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南北疆作家牵手校园:聆听梦想花开的声音
张芳玲
礼堂的舞台被灯光温柔笼罩,红色电子横幅上显示着“遇见作家、播种梦想——南北疆作家牵手走进库尔勒市第二十中学”,如同一句轻声的承诺,在会场中静静回荡。投影屏上是活动主题画面,两侧“爱洒杏坛、情系教育”的标语透出文人雅集的古韵,墙上的古代文人画像仿佛也在凝神聆听。此刻,舞台已不仅是一个空间,它成为连接文学与少年心灵的渡口。
2025年11月4日,库尔勒市第二十中学文学交流活动在此举行。活动由库尔勒市文联主办,库尔勒市作协、克拉玛依市(油田)作协及库尔勒市第二十中学共同承办,雪漠西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读书会与巴州朗诵艺术协会协办。中国作协会员、梨城作家陈耀民,克拉玛依市(油田)作协主席、诗人申广志,巴州作协名誉主席李佩红等知名作家出席,与八年级42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展开交流。

活动中,学生代表深情朗诵了陈耀民散文集《梨城纪事》的选段。陈耀民分享创作心得,鼓励同学们从文字中感受家乡变迁,培养乡土情怀。库尔勒市作协多位成员对该作品进行多角度解读,令师生受益匪浅。
雪漠西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在此次活动中展现出积极的文化担当。文研中心读书会的胡薇、周宏、史丽萍与巴州朗诵艺术协会联袂登台,深情朗诵诗人申广志《石油季节》中的代表作,将石油工人的坚韧与情怀娓娓道来。申广志在分享中勉励学生:“要勤于观察生活,让写作成为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书香传承环节,作家陈耀民、申广志分别捐赠了个人作品。雪漠西域文研中心读书会成员胡薇、张芳玲向学校捐赠了《让孩子爱上道德经》(第一、二辑)及新书《出路》等雪漠作品。参与捐赠的成员还有周宏、史丽萍、张伟、鞠江平。他们共同为书香校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亲历者,笔者四年前曾以市作协会员身份参与在此启动的首场“作家进校园”活动,并捐赠《致青春》。此次重返,身份已悄然转变——昔日的市作协主席谢峰,如今担任雪漠西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而笔者也从单一的市作协会员,成为兼具作协与文研中心双重身份的文化志愿者。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角色到多元担当,这支日益壮大的队伍,正是雪漠文化在梨城持续深耕、蓬勃发展的生动印证。

台下,学生们的眼神明亮如晨星。他们或许尚未完全理解“文学”二字的重量,却已在朗诵声中感受到文字的震颤。我坐在前排,望着他们微微仰起的面庞,不禁想起四年前递出《致青春》的那一刻。那些曾经的同学们已陆续升入中学,不知当年播下的文学种子,是否已在某处悄然发芽?那些书页是否已被翻旧?书中的话语,是否曾在某个夜晚照亮他们的作业本?愿这一本本书,能为孩子们点燃梦想,照亮未来之路!
库尔勒市第二十中学校长伍贤海表示,本次活动为师生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文学、勤于阅读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必将在未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合影时,学生们脸上漾着笑意,作家们站在他们身后,笑容宽厚。投影屏上,“遇见作家,播种梦想”的主题词依然闪亮。我忽然明白,所谓播种,并非立即看到成长,而是让一颗心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书写,可以表达,可以被听见。
走出礼堂,阳光正好。几个学生围在门口讨论,一个女生轻声说道:“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写出一本书该多好。”她的朋友笑着点头。我放慢脚步,没有回头,却微微笑了。
原来梦想从不喧嚣。它只是这样,悄悄地,从一句诗、一段文、一场相遇中,悄悄探出头来,然后,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