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赏雪台 >> 名家视点 >> 正文

喧闹之中的一曲“灵魂清凉”之歌

2015-02-14 15:2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左燕梅 浏览:46594378

喧闹之中的一曲“灵魂清凉”之歌

——论雪漠《大漠祭》中的宗教思想

\左燕梅

摘要:雪漠是当代中国作家中极少数有宗教追求的作家,独特的佛教体验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其小说《大漠祭》描写了西部农民苦难的生命状态,充斥着浓烈深刻的佛教思想和情怀,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与警戒。

雪漠的小说是当今中国文坛的一种新营养,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给我们的灵魂带来了安详。雪漠原名陈开红,1963年生于甘肃武威一个偏远闭塞的小村庄。他是当代中国作家中极少数有宗教追求的作家,十七岁起拜师、实修、深研至今,精通经藏以及佛教传统实修,系大手印传承者,被誉为“当代达摩”“当代大手印之父”。雪漠每天坐禅四次,在坐禅之间,觉得有兴趣就写点东西,写作是他修炼的另外一种方式。他的写作,是安住于空明之境中,让心中的东西流出来,变成文字,于是就出现了《大漠祭》《猎原》《白虎关》以及《西夏咒》等优秀的小说。在雪漠看来,他所有的文字,是通向读者心灵的数据线,他想传递的是自己多年悟到的生命智慧,并希望以此影响人们的内心,改变他们对世界和生活的一些观念。在其著名的小说《大漠祭》中,就渗透着他浓浓的宗教情怀和生命体悟。

一、诸行无常

雪漠在自己的小说中始终渗透着一种佛教智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都是虚幻的,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变化无常才是真正的永恒。雪漠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写道:“任何事物都会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也就是说,事物生成以后,会先安住一段,然后开始腐化、坏灭、幻变,最后消失。这是世界运作的规律。”就像人类难免要经历生、老、病、死几个阶段一样,有世界便有无常,便有离散。

雪漠的《大漠祭》中遍布着“诸行无常”的思想。莹儿悲惨的命运一直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几年来,她连连掉价,从‘花儿仙子’掉成‘憨头媳妇’,再掉进‘寡妇’行列里了,按徐麻子的设计,她还要继续掉价,掉成‘屠汉婆姨’,莹儿希望的,是静静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她只想对这个世界说:‘请别打搅我,叫我一个人静静地活着。’可连这一点,也成了奢望。”①那命运的无常竟是如此的强大而无奈,裹挟了莹儿一路奔去,一眨眼,已到另一个山坡了。她面对的是再次滚落。憨头年纪轻轻就得癌症死去,哥哥的死使灵官的心里木了许多,他想:“爹妈会死的,猛子会死的,莹儿也会死的,桌子,会烂;树,会枯,啥都一样。”②一切都会变的,人的生命也是无常的。在生命的河流中,几天,几十天不过是一瞬,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生命也不过像骤生骤灭的水泡。在面对死亡这个必然的结局几十年或几十天没有太大的区别。

雪漠在作品中揭示世界无常的道理,不是为了让我们走向堕落或陷入无计,而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种更为积极和健康的态度。无常是这个世间的真相,我们不要以好与坏、幸与不幸来看待它,只需坦然地接受它、面对它。明了无常,不再执着于得与失,去除所有的算计,凡事顺其自然,并保持真心状态,让自己成为心灵的主人,珍惜自己的人生。

二、利众精神

宗教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精髓、最崇高、最深刻的精神。什么是宗教精神?就是能够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更和谐,能够利益众生,也就是佛教中的“利众”。一个作家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他不能没有宗教精神。雪漠很系统地研究了家乡独有的打着凉州烙印的佛教文化,它们带给雪漠的不仅仅是创作上的灵魂滋养,还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利众的精神。雪漠说:“在哲学的教条化、宗教的制度化、文学的功利化之后,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东西。它能汲取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营养,但又能超越母体。它抛弃宗教之制度化,抛弃哲学之繁琐化,文学之虚浮化,成为一种能直指人心的东西。”雪漠把自己证悟的真理,用文字传递出去,希望用自己直指人心的作品,让一些被痛苦困扰者离苦得乐,这就是他发愿利众的方式。

在其小说《大漠祭》中就渗透了浓浓的佛教的利众精神。例如,当兰兰和莹儿为了给自己的哥哥娶媳妇,为了让被贫困压弯了腰的父母能够喘口气,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进行换亲时,她们是在牺牲自我成全亲人,她们有着“花儿”一样的美丽与善良。再如,当老顺听说外国人买他的鹰是为了运毒品时,他毅然把钱还给了他们,要回了自己的鹰。老顺在自己家遭受那么多的不幸而又十分拮据的时候,为了不让外国人贩毒品贻害人间,把到手的这么大一笔财富拱手相还,他是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人类更高意义的幸福取决于心灵的明白与否。当人类日渐陷入自私、贪婪、狭隘、嗔恨时,真正的文学,应该能为人类提供积极的灵魂滋养,为人类带来清凉,带来博爱,带来和平。雪漠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小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他手下的笔是一支烛光,虽然蜡烛会一日日燃尽自我,但那光明,总能照亮有缘之人。

三、超越精神

美国宗教哲学家休斯顿•史密斯在《人的宗教》中多次提到一句话:“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但不要在上面盖房子。”③他以此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信仰的超越态度。雪漠认为,佛教真正的精髓便是超越的智慧。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就是身心的绝对自由,就是破除所有的执着,把人从世俗的欲望、贪婪、烦恼、仇恨中解脱出来。“心佛不二“”佛我合一”的境界是噶举派大手印法的最终目的。雪漠作为大手印的传承者,对大手印有新的诠释,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大’就是大胸怀、大境界、大心、大愿;‘手’代表行为,你必须把大心、大愿、大胸怀、大境界体现在行为上;‘印’是明空智慧,是超越,它既是当下关怀,又是终极超越。”④大手印是关于心灵修养的一种文化,也是重塑我们灵魂的一种文化。它在要求我们做到“当下关怀”的同时,还要实现一种超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下”和“破执”,放下一切欲望和贪念,破除各种执着,得到一颗清净的、坦然的、来去随缘、明明朗朗的心。

大手印的智慧便是超越的精神,这是雪漠对佛教的贡献,也是雪漠小说中特有的宗教蕴涵。雪漠将他生命中最黄金的二十年用来写了“老顺一家”,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在凌晨和深夜写作时因家乡农民的苦难而痛哭!这巨大的悲悯心,喷涌出了三个主题:苦难,死亡,超越。《大漠祭》里的雪漠被西部农民的苦难腌透了心,雪漠开始反思这苦难与死亡,追问“这苦难的生活,究竟有啥意义?”从《大漠祭》里人物的生命挣扎中,雪漠找到了苦难中生命的意义,那便是——灵魂的超越。“这苦难,只有在他们的心灵变得明白起来时才会消失。”⑤《大漠祭》中的孟八爷便是一位心灵自在的人,他总是那么乐观、豪爽,他说:“看透了就不疯了。真都疯了,你看,追钱的,追权的,追啥的,都疯了。都是假的。追来追去像狗追了个尿脬,一咬,迸的一声,空欢喜。啥都没有,都是假的。临亡了只是四块棺板……”

雪漠在作品中渗透的这种大手印的超越精神已经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为一种人文境界。大手印文化告诉我们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个“自己”就是自己心的明白和自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念头,任它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念如流水,来去随缘;心如明镜,朗然不动,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生活得更加自在。

总之,雪漠的作品也的确能够深入人心,读雪漠的作品是一种“救心”,许多人的灵魂、精神,人生、命运,都因为读雪漠的作品而得到改变、升华和救赎。在写作商品化、价值混乱的今天,在大多数作家为个人的经济利益驱动而写作的时候,雪漠坚持“救心”的写作,是

当今文坛上的一曲“灵魂清凉”之歌。在人们都习惯于在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中游走,并不断忽略周围更多人们严酷的生存现实时,雪漠的小说对生命真义的呈现恰恰显出了它的意义。雪漠的小说是喧闹之中的一份清凉,迷醉之中的一份清醒,庸碌之中的一份高贵,大善之前的一份谦恭。

①②⑥ 雪漠:《大漠祭》,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9 4 月第 1版,第 433 页,第 389 页,第 157 页。

[]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刘安云译,海南出版社,2006 5 月第 2 版,第 2 页。

④ 雪漠:《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下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1 月第 1 版,第 1 页。

⑤ 雪漠:《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上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1 月第 1 版,第 4 页。

参考文献:

[1] 雪漠:《大漠祭》,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年。

[2] 雪漠:《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3] 雪漠:《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4] 雪漠:《写作的理由及其他》,《飞天》,2008年。

[5] 雷达、赵学勇、蔺春华等,《〈大漠祭〉评法几种》,《小说评论》,2003年。

作者:左燕梅,文学硕士,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