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沙漠中如何走向诗和远方?——雪漠《沙漠的女儿》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4-11-11 15:0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雪漠文化网

活动现场

在生活的沙漠中如何走向诗和远方?

——雪漠长篇小说《沙漠的女儿》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4119日下午2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她们的诗与远方——《沙漠的女儿》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本书作者、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雪漠与《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岳雯、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本书责任编辑陈彦瑾一起,从文学、女性、人生等各层面展开对谈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约200名读者来到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场面火爆。分享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线上线下共销售图书近2000册。

长篇小说《沙漠的女儿》以两个西部乡村女性在穿越沙漠途中遭遇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挑战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意志、姐妹情谊、女性状况、爱情观念,以及如何在险恶环境下实现自我超越的故事。小说英文版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林丽君夫妇翻译,获得中国外文局优秀翻译奖和2024年纽约大书奖“女性小说类”金奖。

嘉宾对谈

一本从书上长出来的书

雪漠首先介绍了《沙漠的女儿》文本诞生过程:为向海外推介中国文学,翻译家葛浩文、林丽君夫妇从雪漠长篇小说《大漠祭》《白虎关》中选译了7万字,篇幅和内容更适合美国当地读者阅读;雪漠又将英译本内容增补创作为20万字的中文本,使故事情节更加饱满。因此,分享会上,岳雯把《沙漠的女儿》概括为一本从书上长出来的书,或者说从异域又重新回到本地的书。

媒体认为,从中文作品中选编翻译为英文作品,再将英文作品增补创作为中文作品,这是“另辟蹊径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尝试,有助于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搭建一座中外读者都能深刻理解、广泛共鸣的沟通桥梁。

《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岳雯

《沙漠的女儿》带来的三个阅读“惊奇”

面对活动现场真诚聆听的面孔,岳雯感慨:在中国当代作家里,雪漠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围绕他身上有很多谜,其中一个:他是和读者黏度最高、联系最紧密、情感交流最充分的作家。他把阅读行为变成两个层面:一是使人心灵沉浸其中的文字世界,同时他通过直播间的阅读陪伴,把大家联结为一个情感充分交流的阅读共同体,这个过程非常迷人。

岳雯谈到,阅读《沙漠的女儿》有三个“惊奇”:第一,文字描写令人震撼。在今天刷屏时代,似乎文字已经退隐,但恰恰文字才有超越所有的力量。这部小说的文字描写可以让人五感沉浸进去,感同身受地经历沙漠里的一切,与主人公共同经历巨大的危机和极为恐怖的自然力量。第二,读完小说之后,感觉似乎走完了整个人生。书中写的所有经历和磨难都是生活本身,而生命意志会激发无数潜能,当走到绝境时人可能会与神迹相遇。这是小说非常有意义的地方。第三,小说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女性命运。兰兰和莹儿两位主人公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仍抱有心中信念,顽强不屈,而又善解人意,总是在替别人着想,试图理解他人,这是女性的动人之处。

岳雯说:“读《沙漠的女儿》的时候,会让我想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能就是这样一些非常相似的情感结构,构成了我们——不仅是中国人,也是整个人类——今天都要面临的生存困境。在这个生存困境里不屈的是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是两个弱女子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之后所创造出来的情感的理想、生命的理想,让她们战胜这些苦厄成功地活下来。”岳雯认为,这本书以及所有雪漠作品都在告诉人们今天应该如何生活:首先,我们的精神要变得强健,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要正视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过程就是财富,经历本身也是财富,正视空,然后也不惧怕空。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

始终有一种哲学性,有一种内在的思想性

丛治辰认为,《沙漠的女儿》情节简明清晰,表面看写大漠中两个女人孤独的行走,实际上人物并不少,包括兰兰和莹儿各自的家人、盐场的人等,并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回忆,带出西北农村生活背景。从底层结构来讲,这是一个相当中国的故事。他谈到读这部小说有两个惊诧:

一是,小说把人在自然沙漠中的行走写得那么细致、精彩、深入,把沙漠里能够想象以及想象不出来的所有苦难和遭遇都渲染得淋漓尽致。尤其写人和豺狗子的搏斗过程,跌宕起伏,几个回合,在此过程中主人公既要处理现实的困境,也要处理命悬一线时自己的精神危机,包括对苦难命运的回溯和反思。这样的描写尽显小说家的妙处。

二是,这样一个大漠历险故事似乎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代,而令人感到错位的是,小说写西北农村这样一种人生的艰难、女性命运的艰难,居然是一个当下的故事。那种苦难其实是另一种沙漠,是对女性带有压榨性的社会生存处境,以及这种生存处境中形成的性别关系、人际关系和由此构成的人心的沙漠、人性的沙漠。

总体看,这部小说写的不仅仅是女性和西北乡村的故事,也是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的苦难、困境相关的故事。它塑造的实际上是一片土地、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灵魂性的存在,这是雪漠小说的共性——始终有一种哲学性,有一种内在的思想性。

丛治辰说:“阅读这样的小说不单单是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生命的体验,也是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加深生命的坚韧程度,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世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首先告诉自己别怕,告诉自己能走得下去,一步步走下去总会走出沙漠的。”

《沙漠的女儿》作者、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雪漠

在生活的沙漠中如何走向诗和远方?

雪漠表示,《沙漠的女儿》是一个关于坚韧与希望的故事,也是一种隐喻。生活,就像是一片广袤的沙漠,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并找寻着出路。这片沙漠,有时是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如失业、疾病或是社会压力;有时,它又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困惑,那份灵魂的彷徨、孤独,甚至是对人生意义的丧失和质疑。

因此,每一个读者都是兰兰和莹儿,都有自己的困境。而当我们对外部世界感到绝望之后,其实可以在艺术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当这个乌托邦世界变成自己生命中的太阳时,每个人会因此活得很好。这就是艺术的伟大,艺术是一种救赎,读书也是一种救赎,它让生命有了一个避难所。文学和艺术让我们在现实之外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艺术世界,它可能比现实世界更为强大、更为永恒、更为久远,更能照亮我们。

雪漠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孤岛,和世界割裂,随着成长才慢慢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存在的证据就是你建立的各种关系,跟家人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世界的关系、自然的关系,这个世界越丰富、越饱满,存在就越有价值。不跟世界建立关系的个体生命价值是有限的,不跟世界建立关系的艺术家是没有价值的。”

在雪漠眼中,写作是用文学艺术拥抱不同的人群,建立一种跟自己生命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因为人生必然会过去,得到的终将消失,相遇的终将离开,但这种关系如果用艺术定格下来,变成一盏灯,首先照亮自己,然后照亮走进这个艺术世界的人,就实现了永恒。而意义和永恒,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沙漠的女儿》责任编辑陈彦瑾

用写作带领读者成长,用读书陪伴读者成长

陈彦瑾担任雪漠作品编辑愈十年,她结合《沙漠的女儿》,分享了雪漠写作上的几个特点:一是,雪漠既有哲思,亦有扎实的生活经验和写作功力。他总是关怀人类、命运、永恒等宏大高远的问题,但他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思索却并非空中楼阁,而总是以饱满鲜活的生活故事为支撑。雪漠早年在文学上下过苦功,几十年深入沙漠、深入甘南藏区、深入祁连山脉。他的触角深入西部土地既深且广,这份积累使他写作时,一个个饱满世界呼之欲出。雪漠作品饱满、精粹,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显示出作家浑厚的功力。

第二,雪漠有一颗特别敏锐的悲悯之心。常人无法看见这世上形形色色的苦难,无法想象自己没有体会、亲历过的苦难,雪漠却能以作家的心体贴形形色色的苦,以作家的笔把苦难与救赎写得贴心贴肺,感同身受。

第三,雪漠的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行为方式。他不仅仅在书斋里写作,还在生活中写作,他的读者既是作品中的人物,也是他的作品。他用写作带领读者成长,用读书陪伴读者成长,几十年如一日相伴相随,渐渐形成一个作家和读者共同成长的温暖而励志的阅读共同体。

活动合影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