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母亲他修了一座雪漠书院
黄岳年
题记:在送母亲去坟地的路上,天黑如漆 。雪漠抱着母亲的像走在前面,一向刚强甚至五点钟都还在直播间里跟读者见面的他,突然间磕磕绊绊泪如雨下。他后来竟然要买下墓地边不远处的一个猪场,想自己住在里面读写。说那里可以看见母亲的坟,离母亲近一点他心里踏实。要不是出了意外,他就会如愿以偿。
一
在老宅边
他修起了雪漠书院
青砖缝里掺着母亲梳落的银发
世界忙着拆除旧记忆时
这里让时间学会倒生长
二
母亲生前最爱坐的门槛
如今镶着紫铜铭牌:
“此处永存烤土豆的香气
和未说出口的叮咛”
三
思念是倒流的星河啊
从直播间逆溯至产房
绝无仅有的不是新起的楼宇
是每块瓦片都浸透凝视
当晨光爬上屋顶时
分明是她掖被角的手势
四
母亲走后的清晨
梁间传来燕子的呢喃
读者们静静的坐着
听见毛衣针穿越生死的叩问
他在此处砌字为墙
让键盘接续黄土的脉动
五
走累的人沿着书名归来
在院子里掸去满身风尘
茶台永远温着三杯清茶
两杯给读者
一杯给虚空
六
直播镜头掠过书架间隙
会捕捉到蓝色的衣襟闪过
学生们默契地微笑——
都知道是谁在整理书签
母亲用一生的光明纤维
照亮人间所有迷途的河
七
暴雨夜他校订《让孩子爱上道德经》
屋顶响起特殊的节奏
像极了母亲生前数豆种
在粮缸前计算春播数量
读者们不知直播间背后
永远有双纳鞋底的手
将千万个失眠的故事
缝进厚厚的棉絮里守候
八
最珍贵的藏品在永远在心底:
她补过多次的搪瓷盆
底下压着疫情时通话记录
听筒形状的泪渍已成琥珀
天黑如漆时他带读者
走向更明亮的虚拟守夜
九
书院的厨房里永远会飘出陈耳村的麦香
面团在凌晨自动发酵
早课的书友们饥肠辘辘时
蒸笼飘出她手艺的精准复刻
十
四季轮回在此失去线性
那年母亲在院子里晒辣椒
秋天她把落叶堆成字母
象是“勿念”的西夏样译文
天黑如漆正好看星
母亲是永不熄灭的那颗
十一
都说孝感会动天
一千个凌晨的持续叩问
让死亡也褪色成淡淡朝霞
世界各地读者寄来的种子
在院墙根长成混血花园
墨西哥鸢尾挨着河西茴香
像不同语言在悄悄牵手
十二
他们说他痴妄如堂吉诃德
谁知道风车转动着比光纤更快的相逢
他直播时总空着左侧座位
镜头却常拍到竹椅微颤
如同母亲那次同框的凑近
慈祥的眼睛扫过麦克风
十三
学生在院子里找到特殊教材:
她手划的三万条生活谚语
“雪天要往羊圈撒盐”
比任何哲学都直抵本质
让温暖更多些吧
母亲走过的所有路途都洒满阳光
十四
深夜写作倦极抬头时
总看见屋顶上那盏高高亮着的灯
不是幻觉而是智能装置
模仿她守夜的身影
救济孤寡的旧衣裳里
针脚藏着渡人的舟筏
十五
世界在手机里天翻地覆
书院保持着她的时间感:
写字用毛笔
健身打太极
晚课间油灯与LED共明
十六
母亲虽不识字却认得
所有读者脚步声的轻重
每当新访客犹豫推门
风铃会摇出特定频率
“广东那个姑娘三天没来了
是不是孩子发烧需要偏方?”
十七
他发明了永恒的陪伴:
在每本书封面烫金处
压入母亲纺织的经纬线
文字便有了体温
最深的慈悲是灶火味
面团在她掌心开出莲花
十八
有人在这里找回失踪的乡愁
有留学生哭着说
闻到了老奶奶苹果的味道
在古籍里经典里
她认得每个读者的昵称
像认得自家场院的麻雀
十九
不是所有告别都走向黑暗
他怀里相框装着八十载春阳
真正的纪念从不静止:
书院里书声琅琅
像母亲不断扩展的慈爱
东厢房专收流浪诗集
二十
母亲曾把岭南荔枝捂在胸口
说比祁连山的雪莲更烫
数十载光阴己缩成
祁连山下浓浓的的松香
当最后一位读者离去
星空会接替阅读的岗位
母亲坐在月亮 bookmark 上
为地球标注重点章节
2025.9.12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