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要有哪些范?(一)

2014-08-16 07:18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陈斯妮

志愿服务要有哪些范?(一)

文\陈斯妮

内容:你知道什么是志愿服务吗?为何许多人愿意参加没有工资和报酬的志愿服务?除了热血,志愿者还得拥有专业技能?志愿者组织也要有科学范儿吗?一个成熟的志愿组织,需要哪些法宝才能更好地发展?

                              开场

大家好!欢迎周六晚上收听赏雪台直播间,我是陈斯妮。感谢准时守候在电脑旁收听这个节目。前五期,赏雪台分别邀请了陈彦谨和傅慧杰两位老师分享了《从野狐岭看雪漠》以及《香巴文化传播》,讲得都很精彩。我们希望每一期的节目都是一顿文化大餐,希望能让听众满载而归,你的收听也是赏雪台前进的动力。如果在收听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可以通过文字框和我们交流。

在定这一期主题时,我其实有过犹豫,不怎么想再讲志愿服务了,因为类似的讲座在这两年的雪漠文化网和禅坛都有讲过,我担心大家听腻了这个主题,不想重复。我和古之草说能不能让我分享别的主题啊,她说还是讲这个。那听她的,当然因为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也让我对志愿服务更多一些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志愿服务的那些事。

有句话叫,没有深夜痛苦哭过的人不足以道人生,还有“没有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志愿服务看起来很美好,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做好志愿服务要付出许多努力,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晚上,我谈谈自己的志愿服务故事,和我看到的故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和香巴文化现状思考、比较、借鉴。

                          缘起

我的确和志愿服务有挺深的缘分,除了这两年也在做大手印文化志愿者,大学就开始参加学校志愿者服务部,因为工作的关系,接着从事志愿服务管理六年的时间了。上一期深圳读书会的主题有关工作,万军和我说,你真幸福啊,你的工作这么有意义,本身就是在做好事。

的确,在志愿服务中,我看到了很多好人,很多激励人心的好事,收获了很多正能量,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不是一般工作可以比拟的。但是,套用电影的一句台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有人性美好的一面,也会暴露出不美好的一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志愿者来来去去,虽无工资报酬、都是做好事的,但还是会因为内心的不俱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事实上,我自己很多毛病和习气,也是在工作和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现出来的,尤其是有压力的时候,不管压力来源自己或者是外界,当然有过烦恼、困惑、质疑。回头想想,其实这都是改正的契机,何时何处不都是修行。

我觉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不是管企业,而是管像志愿组织那样的社会组织。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有200多年时间,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系。而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国内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大众的认知、制度、系统各方面不是很完善。

这就是大环境的现状,这个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这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谈论外部的因素,只讲内部的,如何练好内功这个问题。

志愿组织的法宝

做了这么多年志愿服务管理,我的最大感叹是,把好事做好不容易。这个不是光凭热血、激情、责任,就可以做好的。还得有很多条件,众多因缘,才能共同成就一件好事。

从人的角度来说,有些人品德很好,才能不够,有些人才学不错,品德不行。套用一句体制内对干部的要求话来说,是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里我想同样适用。从团队的角度来说,有没有好的领头人,有没有骨干成员,有没有体系规范,有没有好的文化。这些都影响志愿组织能否从一颗小树苗长长成颗参天大树。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一棵诗意婆娑的大树,一棵令人仰止、挺拔在众人心目中的大树,怎么样才能长成呢?

看过《光明大手印》系列的读者可能知道,“奶格五金法”的圆满次第包含五大部分,有个形象的比喻是华严树。甚深奶格六法是树根,光明大手印是树干,三分支法是树枝等等。如果同样用树来打个比方,我觉得一个成熟的志愿者组织,规范是它的保护罩,人才是它的树根、组织是树干、体系是树枝、文化是花。

志愿服务,规范先行

这一期直播间的主题是,志愿服务要有哪些范?我觉得首先是要有规范。

为什么规范先行,而不是人才、组织、体系、文化?

在现实,在处理一些志愿服务矛盾纠纷时,经常会听见一种理直气壮的说法:“我是来做志愿服务的,没有工资,没有报酬,累的要死,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约束,不体谅我这么辛苦?”

听上去有没有道理?好像很有哦,尤其是刚听的时候。要是细细分析,联系许多事情,这和“我很穷,你必须得帮我”的道理逻辑有点像。这是像是道德绑架,从道德的制高点否定自己的错误,去批判别人。

首先,志愿服务是自愿加入和付出,没人绑着你来,第二,来了就得遵循相应的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什么要遵循规矩,我们不是都在追寻绝对自由吗?

追求绝对的自由和遵守规范并不违背。就像修行首先要守戒律一样,就像孙悟空带着紧箍咒才能取到真经一样。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我行我素很自在,在团队不自在。这种的自由可能是有条件的自由,不是绝对自由。“世事通明即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上一期的深圳读书会的讨论中谈到,工作是大修行,工作和钱一样,本身是中义词。不同的人、不同的心运用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当聊以糊口,工作是一份职业。当喜欢并持久做时,工作是一份事业。当心清净明白,工作是一份功德。

志愿服务也一样,可能是消遣、职业、事业、功德。关键在心,还有心体现出来的行为。从我的志愿实践经验来看,志愿者的表现和动机、心态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为了找资源的,如打发时间、交朋友、做生意,这种表现就会差一些;如果为了个人提升的,如学知识、长本领的,坚持志愿服务的时间又会长一些;如果是为了无私奉献、自身修行,表现出来就是没那么计较,心态会很好,快乐一些。

这些动机可能是多种的,相互交融,可能志愿者本身都没有察觉到,只是一心想着来做志愿服务。所以,在很多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加入之前,都要做一场新志愿者培训,不培训不上岗,不能参加志愿服务。培训的目的是什么?统一思想和认识,志愿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的,不只是约束,也是保护。

在志愿者日常投诉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主要有这几种情况:不正当的商业宣传、个人品德问题如男女关系,诋毁他人和团队,私自以组织名义做事等。正因为如此,志愿者规范里对这些做了明确的规定。可以看的出,每个志愿者团队都有自己的规矩,这是底线,最基本的戒律,是防风罩,保护团队不被邪风摧毁,保证大树能健康成长。

“香巴文化志愿者公约”(附后)是香巴文化志愿者要遵守的规范。2013年香巴文化论坛,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亦新宣读了《香巴文化论坛志愿者公约》,公约中提出了香巴文化论坛参与者及香巴文化志愿者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雪漠老师后来补充说,那规则不是强行附加在志愿者身上的,但是,你如果想要成为香巴文化志愿者,想要参加香巴文化论坛,就必须以公约上的内容为镜,时刻对照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必须保证香巴文化志愿者群体的纯净。

其实,“香巴文化志愿者公约”2011年就已经公布,还有一个关于“香巴文化志愿者公约”的对话(附后)。从对话中可以看到,自由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没有规矩的行为。不在团队,当然可以自由散漫,只要想进入某个团队,就必须遵守团队的一些规章制度。好的发心,必须还得有好的方式、好的水平、好的素质、好的结果。制订“香巴文化志愿者公约”的目的,不是为了不做事,而是为了更好地做事。

下面,我举一个现实中志愿组织实际的案例和大家一起探讨。某个志愿服务团队之前一直运转比较顺畅,今年爆发了很多问题,出现几个情况: 团队不团结,志愿者之间不和睦,小圈子盛行,互相攻击和诋毁,造成新志愿者不敢来参加服务;通过志愿者自己去通知志愿者上岗服务,靠个人感情凝聚一帮志愿者,好的时候像兄弟姐妹,借款留宿吃饭,坏的时候变仇人;服务指引和规范不明晰,志愿者培训不够,服务水平不统一,各有各的理解;没有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小矛盾不断积累,引发了大矛盾;组织给予团队过多的职责,后勤保障有待提高,指导监督也不够。

    这个案例后来的解决措施是这样的:受理志愿者投诉,与相关人员谈话,了解事实情况,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就事论事;召开骨干志愿者座谈会,征求志愿者意见,总结意见,改进现有的工作环境;明确志愿服务工作职责、服务规范,一视同仁,不要人情的小圈子;跟进新服务规范实施后的运行动态。

新志愿者培训有讲过应该遵循的准则,从现实来看,很多错误还是老志愿者犯的错。所以说人性除了第一次的唤醒之外,还需要不断的提醒。从这个案例可以认识到:人情不可靠,随时会变,因为人性本来是多变的;比人情可靠的是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之外,还要教育、信仰;最重要的是自心的修行。

    这也给我们两点相应的启发。首先,对于团队来说,要设置规范,香巴文化志愿者公约就是规范、戒律;还要让每一个参加志愿活动的人都要知悉这个公约,进行相应的培训;建立体系和系统,使志愿者不容易犯错,不敢犯错,要有提醒机制。

    其次,对于个人来说,新志愿者认真学习和践行这个公约,这是底线,不可触犯的高压线;老志愿者要温故而知新,新手开车1-2年事故最多,因为个人膨胀容易产生习惯性的忽视;做好吃苦的准备,团队工作是大修行。很舒服的修行不叫修行,修行得有受苦的准备,这个苦是因为自心的束缚,不满足外界环境后产生的。

前面讲了,规范是防风罩,人才是它的树根、团队是树干、体系是树枝、文化是花。150年前,近代思想家、启蒙家、教育家严复成为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人。我觉得“放眼看世界”这句话对于当下仍然非常受用。当打开胸怀,世界都是大手印文化传播的营养。所以,我们来听听几个故事。

(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