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重病之后应当注意什么?(上)

2013-07-13 05:38 来源:《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 作者:雪漠

雪漠:重病之后应当注意什么?(上)

病时可服药,精进更念佛。

痛苦甚剧时,切勿大惊怖。

病苦宿世业,今当了偿之。

衣服并诸物,当即施他人。

若是有上师,祈师说妙法。

更说以往善,令生大欢喜。

疾病包括两种:第一,能治好的病;第二,尽了人力之后仍然不能改变结果的病。对于这两种病,在佛教中都强调“放下”,放下才可以得到救度。过去好多高僧大德都得过病,放下的人可以痊愈,但如果放不下,疾病就会时刻左右他,干扰他,成为他修道的大碍。

有的人一听佛教提倡放下,就很反感,他们以为放下疾病就是不去看医生,任疾病自生自灭。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说放下疾病,是建议你在心态上不要过于在乎它,不要恐惧,不要猜测,不要担心,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疾病上面,因为这不但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情绪,加重病情的恶化,所以我们提倡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面对它。但是,在行为上,我们不能拒绝医院,尤其在疾病有治愈可能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如果这个病很难治好,那么自己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第一,接受它;第二,面对它;第三,放下它。

当我们竭尽全力仍然不能改变命运中的许多东西之时,就应该全盘地接受它。接受它的时候需要明白,自己并不是在无缘无故地承受着命运中的一些不公平,而是在承担着一些过往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比如,如果你长期吸烟、日夜颠倒、饮食不当,就可能会患上恶性肿瘤;如果你不注意休息,长期过度疲劳,就可能会患上严重的心脏疾病等等。对于行为的后果,佛教还有另一种说法。例如,达摩祖师的修行法门中,最重要的就是“报冤行”。“报冤行”的意思是,认为自己所承受的一切东西都是宿世的债务,现在只是在偿还它。当你用这种心态面对命运中的坎坷时,就不会去埋怨,对一切都能全然接受,毫不怨天尤人。有的人或许未必认同这种态度,他们觉得自己既然遭遇了厄运或者挫折,就有权沮丧、埋怨、愤怒,有权不去忍气吞声。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对事情又能产生什么正面的帮助呢?它无非是让自己纠缠在一种消极情绪当中,一天又一天地浪费着宝贵的生命时光而已。

在我的小说《大漠祭》中,老顺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全然接受的态度,他说:“老天能给,老子就能受。”意思是,老天能给是老天的能耐,老子能受是老子的尊严。西部农民就是这样,他们凭借着这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坦然地面对一切苦难,坦然地走过了生命中的许多风风雨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们比许多动不动就怨天尤人的人要高贵得多。

只有坦然接受命运中的一切苦难——包括难以摆脱的命难——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放下它。你必须明白,无论放下,还是放不下,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如果你已经尽力却仍然不能改变什么的话,剩下的事情就只能随缘了。与其唉声叹气、战战兢兢地度过余生,不如坦然快乐地做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毕竟,无论迟早,死亡都是每个人的归宿。这世上,最可怕的,并不是肉体的死亡,而是心灵的愚痴。

所以,不要回避死亡,不要回避疾病,不要屏蔽自己。首先要接受它,接纳这样的事实,并且面对它,然后放下。

除了自己要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可能降临的死亡之外,你最该做的,就是嘱咐自己的家人,告诉他们在你临终时要注意哪些事情,要非常清晰地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要怕过早地交待这些会不吉祥,更不要怕这个消息会给家人带来什么刺激,不要有这些多余的想法。你必须告诉他们那个即将到来的事实。因为,即便你一直都不说,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的,他们迟早要面对那结果。而且,假如你不及时把事情交待清楚的话,一旦死亡突然来临,就什么都来不及说了。

反之也是一样。亲人同样应该把一些正确的信息,比如疾病可能产生的结果、死亡的种种注意事项等等,告诉病人。在死亡面前,一切屏蔽和欺骗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它们很可能会造成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与伤害。例如,有些人总在屏蔽一些东西,自己不愿意面对即将发生在亲人身上的死亡,也不想让病人知道,他们总是抱有一种毫无依据的幻想,希望奇迹会出现,希望死亡不会发生。他们往往在犹豫不决中,错过了说真话的机会,也错过了劝善家人的最后机会。

要知道,生命是无常的,每个人都不能确定自己下一秒一定还活着,何况那些已经接到噩耗的人?生命经不起犹豫,生命经不起幻想。当你回避现实,用幻想的毒药来麻醉痛苦的心灵、遮住清醒的眼睛之时,或许说话、做事的最佳时机就过去了。

(续)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