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域外传真 >> 正文

俄罗斯女性的“伟大传统”

2013-09-22 06:52 来源:《中国文学》 作者:桑 农 浏览:54941360
内容提要:在这里、在那时”需要的是胆识。既要有见识,又要有胆量,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俄罗斯女性的“伟大传统”

 

 

内容提要:这似乎是俄罗斯女性的“伟大传统”。早在沙皇时期,十二月党人被判刑、流放。有的妻子甘愿抛弃财富和社会地位,追随丈夫同去;有的情人在国外得知消息,立即赶回来申请结婚,然后一起前往西伯利亚。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及此事,深情地写道:“几乎所有妇女的心里都保留着对那些受害者的热爱……”

 

书中除了收录那篇轰动一时的《被作协开除记》,还有作者的一些小说、回忆录和日记。我最感兴趣的,是有关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的文字。当年,作者就是撰文为他们辩护,才被开除出苏联作协的。开除决议公布前,作协开了个批判会。利季娅陈词自辩,结束时说:“我可以愉快地向你们预言,在我们共同的首都莫斯科,必将出现以索尔仁尼琴命名的广场和以萨哈罗夫命名的街道。”会场一片沉默。一旁的雅科夫列夫冷笑道:“还有以马克西莫夫(另一位受批判的作家)命名的胡同。”下面哄堂大笑。利季娅有点慌乱,但立刻反击道:“还有以雅科夫列夫命名的死胡同。”

 

利季娅的小说《索菲娅•彼得罗夫娜》,反映大清洗年代的现实,她自己最为珍爱,理由是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它那样“在这里、在那时”。的确,“在这里、在那时”需要的是胆识。既要有见识,又要有胆量,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早在苏联解体之前,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都已“平反”;可当年举国上下一片批判之声,只有利季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怎能不让人钦佩。

 

读了书中关于索尔仁尼琴的日记,我才知道,利季娅不仅在道义上予以支持,还在索尔仁尼琴最困难的时候,为他提供住所。以至于索尔仁尼琴怀疑,自己住在利季娅家里,是她被开除的幕后原因。不过,利季娅本人否认这种猜测。

 

利季娅在日记中谈到,她对索尔仁尼琴的许多观点不能认同;但她认为索尔仁尼琴是一位天才,是一位推动历史的巨人。日记里有时不写他的名字,而直接称为“经典作家”。“经典作家在我家”,“经典作家突然来了”,“经典作家一晃就不见了”……我不知道“经典作家”这个词,在俄语中是否有特殊含义;可我分明记得,伊文斯卡娅《时代的囚徒:和帕斯捷尔纳克一起的年月》一书中,作者的女儿也称帕斯捷尔纳克为“经典作家”。

 

伊文斯卡娅是帕斯捷尔纳克的“红颜知己”,也是小说《日瓦戈医生》女主角拉拉的原型。在帕斯捷尔纳克被监视、软禁以及去世后,她接连遭到开除、审讯,多次被囚禁。她的女儿,和帕斯捷尔纳克没有血缘关系,却也像妈妈一样,为捍卫她心目中的“经典作家”而坐了牢。利季娅关于帕斯捷尔纳克的日记里,有一处写到这个女孩,即在帕斯捷尔纳克遗体下葬的现场,有人致辞:“你(帕斯捷尔纳克)写了书,但不让出。你为真理……”声音突然中断,随后有一个姑娘喊道:“别堵住人家的嘴!”利季娅后来得知,那个喊“别堵住人家的嘴”的姑娘,“原来是伊文斯卡娅的女儿”。

 

这似乎是俄罗斯女性的“伟大传统”。早在沙皇时期,十二月党人被判刑、流放。有的妻子甘愿抛弃财富和社会地位,追随丈夫同去;有的情人在国外得知消息,立即赶回来申请结婚,然后一起前往西伯利亚。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及此事,深情地写道:“几乎所有妇女的心里都保留着对那些受害者的热爱……”

 

 

雪漠文化网  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