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域外传真 >> 正文

《火星生活》:史密斯的新诗经

2013-03-01 08:21 来源:文艺报 作者:远 洋 浏览:62210324
内容提要:令我吃惊的是,这种说法和庄子达观超然的“物化”观是何其相似!灵魂能脱离肉体存在吗?存在于何处?灵魂的形态是否像暗物质一样?也许,在对生命和万物本原的认识上,东西方哲学都回到了原点,趋于一致?

 

《火星生活》:史密斯的新诗经

 

提示:令我吃惊的是,这种说法和庄子达观超然的物化观是何其相似!灵魂能脱离肉体存在吗?存在于何处?灵魂的形态是否像暗物质一样?也许,在对生命和万物本原的认识上,东西方哲学都回到了原点,趋于一致?

 

美国黑人女诗人特雷西·K。史密斯凭借诗集《火星生活》赢得2012年度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史密斯出生于1972年,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她曾在斯坦福大学做斯特格纳诗歌艺术研究,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创意写作助理教授。

 

史密斯出过三本诗集,《身体的问题》(2003)赢得2002年度小心恶犬诗歌奖;《魔力》(2007)荣获2006年度美国诗人学会詹姆斯·劳克林奖精华文学奖;她最近的诗集《火星生活》(2011)出版后好评如潮,被评为纽约时报名著

 

置入宇宙背景,呈现终极追问

 

对任何人来说,家庭环境、童年经历、成长背景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史密斯的父亲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长大,受到当时风靡美国的火星狂热控制,后来成为在哈勃望远镜工作的科学家。史密斯深受父亲影响,对无限的宇宙、有限的生命充满无限的好奇心。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了解。原子能和宇航时代的生活,给予人们新的感受,促使人们在时空的新的程序中重新考虑对人类、地球、宇宙的认识。科学说,宇宙、生命来源于大爆炸之后的一系列演变,但诗人不能满足于科学提供给我们的知识,科学知识只能作为诗歌艺术的基点和前提。特雷西·K。史密斯的《火星生活》将人类生活纳入宇宙背景之中,试图教我们去理解人类与宇宙的奥秘,把浩瀚宇宙和漫漫人生、纷繁现实放在一起,积极干预生活与政治,批判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黑暗,倾诉生命的哀伤与创痛,体悟并揭示人生的意义。

 

在诗集中第一首诗《科幻》里,那儿无边无际,但成弧形,/简洁清晰的线条仅仅指向前方。诗人展望科学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我们当中最老的会认出那白炽的光——/太阳那个词儿会被重新指派//一个标准的中和铀设备/在家庭和养老院都能找到。但也透露出一丝隐忧,是的,我们将能活到大把年纪,多亏了/全民的共识。失重,精神错乱,//离我们自己的月亮都有亿万年,我们会漂移/在空间的阴霾里。甚至孩子的尖叫声也被纳入宇宙背景,楼上的孩子们依然故我/尖叫声如同人类的黎明,好像某种/已开始并执意来到世间的生命”(《宇宙的原始尖叫》)

 

美国作家帕特里夏·史密斯说:尽管它有超凡脱俗的标题,但特雷西·K。史密斯的《火星生活》密不可分地植根于现实,具有令人震惊的力量。是的,她带我们在宇宙中嬉戏,思考魔法般的问题和必死的命运——然而,回到大地上,她关于丧父之痛的序列作品是释放疼痛和沉思的精心杰作。这个非同寻常的创作成果,不知怎样才能最好地概括其深刻的微光,是我一直在回味的最雄心勃勃的诗歌之一。

 

在史密斯的诗里,神秘的时隐时现,有时候是万物本原,有时候是天地之终极,有时候是一切,我们希望它不要超过我们知道的/事物,有人反对当局,/有人对抗僵尸的城市,有时候又化身为诗人所爱之物甚至伴侣,如它舒展在怀里/像细长的洋娃娃(《太空晴雨》)……在《它及其他》里,诗人集中描述了自己对的认识、感觉、领悟和疑惑:

 

我们是它的一部分,并非过客。

 

它是我们,或我们在其中?

 

除了一种理念,它怎么能是世间万物,

 

摇摇欲坠在

 

数字i的脊椎上?它优雅

 

而腼腆。当我们指点时

 

它避开我们手指的钝圆末端。我们

 

一直到处去寻找它:

 

在圣经和宽带里,绽放着

 

像一个来自海底的伤口。

 

然而,它抗拒物质的真假对比。

 

质疑我们的热情,它不为

 

所动。它像某些小说:

 

篇幅浩瀚而不可读解。

 

书写日常生活,融入个人经验

 

日常生活是诗歌中常见的场景,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是诗歌中的抒情主题:

 

某些人谈钱时

 

就像说一个神秘情人

 

她出门买牛奶,一去

 

不回,让我伤感

 

多年来,我靠咖啡和面包充饥,

 

总是饥肠辘辘,在发薪日赶路上班,

 

像一个来自无井之村的女人

 

为了水而奔波,然后有

 

一个或两个晚上,也和别人一样,

 

在烤鸡和红酒中度过。

 

——《美好人生》

 

史密斯父亲的死亡是对她打击很大,她在挽歌里哀悼父亲,外层空间作为暗喻的不可知区域,融入她父亲的离世和表达希望的方式,即他的存在没有停止,只是改变。在《宇宙:电影原声带》里,她意识到——或许只是希望——‘一切要消失的消失了/仿佛回到某处。’”在哈勃望远镜的光学系统转帆的第一天,她写道,“‘我们看到所有的边缘——/所以残酷,而活着似乎包含我们回去。’”令我吃惊的是,这种说法和庄子达观超然的物化观是何其相似!灵魂能脱离肉体存在吗?存在于何处?灵魂的形态是否像暗物质一样?也许,在对生命和万物本原的认识上,东西方哲学都回到了原点,趋于一致?

 

当身体变得松弛,会发生什么?

 

什么锚也似的正拖着我们渐渐离去……

 

我们的什么将依旧完好无损?

 

——《信念的速度》

 

介入当代政治,干预社会现实

 

美国《出版人周刊》的主笔这样评论道:《火星生活》融合了流行文化、历史、挽歌、轶事、社会政治评论,说明当代生活的离奇古怪……以书名为题的一首诗,其中包括一切从暗物质父亲……/一直把他的女儿/数十年锁闭在密室。对于被证实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战俘事件,那种生活虽然遥远陌生,却比小说更令人难忘。

 

去年,新闻里有一位父亲把他的女儿

 

锁在密室几十年。她就住在他脚下

 

做饭,看电视。同一管道穿过他的生活

 

引入和导出她的。每年楼下的脚步声增多

 

婴儿的哭号穿过夜晚。孩子们的尖叫要到外面去

 

每天,他悄悄地进入房间,带来食物

 

跟别无选择的女儿一起躺下。在那儿

 

每张脸都暗中盯着他——像神穿过世界

 

——《火星生活》

 

这里写的是轰动一时的奥地利禁室乱伦案——一个禽兽不如的父亲、73岁的奥地利人约瑟夫·弗莱茨勒将他的亲生女儿囚禁了24年,并与她生了7个孩子。对此堕落乱伦行为,诗人无意于居高临下地做一个道德法庭的法官,用诗歌进行声色俱厉的道德谴责,但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中,却蕴涵着对人性之恶的批判。

 

变革诗学结构,创新会话质询

 

韩作荣先生认为:中国绝大多数新诗已不再歌唱,不再注重韵律,已从歌唱型转为会话型 美国当代诗歌中也有这种现象,《火星生活》会话型的特征非常突出。其语言是散文化的,叙事、描述、夹叙夹议是其基本表达方式,贯穿全书的是运用对话、反问与质疑来向上帝发问、向读者发问、向无穷无尽的宇宙发问,以调动读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这些问题多种多样,而且像胶水一样把本书的不同题材粘合在一起:这是上帝或纯粹的力吗?拉开本书的序幕,然后它们滚滚而来:上帝爱黄金?它是我们,或什么包含了我们呢?在欢声笑语中又有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时间停止,但它结束了吗?……”

 

我借特伦斯·海斯的评价来结束我的这篇文章:特雷西·K。史密斯以前获奖的书籍,确定了她作为一个耽于冥想的诗人,不同于她那一代诗人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在《火星生活》里,她带着令人惊奇的紧张和款款柔情,注入她高超的天赋。值得注意的与书名同标题的诗,以及像这样的许多诗,质询隐私、声音暴力,既知道不知道,既有困惑又有启示。格温德林·布鲁克斯曾经把诗歌定义为意外:一种急切和突现的语言。这些坚持不懈的诗歌一次又一次地唤起了这种说法。这本书和这个诗人至关重要、无与伦比。

 

附:

 

●雪漠作品专卖: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联系人:王静  联系手机:13830501212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