佛教的精神、文化,与当代、历史、民间生活结合得那么好。就我的阅读而言,在这一点上,您肯定是前无古人的。但它也像前面说的,造成了《西夏咒》这类作品的“孤独”。所以我就想,会不会有另一种“杯子”,更适合这个时代?
●雪漠:“孩子”出生后,长得丑也罢,俊也罢,都是他自己,我一般不会给他整容,除非他真的残废了。就是说,对于一些作品,我可能会重写,也可能会进行修订,比如《西夏的苍狼》。不过,这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我觉得很多该说的话都没有说。所以,假如有了恰当的机缘,我就仍然会把一些该说的话说出来。至于其他作品,有遗憾也罢,没有遗憾也罢,我一般都不会去改动它们。
因为,每一个离开了子宫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我们不能因为他不够漂亮、不够健康或者不够苗条而埋怨他。因为,如果基因出现问题,生出的孩子就必然会存在某种缺陷。写作也是一样。如果当时缺乏某种营养,作品就必然会存在某种遗憾。很多时候,这都是难以选择的。每个人都只能对未来进行选择。比如,未来我可能会写得更好。
很多人在回忆时,都会觉得,如果当初不那么选择,人生或许就是另一种景象,但这个选择是现在的选择,不是过去的选择。孩子不可能做出成人的选择,弱智也不可能做出智者的选择。因此,过去的我,只能做出过去的选择。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的作品可能存在某种遗憾,但那时也只能那样了。它是我当时最好的选择。未来,我可能会选择更好的形式,但那个形式未必会让我更受欢迎。
比如,一些人觉得《西夏咒》不如《大漠祭》耐读,可我更喜欢《西夏咒》。因为,那是我灵魂的一次自由飞翔。而且,《大漠祭》的那种东西——上海有个叫李子云的批评家称之为“毛茸茸的生活感”——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我举个例子:一个乡村女孩进入城市后,通过整容和接受教育,变得风情万种,过去那种淳朴的、天然的、农家小妹般的味道,或许就会永远消失了。
我过去的作品就算不完美,也没关系,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顶峰,但他们的作品同样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人们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里有太多的议论和哲理,但没有这些东西,他就不是托尔斯泰了。
同样道理,如果《西夏咒》没有那些生涩的东西,就是另一部作品,而不是《西夏咒》了;如果《无死的金刚心》没有大量别人认为多余的东西——比如思想、智慧、礼仪、文化等等——就不是《无死的金刚心》了;如果雪漠没有大胡子、满头卷发和独特的气质,看起来就是另一个人,而不是雪漠了。
所以,表面看来有些东西是多余的,但如果没有了它们,作品就会失去独有的味道,变成别的模样了。
——选自《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