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s/202502/20250201113000114.jpg)
爱是所有纷争的唯一解——读雪漠小说《母狼灰儿》
孙会军(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谈及中国的西部文学,雪漠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小说家,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夫妇曾评价道:“雪漠的小说充满西部狂野风味,透着甘肃的人情风俗。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沙漠的力量,既有摧残生命的无情,也有大漠无与伦比的美。每当读到大风刮起时,几乎可以感受到沙砾打在脸上的疼痛。”
《母狼灰儿》便是这样一部极具代表性的雪漠作品,它以广袤的西部大漠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并引人深思的故事王国。
小说的主角是母狼灰儿,她与丈夫瘸狼在这片苍茫的大漠中相依为命,并养育着三只狼崽——大壮、二壮和瞎瞎。瞎瞎自出生起便无法睁开眼睛,是一只先天失明的小狼,这一特殊情况让灰儿对它格外宠爱与呵护。在灰儿眼中,瞎瞎是需要她用更多的爱去守护的孩子,也是她心里最放不下的牵挂。
为了保全自己,灰儿们有自己的规矩:不碰被蓄养的动物,不招惹两脚动物,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一天,灰儿带着瞎瞎和另外两个狼崽前往猪肚井寻找水源,然而,意外却在此时降临。瞎瞎不幸被人类误认作黄羊而遭到枪击。起初,灰儿将此事当作一场无心之失,满心只想着能尽快找到瞎瞎,带它回去疗伤,延续它的生命。但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痛了她的心。她发现瞎瞎已经命丧黄泉,更让她愤怒的是,人类为了满足贪欲,竟然剥下了瞎瞎的皮去换取钱财,还将它的尸体丢入羊群,任由羊只撕咬吞噬。这样的暴行,激起了灰儿心底的烈焰,她从一只温柔慈爱的母狼,化身为一个满怀恨意的复仇者。
从此,灰儿的世界彻底崩塌了,她的生命也简化成一个词:复仇!“自瞎瞎死后,灰儿多了许多东西:冷静、凶残,还有超人的嗅觉和直感。”复仇让她变得敏锐而强大,但同时也使她愈发孤独。在杀戮的过程中,她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在无尽的荒漠中奔跑的不再是一只狼,而是一种执念。她的嗥叫在荒漠中回荡,既是对逝去的孩子的哀悼,也是对牧人暴行的谴责与声讨。
然而,复仇行动只是表象,小说的深层次意义远不止于此。在这条主线之下,还铺展出一条盗猎者与守护人之间的较量:一方是以张五、鹞子为代表的盗猎者,他们为了利益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另一方则是以孟八爷和猛子为代表的守护人,他们深知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拼尽全力保护野生动物。这两派人类的斗争,与灰儿的复仇交织在一起,使得小说的叙事更加丰富,剧情跌宕起伏。
意识流小说《羌村》也提到了当地人的复仇心态:“在他眼中,报仇是一生里最该做的事。他从小就见村里人如此。村里流传着许多这类故事,那打呀杀呀的,成了维护尊严的一种方式。有时候,甚至成为活着的理由。”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仅体现在小说中的村庄,也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从亲族矛盾到日常纷争,从个体恩怨到群体对立,复仇的情节不断重演。人们以为复仇能抚平伤痛,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无非让新的怨恨取代旧的怨恨,循环往复,难以终止。
庆幸的是,猛八爷的觉悟让他从一名远近闻名的猎人,变成了一位草原生灵的守护者:“打狐子一辈子了,造了几十年孽,到晚年才知道,自己竟然是凶手。不知还有多少人糊涂着哩,还在狠劲举了锄,挖自己的墓坑哩。叫他们也明白,比自己单纯的金盆洗手要重要得多。” 他的转变完成了自我救赎,同时,也在唤醒他人:人类的猎杀不仅关乎个体行为,更牵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最终的后果,仍会回到人类自身。
历史上,黄石国家公园的狼群曾被猎杀殆尽,导致鹿群过度繁殖,破坏植被,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直到1995年重新引入狼群后,公园的生态才逐渐恢复平衡。这一案例与小说传达的理念不谋而合:存在即合理,每个物种在生态链上都不可替代。狼吃羊是自然法则,所以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而非过度干预。
但过去百年来,人类活动已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2024年7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极端高温正对地球产生深远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人类的贪婪正在加速气候危机,而狼群复仇的故事,与其说是一则生态寓言,不如说是人类必须直面的现实困境。
“羊吃牛,羊吃狼,狼又吃羊。”“羊眼,时不时就成狼眼。” 小说中的这些描写直指现实。黑羔子更是一语道破:“羊比狼坏。羊吃草,把草皮啃了,把沙包啃了,把湖滩啃了,把树皮啃了,最后,把土地啃成了沙漠。”
在北欧,环境保护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6月,丹麦政府宣布,从2030年起将对农业征收碳税,直指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万物本为一体,善待自然,就是自己。
一部看似不起眼的小说,却能将日常生活演绎得惊心动魄。读《母狼灰儿》时,你会看到狼群如何在夹缝中求生,人类如何在贪欲中挣扎,人与自然如何在冲突与和解中寻找新的平衡。这些问题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不断交锋,最终指向一个终极答案——爱。
故事的结尾尤为动人。灰儿的狼爪被狗牙刺扎入后,她向人类求助。次日清晨,她衔来一只刚捕获的黄羊,轻轻放在恩人的门前,以此回报。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黄土之上,每一个生灵都在奋力活着。母狼灰儿的故事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学会敬畏,懂得感恩。最终,小说讴歌的并非复仇的快意,而是爱的无敌。所有纷争的答案有且唯一,那就是爱,爱可以是原谅,可以是包容,也可以是无条件的给予。
但愿这个世界因为爱而从此和平。致敬每一位为爱而发声的人!
——落笔成文于2025年1月30日,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