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知知人?——雪煮《道德经》之三十三、三十四
2017年1月15日下午2点,国家一级作家雪漠在北京首都图书馆深解《道德经》。此次讲座,雪漠老师连续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和第三十四章。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后代众多伟大的人,如思想家海德格尔,文学家托尔斯泰,还有甘地等等。他的伟大是人格铸就的伟大。对老子的研究其实是每个人应承担的义务。
讲座中,雪漠老师指出,《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告诉了世人如何知人,又如何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在当代社会也十分重要,很多人在交流沟通中,既不自知,也不懂知人,导致许多人失败后才发现用错了人,也不明白问题出在自身。反过来,如果有人自知且知人,那他必然成功。
那么,如何算知人呢?第一,要了解对方的智慧,要知道他的特长,也就是知人善任。就像刘邦用韩信打仗,用张良运筹帷幄,用萧何管理后勤。正是这三人奠定了汉朝几百年的江山。因此要了解他的智慧,看他是否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第二是德。德高于才华,如果一个人有才无德,又非常努力,那会非常可怕,就像希特勒。因此有智无德的人不可用。
第三,知人要明白用人,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例如不守规矩的人不用。有时候,很多问题就出在用人上,出现一种局面就是一个个的人都很好,但一配合就互相闹别扭。第四是时机。人才一定要用在对的时机上,要了解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人。随着时代发展,总是有一批人能够与时俱进成为栋梁,这就是因为把握住了时机。时机也就是机遇。
第五,就是知人之毁,也就是说知道一个人即使有才有德,也有机遇,但他容易毁坏你的事业,那这样的人也不可交。在古代,多少人都因为偶然间结交了某人而身陷囹圄。这也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
第六是知人之败,也就是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失败。但有时候,知人也是一种胸怀,能察而不察才是英明,允许他人有毛病,学习他的长处,包容他的短处,这才是真正的了不起的知人。
自知首先也体现在德,明了自己人格上的优势、弱势,弥补不足,发挥特长。有人问,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哪?这里有个窍门,你喜欢哪里,能力就在哪里,然后不断下功夫训练自己。自知还需明白自己的志向,知道这辈子该怎么活。也要懂得时机,顺势而为的“势”指的就是时机。自知非常重要,自知者不会怨人,不会怨天,也不会将过错推给他人,能不断反省自己。他也不会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他对自己了若指掌。
老子在这章中还强调“知足者富”,其实富足是一种心态。雪漠老师认为,当基本生存条件满足之后,就不要再丧心病狂的掠夺财物,把精力和时间应用来做正事上。而在做事时,要勉强自己做一些不愿意做但对人生很重要的事,或目前能力达不到的事情。让这件事逐渐从强制性演变为一种习惯。就像孔子周游列国时,风餐露宿,一路颠簸,十分辛苦,但他知道要传播他的思想就必须周游列国。
雪漠老师还讲解了第三十四章,他说道,《道德经》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它一章是讲体,也就是道,另一章就会讲道的运用。体与用交替着出现。第三十四章就是讲体,用另一种状态和表述强调道本身。道无边无际,覆盖万物,但它既不争功,也没有欲望性的表达。因为道的无欲,所以它清净无为,又因它滋养万物,所以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我们就应向道学习,成就万物但很低调,也不控制对方。那些真正做大事的人就是如此,第一特点就是低调,从来不会贪功,也不粉饰自己,也不会埋怨他人。雪漠老师提到,有些人平时你感觉不到他,但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出现在身边,他总是默默地做事情。这样的人就值得学习。雪漠老师说道,他给学生定下了几点,不抱怨、不谈是非,以及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做好自己的事。这一章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重点就在于学习道的品质和精神,让自己处于谦和且充满活力的状态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刘蓝忆)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