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域外传真 >> 正文

诺奖系列一:美国作家为何20年无缘诺奖?

2014-01-25 07:19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腾讯文化 浏览:52529037
内容提要:当文学与生活、与现实渐行渐远时,美国作家不断在拓展着严肃与通俗的结合之路,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诺奖系列一:美国作家为何20年无缘诺奖?

 

因莫言获奖,让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成人们关注焦点。遗憾的是,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一年也不会读上一本严肃小说。

 

其实,每一位获奖者的身后,都有一个伟大的传统,获奖是偶然的,传统却是不朽的。在人们纷纷为盘口而争论时,我们希望推出一个更有关怀的系列:在礼赞天才的同时,也能关注培育他的土地,以及滋养他的阳光和雨露。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后,美国作家已整整20年没有染指诺奖了。在这20年里,诺曼·梅勒、冯·内古特、厄普代克等美国作家一一被“耗死”而无缘诺奖。近三届接连奖励了拉美、欧洲、亚洲作家后,美国作家获奖的时候到了吗?

 

1.被诺贝尔文学奖冷落的美国作家

 

欧洲人眼中的美国:通俗、粗鄙、没文化

 

过去3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学家中,美国人占了一半以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几乎被美国人垄断,相比之下,美国作家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美国共有9位获得诺奖的作家,仅次于法国(共有13人获奖)。但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后,美国已近20年两手空空,对此,美国文学界愤愤不平。

 

去年,瑞典学院常任秘书贺拉斯·恩格达尔曾指出美国文学“太封闭、太狭隘,作品被翻译得也不够多,又没有涉及重大的文学议题——对这方面的忽视正在抑制美国文学的发展”。对于这样“图样图森破”的批评,著名书评人麦克·德达在《华盛顿邮报》立刻反唇相讥:恩格达尔不过是生活在一个人口和纽约市差不多的岛国,也配批评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封闭”?

 

 

 

麦克·德达认为,欧洲文化对美国文化抱有偏见,无法正确理解美国精神,将其误会为简单、粗鲁和没文化。

 

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老欧洲曾长期对美国文学持轻视的态度,认为那不过是欧洲伟大文学传统中的一个支流而已,美国作家只是欧洲原创精神的模仿者,而美国文学内生出来的“南方文学”和“黑色幽默”,却被欧洲人看成是通俗、粗鄙的,始终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

 

虽然上世纪初美国便已大国崛起,但直到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才第一次授予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偏偏刘易斯的看家本事是挖苦美国人,说他们粗鄙、庸俗和市侩,他尖刻到如此地步,甚至欧洲人都感到很开心。

 

欧洲与美国的这种拧巴,或者可以从对《洛丽塔》的评价中看出来——美国人认为这本小说象征着腐朽的欧洲文化引诱了单纯的美洲,而欧洲人则认为这本小说象征着轻浮的美洲把成年欧洲拉下水。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会不会轮到美国作家呢?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卡罗尔·欧茨、托马斯·品钦、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鲍勃·迪伦,他们几乎年年上榜,却年年镜花水月,而更大牌的约翰·厄普代克已于2009年永远退出了竞争者的行列。不知剩下的五位,会不会同样等到死。

 

美国作家为什么不受待见

 

美国文学的成功,在于它的专业性,美国文学的失败,也源于它的专业性。

 

在欧洲,文学创作完全靠个人的感受与才能,而在美国,却利用院校来培养作家,许多大学开设“创意写作”课,培养专业的“写作硕士”。

 

专业化的优点是营造出一个文学市场,得到“写作硕士”的职位,最不济也能在大学里混个教职,一边教“创意写作”,一边自己创作。当欧洲作家们饥肠辘辘时,美国作家却旱涝保收。通过专业教育,还能使创作标准趋于稳定,保证小说生产的质量,所以美国许多杂志都保留了文学栏目,并肯支付高额稿酬,这就进一步激励了作家们的创造,这与欧洲政府不得不靠高额补贴来养文学,呈鲜明对照。

   

 

 

但专业化也有缺点。美国小说太重视故事,因为课堂教学没法培养出天才,只能把故事结构分析来分析去,于是,科班出身的作家们最大梦想是编出更专业、更复杂、更离奇的故事,而不是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去发现问题、批判社会,这就造成了写作的肤浅化。

 

专业化还带来了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创作水平平均,作家很难出类拔萃,以“黑色幽默”为例,代表作有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翰·巴斯的《烟草经纪人》、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内尔古的《第五号屠场》等,任何一部均堪称经典,可总不能人人发一份诺贝尔文学奖吧?可想从中选一而不引发争议,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么,究竟给谁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给。

 

欧洲与美国之间的隔阂:只有最善于妥协的美国作家,才能被诺奖承认

 

欧洲文学有强大的哲学背景,有深刻的反思精神,如果故事太吸引人了,反而会被认为是通俗小说。

 

欧洲文化养育过一大批不朽的写实作家,但随着写实工具的改进,小说客观上已无法与电视、电影竞争,小说原本是有社会功能的,比如也可以传递知识、拓展眼界、休闲娱乐等,如今这些已被其他媒体替代。

 

这就是为什么,米兰·昆德拉会认为在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即科学智慧与小说智慧,当前者高歌猛进时,后者却坚决地躲在角落里说着风凉话。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学造福了人类,却也给世界带来深深伤害,如果不是来自小说的反对,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对抗转基因、核冬天、老大哥等等噩梦呢?米兰昆德拉的意思是:在现代社会中,小说虽然没有工具的价值了,但还有方法论的价值,作为一种思想,它永远不应该被泯灭。

 

从这种思辨的视角去反观美国小说,便不难体会出欧洲与美国之间的隔阂。欧洲将小说作为批判的武器,它与自我息息相关,美国小说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关怀,但美国小说拿不出解决方案,面对荒诞的世界,它不仅束手无策,而且还无法表演得像欧洲那么痛苦。

 

对于文学之美,欧洲有一种理解方式,美国有另一种理解方式,只有最善于妥协的美国作家,才能被诺奖承认。

 

2.美国作家的诺奖前景:一直是热门 总也得不上

 

该轮到卡罗尔·欧茨了

 

从今年立博公司给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看,美国作家卡罗尔·欧茨仅次于日本的村上春树,排在第二位。考虑到去年诺奖已经给了一位亚洲作家(莫言),则欧茨这位榜上常客毫无疑问,已成今年最大热门。

 

欧茨成名很早,她生于1938年,26岁时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目前已发表了40多部长篇小说。上世纪80年代后,她的作品不断被译介到国内,比如《狐火》《妈妈走了》《大瀑布》《鬼魂出没》《直言不讳》《我带你去哪儿》《中年》《我的妹妹,我的爱》等,2011年短经典丛书译介了她的短篇集《狂野之夜!》, 5篇小说讲了5位作家的故事,令人惊叹的是,她在文体上完全模仿了这5人,几可乱真,展现出欧茨令人惊叹的功力。

 

欧茨的《狐火》被改编成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女孩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中文译名为《恶女帮》,由安吉丽娜·茱莉扮演,据说还是她在屏幕上首次露点。

 

欧茨的笔下充满暴力、邪恶、残忍与性,但往往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现,从而展现出生活之恶与我们内心幽暗之间的契合,她的写作接近福克纳,有令人难以喘息的压抑,同时,她又有托尔斯泰式的凝重,对人类普遍命运有着深沉的追问。

 

欧茨多次被诺奖提名,早在20年前,她便已是热门人选,如今,她已混到了德高望重的境界,但,这也许会妨碍她获奖,评委们总是优先考虑眼前一亮的新人,因为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直到实在送不出炭时,才会考虑给老资格们发安慰奖,所以作家不能只是写得好,还要活得长,具体经验可以请教秘鲁的略萨。

 

菲利普·罗斯会不会问鼎?

 

 

 

除了卡罗尔·欧茨,菲利普·罗斯、托马斯·品钦、唐·德里罗、麦卡锡、鲍勃·迪兰、多克多罗也被立博公司列入赔率榜靠前位置,但排名都有下滑,比如鲍勃·迪兰去年高居第二,托马斯·品钦前年居第三,菲利普·罗斯则是2010年的第二,这次他们被集体踢出前五。

 

托马斯·品钦是“黑色幽默”干将,他的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喋喋不休的评论、耍贫嘴和碎片组成,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中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晦涩难懂,讲述了“二战”时在伦敦的一个美军中尉发现,自己今天做爱之处,即为德军飞机明日轰炸之所,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将我们栓在一起。如果品钦获奖,将是“黑色幽默”作家首次被诺奖承认,这意味着欧洲文化对此流派的认同,这显然要跨越一个巨大的难度。

 

菲利普·罗斯以《再见吧,哥伦布》成名,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如《垂死的肉身》《乳房》《退场的鬼魂》《欲望教授》《被释放的祖克曼》《鬼作家》《美国牧歌》《我嫁了共产党人》《人性的污秽》等,他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波特努瓦的怨诉》《人性污点》(妮可·基德曼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等,这两部影片反响不俗,可罗斯却认为“不值得一看”。罗斯是美国犹太文学传统的一面旗帜,他善于从犹太人的身份危机中,隐喻现代人遭遇的心灵困境,美国犹太作家中,索尔·贝娄、艾萨克·辛格先后获得诺奖,因为犹太文学充满沉思,很容易与欧洲文化形成共鸣,菲利普·罗斯今年已80岁,考虑到诺贝尔文学奖错过了马拉默德,今年或许会给罗斯以补偿。但也要考虑到另一种可能:既然这么多年都没表示果什么了,则忽略罗斯已成为评委会们的一种习惯。

 

那些诺奖赔率榜上多年的陪跑者

 

 

唐·德里罗虽然被称为后现代小说家,但他却认为自己从不玩技巧,而是在扎扎实实地写生活,他的《地下世界》《白噪音》《天秤星座》《欧米伽点》《大都会》已被介绍到国内,《地下世界》的主题是地下填埋的垃圾,它们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世界,表面看我们在控制它们,事实上它们不断膨胀,已控制了我们,小说用电影分镜头的笔法完成。德里罗数次入榜,但每次排名都不高,看来,他正在积攒人品,等到德高望重时,才会成为真正的热门。

 

中国读者认识麦卡锡,多是从电影《老无所依》始,这个片子获得了4项奥斯卡奖,他的小说以《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名气最大,带有很强的西部风格,在残忍、血腥的描写中,用寓言方式引人深思。麦卡锡近几年频频入榜,基本排名在10-20名之间,虽然不再打酱油,但也属多年的老绿叶,麦卡锡今年也80岁了,恐怕很难拿到安慰奖。

 

鲍勃·迪兰是个歌手,出过48张专辑,歌词充满寓意,带有很强的反抗精神,去年博彩公司将他排在第二位,比莫言还高。而多克多罗是一位小说家,他的《纽约兄弟》在国内出版过,写两个活在传统中的富翁兄弟,在一栋市中心的豪华私宅里按自己的方式相依为命,由于哥哥去世,失明的弟弟不得不在饥饿中等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3.美国文学给中国文学的启迪:在严肃与通俗间平衡

 

虽然欧洲文学对美国文学并不十分认同,但美国文学在中国却影响极大,大量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一方面,这是美国实力的体现,当国人望向世界时,其实更多是望向发达国家,而美国最受关注;另一方面,中美文学有更多可沟通之处,中美都是大陆文明,性格相似,都有豪爽、粗疏、宽厚的一面,此外,两国的现代小说传统都是舶来的,都需要一个消化、吸收、再创造的过程。

 

当然,美国已夯实了自己的文学传统,中国依然在路上。应该承认,欧洲小说的思辨色彩,确实不易被普通中国读者所理解,所接受,而美国小说相对平民化,可能更适合我们。

 

美国小说的特点是故事好看,情节紧张,人物虽然多类型化,却还生动,美国的严肃小说虽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却总是自觉地穿上一个通俗的马甲,既照顾了下里巴人,也能匹配阳春白雪。这与中国严肃小说、通俗小说完全是两张皮,迥然有别,一方面,我们有能获得诺奖而普通读者看不懂的严肃作家,另一方面,大陆作家中却没有影响力可以和琼瑶、金庸等匹敌的通俗作家,如果说在两者间,结合的最好的是王朔的话,王朔其实也是从美国“黑色幽默”中吸收的养分。

 

当文学与生活、与现实渐行渐远时,美国作家不断在拓展着严肃与通俗的结合之路,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