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关》中“小人物”的生存之痛
每个时代因其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这些阶级和阶层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产生或消亡,如同流星一瞬。而小人物阶层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音符,沉淀在时代和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最让人无言以对和无可奈何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小人物,比如那些因物质或精神失去支撑而沦落街头的乞丐、因无一技之长或不懂为人处世之道而无法拥有更好生活的小职员、因疾病引发的歧视而不能融入社会的隐性群体等。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们来说,他们因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而看上去无足轻重或无甚价值,通常被认定为社会中的小人物群体。
在雪漠的《白虎关》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生活在边远大漠深处的人们,他们远离我们的生活,处于落后的农业文明中,是一群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然而在这个西北小小的村庄里,他们的地位又是不平等的。收入决定地位,因此贫穷的老顺一家和周围的村民们就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故事中的小人物。这些时代以土地为生的村民淳朴又愚昧、心存善念又利欲熏心。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大多数人收入微薄、知识匮乏、信仰缺失,更没有什么领袖来引领进步。在这种情况下,金钱成为影响人们命运沉浮的主导因素,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因此被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下面,我就以花球媳妇和王秃子为例,来试图解读《白虎关》中的小人物形象。
一、 注定的悲剧命运
花球媳妇并不是一个贯穿小说始末的角色,在《白虎关》中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她的每次出现都紧跟着花球与兰兰的偷情,仿佛只是为了配合故事的叙述而出现。花球媳妇当年因为被花球强奸后怀了娃没法子才嫁给花球。她在看到花球和兰兰在大沙河边偷情后以跪相逼,逼兰兰发誓再也不和花球做苟且之事。她在听说花球和兰兰在金刚亥母洞偷情后,又是以死相逼,自杀场面甚为惨烈。自杀未遂后,一直阴魂不散地徘徊在老顺家周围……这是一个小人物角色,她符合小人物的定义:对于村庄来说无足轻重,没有价值可言;作为女人的她更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认为,要分析花球媳妇的悲剧命运,首先应该从花球入手。在作品中,我们看到花球是一个头脑灵活、爱耍滑头、不安于现状、胆小怕死、乱搞男女关系的人。花球媳妇的悲剧起因正是在她做姑娘时被花球糟蹋被逼无奈结了婚,她失去了尊严,开始了和一个伤害自己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对于花球,她始终是充满了恐惧的,不敢爱更无力恨。进而在婚姻生活中,花球的情感和生活的不安分给予她心绪的极度跌宕起伏,终日生活在惶恐和不安中。花球和兰兰两小无猜的感情早就是村里公开的秘密,更不用说他和其他女人的风流韵事了,花球媳妇在村子里始终是抬不起头的,是受人耻笑的。这样的分析是合理的。
除此之外,我们试想,倘若花球没有强奸“古浪丫头”,花球媳妇的命运会怎样呢?她也许会遇上一个或憨厚或怯懦或粗暴的男人,遇上一个自私厉害的婆婆。在婚姻生活中,逐渐忘记了少女时代的梦想,逐渐失去了含蓄、羞涩和细腻,失去了自我,经历生活的打磨,变的和村里女人一样的粗枝大叶,成为婆姨,成为“做饭机器,生育机器,干活机器”。这样一来,我们又看到了另一个悲剧。总结以上两点来说,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在落后山村的女人“是很难摆脱命运的梦靥的”。
王秃子是作品中很出彩的一个角色,我认为,作者借一个小人物以一种极端的手法深刻的反映了当下钱权关系,不能不说是一个亮点。王秃子的悲剧命运一开始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可以归为两点:首先,王秃子穷。因为穷,“窝囊几十年了,谁也瞧不起他,加上超计划生育,乡干部时不时就去他家抢粮”。女人有病,又拖着几个娃,生活更是贫苦。其次,王秃子自尊心极强。这一点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村子里秃顶的有很多,但唯有他一顶破帽子捂了不知多少年了。并且有他在场时,谁也不许说和“秃”有关的话。但因为穷而引发的地位低下,王秃子的尊严是自己无力维护的。在村子里,除了被埋井下而引起的一小阵骚动,除了交不上计划生育罚款和水费时王秃子女人的嚎叫声,除了在“打七”时的中途退出,除了大头黄豆被偷时的“顶缸”,谁也不会去想到王秃子这个让人感觉“阴阴的”小人物。
如果说王秃子的悲剧命运一半归咎于他的穷,归咎于自己的不奋斗不努力,那么在他的命运中,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另一股与他为敌的强大力量——政府权力——这才是王秃子悲剧结局的主要诱因。试想,倘若没有腐败从中作梗,没有村干部巧立名目的收费,王秃子也许会一直穷到死,但穷也有穷的活法。而在王秃子的生活中,除了想方设法筹钱给女人治病和生男娃之外,交罚款和水费成为另一个不断为之奔波的主题。在与政府抢粮队伍不断周旋的过程中,他的愤怒渐渐积压,到“顶缸”被逮时,在被放出后达到了高潮。比起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崩溃才是造成王秃子悲剧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更加悲剧的是,他到死也没有干掉自己的真正“仇家”,而是杀掉了大头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这一选择意味着作为普通大众甚至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没有途径去改变自己的悲剧命运,更没有力量也没有胆量去推翻这种长久稳固的统治。
二、小人物的反抗精神
小说中有句话说得好,“命是旋转的磨盘。女人只是磨盘上的蚂蚁,都得认命。谁想打碎既定的程序,就得付出粉身碎骨的代价。”这句话清晰地诠释了花球媳妇对命运的反抗方式——以命相抵。在看到花球和兰兰夜里在大沙河边的约会后,花球媳妇主动找了兰兰,以下跪的方式逼兰兰以爹妈起誓,不再和花球好了。在这里,花球媳妇和兰兰说话时是“一脸阴郁,愁眉苦脸”的,“那眼,是口干涸的井,或是一块戈壁,……”,女人始终“木然了脸”,“木木的”,最后兰兰起誓后,女人“惨然笑了”,“梦游似的走了。”这第一次反抗,花球媳妇是认定兰兰不能不顾爹妈生死,定不能再和花球好了。这最后一句话“我再见你们好了,就吊死在你们的庄门上。”为第二次的反抗埋下了伏笔。
在听说了兰兰和花球在金刚亥母洞“鬼混”后,再也没有多余的对话。“她披头散发,一脸血污,拽着一路哭声,到了庄门上,也不管有人没人,先褪下裤子,撒了泡尿……”,之后取根绳子,要把自己吊死在树上。被老顺救下后,“冷不防从怀里掏出螺丝刀,插进自家喉咙。”又乱搅一气,送到医院折腾了几天,变成了歪脖子女人。从此以后就整日游荡在老顺家周围,阴阴的望老顺家庄门。这样的歪脖子女人,游荡在村庄,游荡在街头巷尾,变成了兰兰的伤疤,让兰兰在娘家抬不起头也活不下去了。她的目的以悲壮的方式达到了。
王秃子更为极端,他的生命伴随着反抗而终结。雪漠在王秃子杀人这一章节用了一种波折、递进的节奏,使读者的思维产生了跳跃性,一会看到王秃子磨刀霍霍,又一时半会没了杀人的动静。在他从派出所出来后,大家虽然看到了他的行为举止的不正常,但都觉得他的这些不正常是正常的,谁能从派出所出来后还和个正常人似的?谁都不认为他真的会去杀人,更没人想到他会去杀大头女人和孩子。而伴随事件的发生,秃子最后也自杀了,他没有死于别人手中,也许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吧。
去杀大头女人和孩子,是一个常思维人所不能理解的。但从王秃子本人的角度,在搜查赃物的过程中,他被逮到藏有“金豆角”后,会兰子说他“……怪不得他养不下娃子,断后焦尾巴。这号人,天不绝他,才是怪事。”王秃子立马“挤出话来”,说“老子除非死在狱里,出来,老子这老羊皮,换你几张羔子皮。”王秃子自尊心极重,生不出男娃一直是他的心头之大痛,也许他的穷,他妻子的病都来自于此,这一心病长期被压抑得不到发泄,就像他的秃头一样是不允许当众被提到的,会兰子逞一时之快,王秃子就直奔会兰子和大头孩子去了,其他的他杀不到、没力杀、也没胆杀。
三、承载的社会意义——日子为何越过越难
(一)如何进行反抗?
在贫富差距悬殊的今天,随着媒体透明度提高,我们越来越能清楚地看到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反抗意识的觉醒。比如以唐福珍为代表的,伴随政府加大征地力度而出现的的钉子户暴力抵抗拆迁事件愈演愈烈,比如以伴随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出现的石首群体暴力事件,比如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打假斗士”,揪出了学术腐败、医疗腐败等各种耸人听闻的腐败案件。反抗意识的觉醒意味着“自我”的觉醒,意味着对自我的肯定和尊重,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看到一个又一个反抗的斗士倒下后,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反抗才是正确的反抗,这种以命抗争的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总是伴随新生阶级对旧的统治阶级的反抗而不断演进的,在这一道路上,诞生了许许多多伟大的灵魂,这些颇具抗争精神的灵魂,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前仆后继。“圣雄”这一称谓来自印度的国父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他带领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终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样的民族英雄在上世纪非殖民化的浪潮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涌现;甘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非暴力反抗信念——“精神的力量”、“追求真理”。当然,我们也不能以“非暴力反抗”的进步性抹煞一定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但我认为,维护正当权利的反抗是可以有的,但采用暴力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二)中国女性的“悲剧地位”
如果说花球媳妇的悲剧命运是花球造成的,那么推延开来,村里女人的悲剧命运大多是由她们的男人造成的,现实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是男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以生殖崇拜为图腾的母系社会逐渐被靠力量和竞争维系的父系社会取代。在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封闭式的农业经济产生了严格的宗法政治,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成为宗法关系的基础。进而产生了孔子的“三纲五常”以及专门针对女子的“三从四德”思想,女性的价值逐渐被男性和社会甚至女性本身忽略,而逐渐沦落为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
女性主义思想伴随女权运动的开展而传播开来,“女权运动者的初衷是:自然、法律和造物者对人都是公平的,无论是男还是女。”而中国的女权主义更强调男女平等。但女性似乎始终无法摆脱男性附属品的命运。的确,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封建的重男轻女思想:兰兰的女儿被白福冻死在沙漠里,想要儿子的理想让王秃子一家本已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猛子妈对莹儿的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莹儿生了男孩,延续了老顺家的血脉。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前几日有专家预测3年后我国年均约120万男性打光棍,这不正是封建传统文化中的重男轻女思想的鲜明体现吗?
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男女平等了,歧视现象只会出现的封建落后的地区。但我认为,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性别歧视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在工作中,因为女性有生养后代的职责,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把女性拒之门外。另外,由于生理原因,在从事一些条件恶劣的工作时,女性要经受比男性更大的痛苦。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女性饱受男上司的“骚扰”,在精神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歧视正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女为悦己者容”审美文化,比如“剩女”……我们的社会,真的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吗?
(三)为何日子越过越难
在白虎关的城市化进程中,以双福为代表的商人们的腰包都鼓了起来,以大头为代表的村干部们也搜括了大量的民财民粮。但作为农村主体的普通农民来说,不但没有腰包鼓,反而生活得比以前更加疲于拼命了。月儿作为第一批进城的女人以失败还乡告终,但还有千千万万的月儿会走进城去,;猛子拿着辛苦筹来的钱开了窝子,但究竟是否能赚回本钱还是一个未知数,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疯狂的开采,能挖出大量金子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倘若窝子挖不出金子或是挖出的金子抵不了成本,抑或月儿的病拖垮了猛子,那猛子的命运又将如何?
在今天,与“三农”有关的政策连续十二年被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但农民的日子究竟怎样,为什么除了“全国百强县”作为领头羊,还有许多农民至今生活在温饱线以下?为什么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进城,选择远离土地而重新开始一种对于他们完全陌生的生活?农民都进城了,我们的粮食储备还够吗,是谁还留在农村耕种中国的田地?为什么作为非物质遗产的皮影和秦腔等乡村文化渐渐消失,而我们无能为力?
暂且不说双福发财是投机使然,我们单看以大头为代表的乡村干部。在我看来,村干部是道坎,是衔接上下的关键点。一般来说,不少村干部是“花钱上去”,不是真正按村民自愿选举上去的,贪污、腐败、强势在上任后接踵而来。即便是民选的,在当官后不为“前途”、不为“钱途”,不为亲朋好友奔波的屈指可数。因此,村干部的腐败是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另外,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增多,留守村子的大多是写老弱妇孺,在其中,掌握土地耕种知识的可能不到二分之一,“这些农民耕种着18亿亩土地,养活13亿人口。”如果这些会种地的老农民死光了,青年进城了,谁来耕种粮食?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城市披上了光彩的外衣,城市的蓬勃发展和农村的贫穷和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毁灭了。乡村的文化特色是城市文化无可代替的,城里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的小桥流水,向往宁静和祥和和村风,向往朴实无华的张家长李家短。精神的传承很重要,但没有物质的“脱贫”,如何让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流淌在农民们的心里?更别说担负起传承的力量了。
花球媳妇和王秃子,作为《白虎关》中的小人物形象出现,算不上精致,甚至还有些浮光掠影。他们非但不是淳朴民风的代表,甚至还有着复仇者的斗士意识。但正是由于作者对这些迥然不同的小人物的刻画,深刻的揭示出当代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人永远活着,活在彼时彼刻,也活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