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次第

2015-01-17 16:30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雪漠

因此,解脱的本质就是破除所有的执著。所有的佛教礼仪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破除执著,得到一种智慧的光明。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把真理称为“光明”,把所有的众生称为“迷者”——就是没有觉悟的人。没有觉悟的众生就好像在一团黑暗之中。有一天,有一个人开始向往光明,因为他觉得太黑暗了。当他开始向往光明的时候,就进入我们所说的佛教修道的第一个阶段:资粮道。他一直向往着,希望远离愚昧、贪婪、仇恨,希望远离欲望对他的束缚、桎梏,远离生死给他带来的恐惧,远离他认为的六道轮回这样的生命状态对他的束缚。然后,他开始向往光明,开始了资粮道的修炼。

在藏传佛教中,资粮道用生起次第、四加行、上师瑜伽等等来实践,目的是让自己建立一种信心。当他完成生起次第后,他的信心就俱足了。什么是俱足信心呢?他认为上师是佛、自己本来也是佛,他相信自己有成佛的可能,并相信自己根据某一种我们称之为宗教礼仪、宗教仪轨的训练就能得到解脱。因此,完成资粮道的本质就是要俱足信心,而不是别的。

在佛教中,信为功德母。信、愿、行中,信是第一位的,由信仰而发愿,由发愿而有行为,没有信就没有一切。所以,资粮道的本质就是信心。

有了这种信心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加行道。这时,他就会去寻找光明,东奔西跑,八方求索,在茫茫黑夜之中,可能到处碰壁,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但因为信心非常俱足,他就不会退转。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加行道。

当这种加行道修到一定时候,突然之间、刹那之间他就会发现,光明在那个东北角或者其他什么方向,见到光明的同时就是“见道”,这个也叫“明心见性”。大手印文化把它称之为“契入大手印”。在香巴噶举中,生起次第完成后进入圆满次第,通过修拙火、幻身最后也会见到光明,进入见道。见到光明的时候,就明白了修行的方向,明白了如何修行。因此,禅宗说悟后起修。“见”就是开悟,开悟之后才开始真正的修行,开悟前的修都是瞎修。

当他见到光明之后,他就开始走向光明。这一步一步接近光明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修道。悟后起修、见上起修都是指在开悟之后的那个状态中修炼,这才是真正的修炼。过去的所谓修炼不过是在积累资粮而已。在真理的光明之中,不断地修炼,直到最后融入光明,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证道”。

仅仅是融入光明还是不够的,因为你自己还有一些细微的无明没有除掉,必须用一种方便法门来消除细微无明和习气,使你不但融入光明,还化为光明。当你自己也变为光明后,才叫“证果”。

但在大手印中,对证果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不仅仅要化为光明,而且心中还要没有光明这个名相,必须把这个名相也破掉。我用一首诗专门写了大手印的境界:

大风吹白月,清光满虚空。

扫除物与悟,便是大手印。

“大风吹白月”就是看到光明,“清光满虚空”就是保任光明,让那种光明充满自己生命的每一个时刻,禅宗里叫“打成一片”。赵州老和尚说,老僧用四十年的时间,才将功夫打成了一片。这就是保任。“清光满虚空”还不够,最后还要把这个“清光”的名相也扫掉,把对这份光明的执著和分别也扫掉,把对开悟、证悟的执著也扫掉,破除了法执,才叫大手印。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