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雪漠《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梦想力量不可估量

2019-11-07 12:06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澎湃新闻》
摘要:最近,由人民文学社主办的《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

 

雪漠《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梦想力量不可估量

原标题:雪漠《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梦想力量不可估量

“我心中最精彩的青春,莫过于一段用尽全力去追梦的日子。那些汗水,那些忍耐,那些忏悔,那些升华,那些进步,都是我青春中最宝贵的记忆。那段记忆的名字,就叫梦想。”60后作家雪漠谈及青春时如是说。

最近,由人民文学社主办的《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活动邀请作者雪漠与教育家苏立康、吕俐敏一道分享创作及阅读该书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青春教育、成长动力以及“丧文化”的流行等相关话题。通过讲述60后的青春故事,唤起当代青年对于人生的诸多思考。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自传体长篇散文《一个人的西部》,游记《匈奴的子孙》等。

雪漠

《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是雪漠的长篇自传体散文《一个人的西部》的青春版。该书围绕成长、梦想、青春三个关键词,以童年时代、求学时期、步入社会三章,讲述作家的成长经历和青春记忆。纵览全书,他述说的是一个追梦者如何寻找和确定梦想,如何追求梦想,最终如何实现梦想的故事。其中谈到了这个追梦者如何做出诸多的选择和取舍,如何走出成长的陷阱和误区,最终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雪漠老师在这本书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跟平庸对抗。”吕俐敏在谈起读完全书的体会时说到。

“我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资源,我走到今天成为作家,靠的就是心中的那盏灯。”雪漠说。“梦想”对于雪漠而言,就是他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也是支撑着他走向“一个人的西部”的力量。

雪漠出生于甘肃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不同于一些孩子的童年,雪漠回忆说他从小就很喜欢写日记,那时的日记中就充盈着一种不似孩童般天真的宏大梦想。“远方”凝结了儿时的雪漠几乎所有的向往,随着日渐长大,他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走出去”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可能性。将那些从书中感受到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分享给更多的人,构成了年少的雪漠关于“梦想”的剪影。

在雪漠看来,梦想的力量不可估量。“因为一旦有了梦想,他会寻找达成这个梦想的所有机会,他的生命就有了一种激情,他会从身边寻找有益于自己梦想的文化和滋养。身边一有好的文化,他就会像海绵吸水一样,把所有的营养汲取进去,一天一天,他就会成长。”雪漠说。

对于青少年而言,梦想的确立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在雪漠看来,让每个孩子拥有一种救世梦想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救世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一种担当。如果一个孩子有了对文化的担当、对时代的担当、对民族的担当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他已经超越了他的生存环境。

苏立康认为,雪漠的这种救世梦想一定程度上与他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沉重的责任感”有很大的关系。她说:“雪漠特别强的责任感就是,他知道很多东西都会转瞬即逝,社会发展越快,这些东西消失得越快,可是雪漠老师用他的笔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下来,而且生动再现了这样一种图景、这样一些人。”

《一个人的西部》想要告诉孩子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这本书告诉孩子们如何选择,你选择的高度,决定着你未来的人生价值。”雪漠说。而这也正是破解当下“丧文化”现象的密码。

1

《一个人的西部》

雪漠认为,“梦想教育”是当下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得不重视的一课。

《一个人的西部》中,作者其实建立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全书表达出的观点在于,让孩子拥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这是教育真正的目的。“一定要让教育和文化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常态,而不是培训班,不是国学学习,不是作秀,而是它就是生命本身。所以,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让最优秀的文化成为生命本身。”雪漠说。

谈起“梦想教育”,作为教育家的吕俐敏说起这样一个话题:梦想有统一的标准吗?她回忆起自己曾经参加过的清华附小举办的一次活动,孩子们畅所欲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有的想成为厨师,有的想成为飞行员。她感慨说:“如果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你的孩子想成为一个厨师的时候,你会不会支持他实现这个梦想?是不是很难?但是,我们又想,如果他作为顶级厨师的时候,又有什么不好?”

“一个孩子不管他的梦想有多高,只要他有一种向上的追求,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赞美。最怕的是随波逐流,当然生活上可以随波逐流,但梦想一定要高于现实。”雪漠说。

此外,在雪漠看来,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为自己而活,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这种选择,来源于对于生命的思考和追问。他说:“当我们发现生命只是一个水泡、随时都会破灭的时候,很多东西就会不在乎了。破灭之后很多东西不属于我了,我一定要找到属于我的东西。我死后,生命消失之后,它还承载着我所有的信息,传递给这个世界,这就是立功、立德、立言,就是‘三不朽’。”

谈起前不久的法兰克福书展,雪漠称他是全世界作家中唯一有自己作品展位的作家。一个中国作家带着一批读者,去参加世界顶级书展的时候,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做?雪漠的回答是他要带着他的读者去看看世界。行千里路的目的是遇见差异,然后不断追问。“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接着会追问中国文化在这种格局下缺什么东西?我们如何尽自己的力量传播我们的文化?你就会发现世界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和世界沟通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目前缺什么东西?”雪漠说。

回顾曾经“一个人的西部”行时,雪漠谈到在他走向世界的时候,发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有一种非常强大的、不可遏制的东西,比如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等。而西方需要这个东西,世界也需要这个东西。雪漠说:“我们要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能影响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过程。因为生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永远享受生命本身,就像马拉多纳踢足球是享受足球一样,所以我的写作,也是在享受生命本身。”

对于读书和写作的关系,雪漠有着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他提倡,读书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大海,读的书是丢入大海的一个个石子,一定要在心中溅起涟漪。写作也是这样,当我们面对世界的时候,心就是大海,必须在自己的心中溅出涟漪,涟漪就是我们写的文章。

转载:澎湃新闻

https://news.sina.cn/2019-11-07/detail-iicezzrr7782774.d.html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