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创意写作 >> 正文

十分心事归平淡 随喜世间话劫灰(摘选二)

2013-08-16 06:15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澹然居士 浏览:54944048

十分心事归平淡  随喜世间话劫灰(摘选二)

 

“两岸书”——记述梁师生命的最后时日

 

梁师走了。就命理学界而言,“方便面居士”的纪念文章中,这句话讲得相当客观、确切:“梁老师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大师时代的结束。自此,命理学界不会再有这样横跨多个社会形态的大师的出现。”

 

梁师一生五术类著作50本,近二万页,(不包括台湾《新编大藏经》及佛学研究著作),跨五行学、佛学两大领域,“前”,“无古人”可以肯定;“后”,恐怕也“难有来者”。

 

在命理学理论、实战著作的数量、质量;命理学史“寻根发微”,在广度、深度方面的发掘,理清线索,正确理解并作出注释,海峡两岸找不出第二人;

 

在佛学方面,凭一己之力,把23000多卷“大藏经”全部看下来,而且看懂弄通,去伪存真,重新编纂成新的“大藏经”,海峡两岸找不出第二人。

 

 

 

如众所周知的佛学史,现代人寻根发微追述源头,一般都止于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小王子,即后来的佛教创始人“世尊”。但梁师却追述到释迦牟尼之前一千多年的“古吠陀奥义”、“吠檀多奥义”(薄伽梵奥义),并发现了他们和印度教、佛教之间宗教体系的延续,和实修的共同点。

 

学术上跨五行命理、佛学两个领域的瞩目成就,学历却是还没有念完的“高中”,两者能够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只能说是“匪夷所思”。说梁师是一位“旷世奇才”,我个人认为一点也不过分。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有此同感。

 

未见到梁师之前,我以为他能够写这么多的著作(非小说杜撰类,而是大量的古籍资料的搜集考证、注释等等)无论如何,总应该有一个“班子”,或者至少有“秘书”的协助,如梁师母。

 

现在可以告诉各位,梁师这些著作,并不假手他人,完全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而且他不会用电脑,完全是手书。撰述的速度,每天在5千字左右。写完之后,手稿由师母送到图文社去打印、校对、出版。

 

梁师私下曾经与我说过,他投入写作的时候,笔下如泉涌。有时会拿着写好的文字稿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我写的吗?

 

今后,我们再也不会再看到梁师的新著作了。“理解”“消化”梁师的这几十本命理学著作,可能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事情。

 

师母说:老先生已经完成此生使命,剩下的你们继续努力。

 

我个人当然会尽力,但毕竟年事已高,人生客观规律不可违背。觉得还是寄希望于年轻人。还是引用方便面居士的话:“梁老师的治学精神一定还会在命理学爱好者中传承。”

 

 

 

梁师毕生修炼藏传佛教“密宗”。“密宗”对“了生死”有独特的仪轨和实修心法,一般密不示人。梁师生前所推崇雪漠先生的《大手印》,应该是目前比较公开、实在的讲到实修路径、实修效果的著作。雪漠先生所披露的某些实修反应和效果,现代人用所谓的“科学”,是完全无法解释的,如打通“中脉”的“脉轮”,如“虹光身”。目前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地球有着四十亿年的历史,人类的出现,完全是十分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人类短暂的历史与四十亿年相比,渺小得简直不值一提。

 

梁师在《梁湘润上人见道回忆录》中说:“太素时代之人神道,是一切宗教实修的指导,皈依者。人是由色界光音天来世间,以今日一切修持而言,一切最高的境界,只是回归光音天。一切修为——皆起于——厌离;止于——虹光身。”

 

我个人有个小小建议,热心学习梁师命理学著作的朋友们,也能够去看看梁师的“见道”类著作。命理技法属“术数”范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爱好者对此趋之若鹜,完全可以理解。但“术”是由“道”而来,“道裂变术,合术归道”。站在“道”的高度,对“术”的悟性会更深,层次会更高。梁师生前能够应邀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受到高规格的礼遇,能够与中国文化界、宗教界高层人士交流畅谈。具体谈什么,梁师没有与我说过。但我肯定一定是“论道”,而绝对不可能去谈“用神”“强弱”、“伤官见官”……

 

有几位修炼到相当层次,道行颇深的“密宗”朋友,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于是对我和何骏杰先生说了一些话:梁师走时虽然有些磨难,但最后走得很好。至于其他的,佛说“不可说,不可说”。

 

727日,是今年“7”字最多的一天。

 

梁师曾经说过:“七”对宗教而言,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如上帝用七天造亚当,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人类只能发出1234567七个音……“七”是一个‘绝数’,对人而言是终止数”。

 

以下记述的事,都是727日那天发生的,都是在当事人不知道梁师辞世消息的情况下发生的事。

 

我有一位学生卢小姐,梁师一年多前送给过她一个教学光盘。她因为事务烦忙,不知搁哪儿了。人家向她借,她找了近一年,一直找不到。在727日,即梁师仙逝的那天,这个光盘竟然鬼使神差地出现了!

 

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领导,一年多前与梁师有过深入的交谈,梁师当时送了她两本书,但因为公务在身,搁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空看。727日那天,她竟然鬼使神差地拿出这两本书来看,而且看的时间还比较长。

 

当她们知道梁师就是这天辞世,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就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学生。

 

之前的文章有介绍过,727日那天晚上,为证实梁师去世的消息,我打电话给正在苏州的何骏杰先生。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何骏杰正在苏州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紫竹楼”,就是当时准备安排梁师住的那幢别墅。他与师母通过电话,证实梁师辞世的消息后,立即在紫竹楼客厅,用“密宗”仪轨为梁师超度。

 

此时,和他一起在苏州开会的两位女孩,这两位女孩我也认识,当时,她俩正在度假村内散步闲聊,突然发现紫竹楼上方天空出现一片红云,而且维持了好一会。此时是晚上已过21时,太阳早已下山(后来我查了727日这天苏州的日落时间,是1858分),四周是一片黑的,绝不可能是太阳余辉。她们觉得很奇怪,就用手机拍下这个奇异的景象。第二天她们把这件事情告诉何骏杰,并展示了手机上的这张照片。何骏杰说,当时他惊得汗毛也竖起来了,立即在第二天把这张照片传给我。红光的下方,“紫竹楼”三个字清晰可见

 

 

 

在这组纪念文章的最后,要说说文章的标题:“十分心事归平淡,随喜世间话劫灰”——这个标题,不是我取的。

 

729日起,就开始酝酿这组文章。二十年的记者生涯,我深知文章取“主标题”之难。因文章主要素材来自海峡两岸的邮件来往,就某种层面而言,这是几年来海峡两岸五行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交流,无论从学术交流角度,从两岸交往角度,“两岸书”是应该出现的,但作为主标题,还是显得单薄。

 

其他标题也拟了好几个,但都一个个被先后否定,因为总觉得不够贴切。

 

82日,也就是梁师辞世的第七天,早上禅坐后,竟然鬼使神差地从书柜中翻出梁师1997年(注意,真的还是“7”!)时写一本回忆录----《梁湘润上人回忆录》。

 

我平素看书,一般直奔“目录”“序言”,很少去注意扉页。因而也从来没有注意过这本回忆录的扉页是什么样的。再说,2011年版的《梁湘润上人见道回忆录》出版后,前一本回忆录就不去再去看了。

 

然而,就在这本1997年版的回忆录的扉页,两行大字赫然跃入眼帘:

 

“十分心事归平淡,随喜世间话劫灰——梁湘润”!

 

这难道是梁师在天之灵的冥冥昭示?

 

   (全文完)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