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大千世界 >> 正文

鲁迅笔下的群雕像

2012-05-30 08:44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李玉伦 浏览:59121979
内容提要:母亲嘱咐他“要抬头挺胸,直截了当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中国人“冷漠症”早期反应:看杀头打屁股乐此不疲

“看客”曾被称为一大国粹,他们多行围观品评,疏于行动救济。

上个月,“睡衣女侠”挺身而前,劝退劫匪救下女童令人钦佩,但“明哲保身”的教谕传承不易撼动,旁观、默许,甚至起哄、挑唆……

所谓冷漠如刀,伤人不浅。下文一个简单的“精神图谱”,不知能映照出多少现实。

A. 看杖臀的低级趣味——“冷漠症”的早期反应

 

看客心态,自古有之。

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看客更多地体现于看热闹的低级趣味,看杀头、看女犯打屁股,乐此不疲。

以杖责女犯为例,因行刑时女子也需脱衣露臀,每至此时,县衙公堂总是“闲汉云集”。

清代的俞樾在《右台仙馆笔记》中,记载了这样的嘴脸——“闻堂上笞一囚,而咴咴呼痛之声,则女子也,诸又趋往观之,拉余俱去。”后文又言,此次行刑非打屁股而是掌嘴,于是看客们“悻悻而归”。

在另一文中,俞樾记录的“看客”则丑态毕露——不只满足低级趣味,还做“帮凶”。其时,某县一农家女与人私通,还教唆通奸者挟持丈夫索财。被官府擒获后,女子被“尽去其衣、批颊笞臀,决大杖四十”。一听说女犯要被打屁股,闻风而至者上千。行刑完毕,家人脱衣为女子遮丑,不料“义愤填膺”的看客们抢走衣服,迫使女子赤裸着回家。于是,女子受尽其辱,流血的臀部也成了看客们饶有兴趣的谈资。

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低级趣味至今犹存。201010月,在大连开往上海的T131列车上就上演了这样一幕:一年轻女子突发精神疾病,当众脱下衣裤。正当司乘人员忙着安抚病人情绪时,多名男乘客不顾女病人惊恐尖叫,拿着手机围上去拍摄……

爱看热闹、趣味低级,在这趟文明时代的列车上,那一瞬间也是“闲汉云集”。

 

B. 麻木的魂、冷漠的心——鲁迅笔下的群雕像

 

在历史巨轮前,看客的低级趣味逐渐被挤压出深一层的“麻木”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鲁迅曾刻画出阿Q、闰土、祥林嫂等诸多鲜活人物,其中,那些麻木的看客,最令人深恶痛绝。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

鲁迅在《药》里,把“看客心理”的外在表现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看了杀革命义士,不但有快感,还有人血馒头可用来赚钱、治病,没人多想一层自己还该有何作为,只愚昧地为了一个“看”字。

祥林嫂的孩子阿毛被狼吃了后,有些老女人特意寻来,要听这段悲惨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是鲁迅在《祝福》中刻画的悲凉一幕。找点乐子,“鉴赏”别人的痛苦,看客们噬骨的麻木直接化作了残忍。鲁迅在《暴君的臣民》中有所总结: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

上个世纪,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经验》里曾痛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不想,辗转近百年,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

C. 好心人的艰难时代——在麻木中“继往开来”

 

去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轰动全国。当时,在广东佛山,两岁的小悦悦在街上被车两次碾轧,18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扫大街的阿姨救起了她。最终,小悦悦不治身亡,引起一番道德大讨论。

而大讨论之后呢?不少人仍在“痛斥着冷漠并冷漠着”。就在小悦悦事件后不久,广州一90后大学生做了番检验——在街头倒地扮演受伤的病人。视频无情地显示,小悦悦的遭遇再次上演——她遇到的只是一群“看客”。

而在此之前,新时代的看客们早已展示出自身的冷漠与刻薄。

去年8月,上海一女大学生疑为情所困,坐在五楼窗台试图轻生,不料楼下围观者起哄“跳啊!快跳啊”。最终女子在哄笑中纵身跃下,所幸捡回一命。如此残忍的冷漠早已有之,早在2005年,一女子在沈阳一“烂尾楼”上欲跳楼。期间,有上千人次围观,交通一度受阻,竟还有人在现场卖起望远镜、马扎。

看跳楼上瘾,有人倒在眼前需扶一把时,看客们倒“冷静”了。重庆一名七旬老太就深有体会——她摔倒在街头后,引来众人围观,却无人敢靠近。两女子主动去扶,竟有“好心人”提醒“别扶,当心赖上你”,吓得她们又缩回了手。

再放眼眼前,就在刚刚过去的54日晚,东莞一巴西籍男子出手阻止偷别人财物的小偷,不料遭小偷团伙群殴。其间,数十名路人无人相助。如此遭遇让巴西男子寒心,“下次再也不敢帮忙了。”

有时不得不感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恐已成普遍写照。

 

D. 坏人“生存法则”——冷漠无异于“姑息养奸”

 

最近,与乞丐分享薯条的美国小伙又触动了我们,在他自己看来很自然的一个举动,却让国人觉得感动不已。两千年前,孟子就相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此却有些愧疚。

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好人。自古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民的英雄好汉,顾炎武就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直是许多仁人志士的行动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事迹也时有所闻。除了美国“薯条哥”,刚刚发生的北京一老外街头强奸女孩,被路人群殴一事中,有路人就挺身而出。

可无奈的是,似乎更多的人选择了做冷漠的看客。他们的冷眼旁观,让弱势者心寒,也让丑恶现象被纵容。所以说,坏事不一定全为坏人做尽,好人也有份。

荀子曰“事之弥顺,其侵愈甚”。当求助者一次次受到冷落,歹徒偷窃行凶不被制止,我们只能悲叹正是好人的无所事事,让不良现象有了蔓延的沃土。

“莫管闲事”“各人自扫门前雪”这种古训被用错地方,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明哲保身”的人。看客居多,就该好好反思了。一次次,他倒地没人扶、她欲跳楼遭到起哄,不妨试问,下一个又该轮到谁?

扩展阅读

 

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漠。我认为这同样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英国名著《汤姆求学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汤姆•布朗临行前,母亲嘱咐他“要抬头挺胸,直截了当地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对儿子的临别嘱咐却往往是“少管闲事”。中国人固守的冷漠态度就像是英国人随身携带的雨伞一样,因为风云多变的政治气候总是暗藏危机,这对于那些管得太多的人来说终归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换言之,中国青年和外国青年一样都热心公益,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有热血志士,他们也热衷于“参与公共事务”。但等这些年轻人到了25~30岁之间的某个时候,大家全都变聪明了,变冷漠了,而冷漠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老练和有教养的重要标准。

 

——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冷漠》

 

“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气的。受折磨的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很愤怒地对摊贩说:‘请你滚蛋!’他们不走,就请警察来。若发觉警察与小贩有勾结……那更严重。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可是你为什么都不做;畏缩地把门窗关起来,耸耸肩,摇摇头!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选自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附:

●雪漠(XueMo)作品专卖: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雪漠(XueMo)墨宝义卖:http://www.xuemo.cn/list.asp?id=89

●《无死的金刚心》卓越网专卖:http://www.amazon.cn/%E6%97%A0%E6%AD%BB%E7%9A%84%E9%87%91%E5%88%9A%E5%BF%83-%E9%9B%AA%E6%BC%A0/dp/B007VX0VSU/ref=sr_1_1?ie=UTF8&qid=1335400266&sr=8-1

●《无死的金刚心》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26918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