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此身为幻,虽生实无生。
悟得此理者,即名悟身空。
虽然表面上看来,身体是存在着的,但实质上它跟世界上的所有现象一样,犹如幻化,本质上是归于空性的,因此我们说它虽生而无生。也就是说,它虽然有现象上的生,本质上却与没有“生”之表相的真心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按《佛学次第统编》的说法,“世间一切皆生灭虚妄之相。无生者,谓无虚妄之生。既无有生,云何有灭?不生不灭,乃究竟实相也。”
不过,虽然你明白了身空,但也不能对你的身体放任不理,更不能对它百般折磨。反而,你要好好珍惜它,保证它的健康。因为,身体是修行的大宝,没有了身体,你如何观修?如何坐禅?如何诵经持咒?如何做大礼拜?而且,经典中专门有一种借悟入诸蕴而修习的方法(见本节“随注34”),讲的便是如何凭借对六根与六尘接触时生起的六识之观察,达成并巩固觉悟。可见,对修行来说,身体是非常重要的道具。
既然身体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还要“悟身空”呢?因为,当你不明白身体的本性为空的时候,就会生起许多欲望与执著,然后把生命和金钱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之上,甚至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拥有更好的享受而去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比如,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被虐杀,变成饭桌上的美味佳肴,为的仅仅是有人想一饱口腹之欲,或满足自己的虚荣与好奇;猴子被活活地揭开脑盖、淋上滚油,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吃法味道更为鲜美;许多动物被残忍地剥皮,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皮毛可以做成精美的大衣……所以说,明白“身空”之理,是为了让它指导你的行为,使你不再执著一些身体的享受,更不会为了保养那终究会毁灭的肉体,而去造无穷的杀业。
明白“身空”之理,也是为了让你明白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
赚了多少钱,获得了多高的社会地位与知名度,拥有多少粉丝,这些都不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这些东西说不定比你的身子腐朽得更快。真正的价值,是指你的存在能给别人带来一些好的东西,你的存在比不存在要好。比如,你为自己所在的企业赚了钱、赢得了美誉,那么你对这个企业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你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好日子,那么你对家庭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些行为对整个人类、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来说,仍然价值不大。当这一拨人死去,谁还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你,做过一些对企业、对家庭有益的事情?何况,这些事情有时是以伤害其他企业、其他家庭为代价的,那么对于被你伤害了的企业与家庭来说,你还不如不要存在。所以,只有站在整个宇宙、所有众生的立场上,做一些真正利众的事情,你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要知道,肉体的存在,就像苍蝇飞过虚空,留不下一点痕迹,而你的行为所承载的精神,却能脱离肉体桎梏而传播开来,成为人类的有益营养。释迦牟尼的肉体消失了千年,但他的智慧直到今天还影响并照耀着人类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是岁月毁不了的东西,佛教称之为功德。
不要执著于身体——无论你怎样执著它,它总还是会崩坏的——而忘了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当你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也就破除了好多执著,窥破了好多虚幻,找到了自己的终极梦想。当你明白了生命的易失和你想建立的不朽价值之间的矛盾,你就会积极设计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时,对真正价值的向往会带给你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巨大力量的推动下,你再也不会放纵自己,再也不会虚度光阴,再也不会去追求一些随随便便就会消失在岁月的飓风下的东西。这时,你所走的每一步,才真正是积极向上的,而你的存在,对世界来说,才必然会是一种正面的力量。
【随注34】关于借悟入诸蕴而修习,《瑜伽》二十七卷中说:“如是彼于算数息念,善修习已;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维悟入诸蕴。云何悟入?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维,悟入色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维,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了,作意思维,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维,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维,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