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哈尼人作为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民族,她的根是梯田,梯田的根是水,水的根是树。
树:水的另一种流动形式
文\莫独
阿倮欧滨的12股水
是哈尼人活命的水
阿倮欧滨的12股水
养活了70代的祖先
阿倮欧滨的12股水
养大了700代的后人
——《都玛简收》
生活在绿春县城多娘阿倮梁子上的人,祖祖辈辈喝的是阿倮欧滨的水,用的是阿倮欧滨的水。阿倮欧滨茂密的原始林源,像一座庞大的绿色水库,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生命之水。
一棵树,就是大自然最典型的象征。
一棵树,亦是生命最本真的符号。
哈尼人甚至这样认为,树,是水存在的另一种特殊形式。
看到了树的身影,就看到了水的身影;听到了树晃动的声音,就听到了水流淌的声音。
当哈尼人在万事万物中寻找诸神的形象代表时,树,毫无疑问地成了首选,并一直伫立在哈尼人膜拜的心中。而敬奉自然,热爱森林,哈尼人也不会是天生就懂的,这是与大自然长期的相处相交中,甚至在无情的争斗中,逐渐有了认识、清醒、接受,乃至屈服,最终自觉自愿地跪拜在大自然的脚下,跪拜在树的脚下。
这是一个民族的觉醒与选择!
在哈尼族的多部史诗里反复提到过,阿倮欧滨的清泉,从这里分成12支水流,分向四面八方,分向这个世界上哈尼人生活的任何地方。这里的“12”,只是虚指,它代表了范围的广阔,甚至无限。而这个事件,则指明并强调了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山地,是哈尼人的一条根,一股生命的源头。实际上,今天想真正感受哈尼这个民族,了解哈尼民族根本的文化,或者说,至今还能较完整地保存哈尼族生活体系,较坚固地守住了哈尼族本根文化的,已经惟有素有“哈尼山乡”之称的绿春了。历史是有根据的。哈尼族代代传承的口碑文化,把一座山、一片林、一股水摆在一个民族生命的高度,灵魂的高度,不会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举措。
同样,选择阿倮欧滨,也绝不是偶然的。
除了人畜的生命所需,水对哈尼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梯田水稻生产。
哈尼人作为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民族,她的根是梯田,梯田的根是水,水的根是树。
归根及底,树,是水的另一种流动形式。
那一片片的树林,自不别说,是哈尼族心目中一座座的水库、池塘、湖泊;那莽莽的原始森林,在哈尼人的心里,无疑就是碧水滔滔的汪洋大海。这些特殊形式的水,一坡坡、一山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漫山遍野地“流淌”……
哈尼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民族,其耕作的主要方式,就是栽种水稻,经营梯田。水,是哈尼梯田稻谷生产的惟一保证;水,完全可以说是哈尼农业大系的命脉。
重要而特定的稻作生产,让哈尼人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和依赖,从而产生了对树的情感和依赖。
一股水,从远古淌来,至今流淌在阿倮欧滨山上。
这是一股生命的血脉,穿越民族千年的血缘,至今,依然流淌在哈尼人沸腾的胸怀里。
无疑,哈尼族是真正的大山的民族,以山为家,以树为亲;同时,哈尼族也是名副其实的水的民族,假如离开了水,哈尼族的历史和文化都将得重写。
一座阿倮欧滨大山,哈尼人祖祖辈辈虔诚地匍匐在她的脚下,这是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说具体一点,其实就是匍匐在树和水的脚下。这是哈尼族千百年的认知和积淀,是历经无穷的生命体验后对生命的最终体会和尊崇。对阿倮欧滨的膜拜和祭祀,只是把它更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深入到每一个绿春哈尼人的日常行为之中,乃至骨髓里。
阿倮欧滨神林,就是一座迷人的大海,一片汪洋。
有林,才会有水,才能保得住水,这是谁都懂的道理。在哈尼人居住的大山里,这个道理尤其直接、实用。假如没有满山遍野的树林护住环境,守住绿色,哈尼梯田一年四季需要供水的企求将成为空谈;反之,随便一场雨水,就能把挂在大山陡坡上的哈尼山寨轻而易举就冲进山脚底的河水里,彻底毁灭哈尼人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本质。
接受并热爱自然,是哈尼族对生命最直接、最真实的尊重。而这样的尊重,最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在对树的敬重上。
树,是哈尼人的一幅封面,也是哈尼人最深邃的精髓所在。
命运决定哈尼族要大写特写“树”这套系列丛书,而绿春多娘阿倮欧滨,是书写得最直接、最生动、最详细、最浓墨重彩的一部。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