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谈《文学•社会•人生——当前中国文学的几个热点问题》(一)
——第五届香巴文化论坛著名评论家雷达专题讲座
12月14日上午九点,第五届香巴文化论坛特邀请著名评论家雷达老师做主题讲座,题目为:《文学•社会•人生——当前中国文学的几个热点问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新疆、甘肃、山东、陕西等全国各地的读者、文化志愿者们上百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安排有序,气氛非常热烈、祥和。
在雷达老师的专题讲座之前,雪漠文化网开展了“每月一本书,阅读更分享”活动,12月份则重点推荐了雷达老师最新出版的《重新发现文学》《皋兰夜语》两部作品。在讲座现场,很多读者和志愿者们对主讲嘉宾雷达老师及其作品非常熟悉,这令雷达老师颇感意外。在现场休息时,雷达老师不顾多日以来的劳累奔波,为现场的很多读者签名留念。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傅慧杰简单介绍了雷达老师和雪漠老师十四年来深厚的“师生情”,令现场观众非常感动。2000年10月,《大漠祭》刚出版之际,雪漠老师还在凉州的一所小学里当小学老师,与当时的雷达老师素不相识,且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岁,但雷达老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读到《大漠祭》之后,便慧眼识珍珠,发现了雪漠老师,随即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小说评论》等大型刊物上著文多篇,不遗余力地推荐宣传《大漠祭》,在国内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年,《大漠祭》入围茅盾文学奖,但仅差一票未获得此奖项。每当雪漠老师谈及这段往事时,总是感慨到,雷达老师是他文学上的恩师和贵人,直接改变了他的文学命运。所以,在以后的人生中,自雪漠老师真正明白之后,他总是以自己独有的那双“慧眼”,在茫茫人海中发现“好种子”,投入生命,着力培养,很多人也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两人之间的这段“师生情”,一时传为佳话,感动了很多人。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滋养着后来人的灵魂和心灵。
讲座开始时,雷达老师首先针对目前中国文学所热议的几个焦点问题做了如下归纳:
一、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问题;
二、 阅读文化的剧变与文学的出路;
三、 视觉文化对文学的冲击和改写;
四、 文学和新闻之间纠缠;
五、 乡土文学面临的终结问题和怎么开拓新的空间的问题;
六、 非虚构和报告文学的名实之争,具体怎么界定和划分的问题。
雷达老师说,不解决这些问题而谈文学就是空谈。这些问题,不是作为文艺学范围内的定义而出现的,而是活生生的创作问题,是我们今天直接要面对的问题。
关于读书的问题
当雷达老师得知本届文化论坛的主题是“读书铸就信仰,文化照亮人生”时,他非常高兴。他说,在目前,读书已经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因为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多媒体的高度发展,电子书、电子阅读的出现,对传统意义上的纸书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人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而成了普遍存在的“多机族”、“低头族”、“拇指族”。这种现象,是全球各个国家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针对习总书记讲话中谈到的“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时,雷达老师说,这句话很朴素,但是含义很深刻。一个作家靠什么说话?靠作品。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很多作家却是有数量没质量,有高原没高峰。大部分作品比较平庸,还处于“丘陵”地带,没有形成真正的“青藏高原”、“西北高原”。
今年,习总书记三次在不同场合下公开了自己的读书名单,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讲座,雷达老师一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说,习主席读书很多,尤其爱读文学类书籍,其中以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为主,他最喜欢托尔斯泰,文学修养很高。
现在是电子读物和纸质作品共存的时代,但是这两种阅读方式,其读书的深浅是不同的。相较于匈牙利、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我国国民的读书量很低,阅读很是贫乏,而且是那种平面的、直观的、碎片式的浅阅读,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消遣式的阅读。这种阅读,正如雷达老师说的,将我们变成了思想的“懒汉”,不会进行“困难阅读”、“慢阅读”和“深阅读”。手机的普及,让很多人的阅读从书本转移到了电子阅读,虽然携带极其方便,随处都可以阅读,但是另一方面,在各种信息的“轰炸”下,使得很多人的阅读被“绑架”了,被“控”了,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阅读。雷达老师说,我们需要关机阅读,要与现代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静静地读读书,让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汲取书中的营养,升华自己的灵魂,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的历史决定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阅读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民族精神的高强。(古之草)
(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