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因行走而燃烧——第六届香巴文化论坛志愿者分享
2015年是香巴文化志愿者活动非常踊跃的一年,各地的香巴文化志愿者都自发地、无私地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正如志愿者们所说,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在无私的奉献中改变了自己,升华了人格。为了感谢本年度优秀志愿者的自发贡献,第六届香巴文化论坛专门留出了两个晚上,让他们在这个跨界交流的大舞台上,展示一年来自己的收获和改变。
余泽雄:文化的力量创造奇迹
湛江相对偏僻,人文氛围不强,雪漠作品的读者也不多,能在这里圆满举办雪漠专题文化讲座,完全靠雪漠作品承载的大善文化、人文关怀和超越精神的力量,以及香巴文化志愿者的发心、行为和方法。另外,雪漠湛江文化之行也得到了主办方的重视和主流媒体的支持,这是活动圆满成功不可或缺的关键。而本次活动所传播的清凉文化,也被更多的湛江读者所接受,无论是这块土地,还是志愿者本身,都非常受益。而在这过程中,收获最大的,还是志愿者本身。因为,我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履行了自己作为文化志愿者的义务,也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意义,能为弘扬香巴文化做出贡献,也让我们深感自豪。而且,我们净化了心灵、锻炼了才能,也提升了人格,这是最令我们开心的事情。
兰丽君:有那么多优秀的人让我学习
2013年第一次参加香巴论坛,当时我获得了一个团体志愿者奖。回首这两年,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转变。第一个变化,就是我开始读书了。我很羡慕在座的很多同修,他们读雪漠老师的书读了很多遍,我也要求自己,要尽快读完雪漠老师的书。幸好,现在我已经读完了四本“光明大手印”书,读完了“灵魂三部曲”《野狐岭》和《一个人的西部》。现在,我正在读“大漠三部曲”。正如雪漠老师所说,读书让我们明白了活着的意义,找到了活着的价值。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很少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每天忙于世间的事务,我越忙越不开心。现在,通过读好书,我的生命本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心灵在升华,我的人格也不断在完善。第二个变化,就是我开始收藏书。这次来参加论坛,我有幸收藏了雪漠老师读过的很多书,还收藏了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全套书。苏晓霞师兄也收藏了很多雪漠老师读过的书,看到她的藏书,我很随喜。苏晓霞愿大力大,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我一直在向她学习。第三个变化,是我连续参加了两期创意写作班,马上又要参加第三期写作班了,这段时间,我试着写了几篇文章,感觉还不错,原来写作并没有多难。更重要的是,借助创意写作,我打开了文学宝库,开始阅读东西方的文学经典,准备扎好文化之根。
陶庆霞:在做事中成就自己,在做事中享受生命
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是活泼泼的东西,它不是由器物来承载的,而是由人来承载的。所以,我觉得香巴文化真正的产品是人。在做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家的笑脸,还有从每个人身上学到的东西。
刘一凡:在默契的坚守中携手共进
广州的活动不是一天完成的,它用了五年多的时间来积淀。在积淀的过程中,读书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志愿者的摇篮。不过,读书会最重要的,不是来了多少人,开了多少次,而是自己。因为,在举办读书会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对信仰的坚守,这是我最难忘的记忆。而我最珍惜的,是在读书会中一起成长、一起做事的志愿者朋友。所以,一定要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志愿者有信心,对时间有耐心。2016年,让我们携手共进。
董艳梅:在沙漠里创造绿洲
看到这么多朋友在学习和传播香巴文化,作为雪漠老师的老乡,我很感动,这也是我做事的动力。前几天,我问武威的几个朋友来不来,他们说太忙,来不了,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来。因为,雪漠老师是凉州这块土地孕育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也始终扎根于西部大地,他为挖掘和弘扬西部文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为家乡能出这样一个作家,感到无比自豪。
记得,知道雪漠老师是在2004年,当时我看到了一份《大手印》报,那时没有这么多志愿者,只有雪漠老师一家人在做事。他们自己撰稿、排版、印刷、将四五千份报纸邮寄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正是因为雪漠老师一家人的辛勤耕耘,才使更多的人有机缘接触到这种文化,也正是因为雪漠老师利众的人格魅力,才有这么多志愿者在弘扬传统文化。在雪漠老师的家乡,我们设了雪漠作品专柜,就是想把这份智慧传递给更多的家乡父老,让他们也能获得一份清凉,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积累福报。
陈尚琪:做自己适合的事
每个志愿者的性格、环境、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做事也不用千篇一律,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做事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利众的大胸怀、大心愿、大境界,以及香巴文化中的超越智慧,同时要有具体的行为。这三点,是做一切事的基础。
傅慧杰:成大事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
做活动必须有团队,单靠我一个人,是做不了一场活动的。所以,活动得到各方好评时,荣誉也归于整个团队,而不是我个人。
要筹划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定位、筹划、实施三部曲。而做活动除了传播文化之外,也是为了内观、修身、修心。活动做得不完美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迈开脚步,想得多不如动手做,做完了,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也知道团队里哪些人是真心付出的,他们的强项弱项是什么。假如这次没摆好他们的位置,一起做过事,了解了,下次活动就知道应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了。所以,要大胆做,不怕错。
葛万军:在做事中熏修心灵
虽然我在这里分享的是传播,但我很少有传播的概念,我只是觉得,有好的内容就想跟别人分享。而且,这个分享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熏染。记得一个成就者说过:“在檀香树旁边的枯树,也会有檀香的味道。”城市生活物欲横流,一不小心,就会被欲望和流行观点带走,每天闲暇时,打开手机感受香巴文化的清凉之风,自己也能保持警觉。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另外,大家既然都被手机控了,不如就利用这种“控”,更加方便地、随时随地地与大家分享文化,这也很好。所以,我觉得每天习惯性地看文章、转发、分享,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雪师说过,“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谴责恶,不如宣扬善”,那我们就跟随雪师的脚步,将自己化为正能量的载体,清凉与我们相遇的每一个人。
陈建新:打造微信上的灵魂栖息地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能在多媒体多样化传播中固守文学与深度阅读的阵地很不容易,不过,这种行为看似服务别人,最后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所以,每个人的行为不管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诠释的都是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的标签永远都是自己贴给自己的,你做了什么事,走过什么路,说过什么话,如何待人,都是在给自己“盖棺定论”。
“如学传媒”做到今天,每天坚持做高品质的阅读盛筵,这是对读者的责任,也是对文化的责任,既然迈出最初的那一步,虽没有做到最好,但只求做得更好,这或许也成了我对自己的责任与要求。只希望,文学与阅读能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也希望“如学传媒”能谱写给人以精神依怙的人文篇章。
陈亦新:改变自己能把握的当下
跟大家交流时,我曾提到过一本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书,我一直在推荐这部书。它的内容不复杂,道理很简单,故事也很简单,从初中到现在,我看过很多遍了,但每次看,它都能带给我一些启发。在美国的某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自己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孩子。因为,我从中国跑到万里之外的美国,却发现那里虽然很好,但真正的宝藏,还是在家乡,在我一直生活的这块土地上。当时,我跟雪漠老师就做了一个决定,我们一定要扎根中国大地,更要扎根在我现在脚踩的地方,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能抓得住的、能成就我们的地方。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改变是什么呢?就是在生活中改变自己。我们这次的论坛,叫“人生梦想与文学启蒙”,无论是文学也罢,信仰也罢,归根结底,还是要作用于生活、改变生活、改变当下、改变行为、改变工作状态、改变心情的。很多人都说,自己找不到信仰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其实,文学和艺术——尤其是文学——就是沟通信仰和生活的非常好的桥梁,它能帮助你到达你一直期待的彼岸。所以,对人生的任何思考、任何想法,都要落实在当下,一定要改变当下。(古之草、陈思)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