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香巴文化 >> 学术研讨 >> 正文

惠能的“三科”“三十六对”思想研究(1)

2012-12-11 13:33 来源:《佛学研究》 作者:孙亦平 浏览:58639554

 

惠能的“三科”“三十六对”思想研究(1

 

作者:孙亦平

 

    内容提要:《坛经》的解脱思想中,“三科法门”和“三十六对”的理论很有特点。在这个理论中,“三科”是牵引“三十六对”的先导,有了“三科”的思想,才能悟得“三十六对”,把握出离二法的禅法本质。“三十六对”解释了世界万法的本质,正由于有了事物的差别与对立,才有了纷繁万象的大千世界。惠能教人要以“三科”的分类来知解万物,再用“三十六对”来悟得万物的自性,从而获得涅槃解脱之道。在中外学者中,曾对“三科”“三十六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不是惠能的思想,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惠能的这个思想对禅门弟子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里面无疑包含了“出入即离两边”的辩证思维。

 

    六祖惠能以般若实相说改造了佛性论,把佛性、真心统一于人们念念无住的当下之心,以人们的自心自性为成佛的根据,把主体完全从内外束缚中摆脱出来以及精神上的彻底逍遥自在作为解脱成佛道的境界,这就决定了他在如何解脱成佛、解脱的途径与方法、解脱的步骤与阶次等许多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佛教相异的思想与主张。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坛经》中。值得注意的是,惠能在《坛经》中提出的“三科法门”、“三十六对”的思想,特别蕴含着“出没即离两边”的辩证思维,而人们在分析研究惠能禅学思想时却往往对此关注不够。实际上,“三科”、“三十六对”所包含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在客观上大大提高了惠能禅法的理论思维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三科”、“三十六对”的分析,以揭示惠能辩证法思想所独具的特点。

 

 

    惠能以强调顿悟成佛论而著称,他的顿悟成佛论把众生与佛的不同归之于自性的迷悟,而迷悟就在众生当下的一念心中,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也就是说,众生的每一心念皆可顿悟自性,位登佛地。因此,惠能反对一切形式化的修习。他说:“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①抛弃一切形式化的修习,那如何在平常的行、住、坐、卧之中达到解脱呢?惠能提出了在一切时中“出入即离两边”的方法作为修行观的根本指导,以帮助人们破除执著,以引导学人由此而打开慧眼,超越分别,顿悟成佛!

 

    为了帮助学人理解其中的真谛,惠能在去世前,专门召唤门人法海等“十大弟子”前来,具体讲解了如何“出没即离两边”以破执著:

 

    汝等拾弟子近前,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汝各为一方头,吾教汝说法,不失本宗。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于性相。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法对,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这里,惠能“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来说明“出没即离两边”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本宗教法的根本,认为只有坚持“二法尽除”的中道,才能真正把握宇宙人生的本质而达到自性的觉悟。同时要求他的门徒在今后接引弟子时要如此说法以“不失本宗”。

 

    惠能所说的“三科法门”,指阴、界、入。这是佛教为教化众生而立的科目,要求人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自我与自我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帮助人们破除“我执”,以了悟“无我”之理。《俱舍论》卷一说:“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传说有情愚有三种,或愚心所总执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谓利、中、钝。乐亦三种,谓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世尊为说蕴、处、界三。”③

 

    阴,后也译作“蕴”,积聚、类别的意思。惠能说:“阴,是五阴。……何名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是”。这是佛教的通义。五阴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色阴:相当于物质现象,它包括地、水、火、风“四大”和由四大所组成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五境”(与五根相对应的五种感觉对象:色声香味触)。受阴:即感受,指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感受,一般分为“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想阴:相当于知觉或表象,也属于精神方面的作用。人们通过对外境的接触而取青黄、长短、大小、男女、善恶等种种相,并形成种种名言概念,即为想蕴。行阴:相当于意志和行动,泛指一切身心活动。识阴:识有“了别”的意思,识阴即指意识或认识作用。五阴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含义。狭义是现实之人的代称,广义则是指一切物质世界(色)与精神世界(受想行识)的总和,是佛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对五阴的解释,是佛教各派确立自己思想体系的重要依据,也成为惠能禅的重要内容。因为惠能禅是围绕着人的解脱而展开的,这样,对人与人所面对的世界就不能不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解释,惠能要人念念不起执著之心,因而三科法门以阴为第一法,为的是说明万法都是诸阴和合的产物,没有不变的实体和自性,没有可执著之物,从而也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人们起执著之心的意义。在佛教中,这被认为是为“愚于心所者”和“利根者”所说之法。

 

    界,为种类、种族之义。惠能说:“界,是十八界。……何名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十八界是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指人的“能依之识”、“所依之根”和“所缘之境”等十八种自性各不相同的法。《俱舍论》卷一说:“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④惠能对十八界中的“六尘”(即“六境”)、“六门”(即“六根”)和“六识”,也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何名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何名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法性起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门、六尘。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思量即转识。生六识,出六门、六尘,是三六、十八。由自性邪,起十八邪,若自性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善用即佛。用由何等?由自性。”⑤惠能从人的解脱出发,强调在人的一身中,具有十八界,这就是能够发生认识之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尘,以及六根缘六尘而生起的六识,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人或世界。惠能将六根称作六门,更形象地表达了自性含万法、万法出于自心的道理。正是基于佛教的一般教义,惠能进一步发挥了自己的禅学思想。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外境像尘埃一样污染着人的情识,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从而起妄心执著了外物。从“迷即众生悟即佛”出发,他强调要善用自性,认为自性不被情识污染则性正,性正则十八正,即可成佛。反之,则性邪,性邪则十八邪,即为众生。惠能的解说,既不离“十八界”总摄一切法的佛教传统说法,又糅进了他自己的禅学见解。一般认为,十八界是为“愚于色、心二法者”和“钝根者”所说的法。惠能这里主要是通过对自性起用生万法的说明,要人“出外,于相离相;入内,于空离空”⑥,以“出没即离两边”的中道方法破除对心、法的执著。

 

    入,后也译作“处”,指十八界中的“六根”和“六境”。佛教认为六根和六境是产生心和心所之处,故称“十二处”;又因根与境相涉而入,故称“十二入”。惠能说:“入,是十二入。……何名十二入?外六尘,中六门。”⑦十二入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为“愚于色法者”和“中根者”所说之法。

 

    在举阴、界、入三科法门总释世界一切法的基础上,惠能进一步提出了“三十六对”来概括人们对世界万法的种种分别,⑧以启发学人超越世俗二分对立的思维,帮助人们“出没即离两边”,以达到“究竟二法尽除”、直契本性的境界。惠能将“三十六对”分为三类:

 

    第一类,“外境无情对有五: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暗与明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⑨这五对都属于自然现象,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无情之物。

 

    第二类,“言与语对、法与相对有十二:有为无为对,有色无色对,有相无相对,有漏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B10长与短对,高与下对。”B11这十二对中有属于语言上的辩证概念,也有属于佛教名相中的对立范畴。

 

    第三类,“自性起用对有十九对:邪与正对,痴与惠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慈与害对,喜与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常与无常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体与用对,性与相对,有情与无亲对。”B12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二十对法。郭朋先生将最后一对法作为对前面的概括,而不单列,可以参考。

 

B13惠能认为这些都是“自性”而起的作“用”所成,故称“自性起用对”。

 

    以上语言法相十二对,外境无情五对,自性起用十九对,共合成三十六对。印顺法师认为,“三十六对,……这是经中所没有的分类法”B14。表明这是惠能在传统佛教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体会而提出来的。惠能自己认为,“此三十六对法,解用通一切经,出入即离两边。”B15即是说,在惠能看来,能了解三十六对法而至出入即离两边,即是把握了佛教一切经书的要义。这一方面表示惠能对“三十六对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惠能是将“出入即离两边”、破除一切执著视为佛法之根本的。他的全部禅学理论和禅行要求,也都是基于此而提出来的。

 

(续)

 

 

附: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当当网专卖: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909708

 

《光明大手印》系列丛书邮购地址:http://shop35991997.taobao.com/

 

联系人:王静  联系手机:13830501212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