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最新版 >> 息羽听雪 >> 征文大赛 >> 正文

罗佳妮:人生如同一场修行——《娑萨朗》读后感(征文)

2024-06-30 15:48 来源:www.xuemo.cn 作者:罗佳妮 浏览:91904

人生如同一场修行

——《娑萨朗》读后感

作者:罗佳妮

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人生的答案。有人说,人生是一个个选择,选择决定了命运;有人说,人生如同黑暗中脱了缰绳的野马,被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控制着;有人说,人生好像阳光下的一个水泡,闪闪发光却又瞬间破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寻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而今日,在我合上《娑萨朗》的最后一卷时,我似乎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人生如同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我们应当把世界当成调心的道具,应当永不停歇地追寻光明,应当一次又一次地打碎自己,成为新的自己。

在人生这场修行里,应不忘责任与使命。不老女神长出了白发,永恒的净土即将消失,娑萨朗天人却依旧沉迷于安逸之中。面对此情此景,奶格玛绝望至极,痛苦至极,母亲的白发一刻不停地刺痛着她的心。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娑萨朗毁灭,她要去拯救母亲和家园,她承担起了去地球寻觅“永恒”的任务。在寻觅的旅途中,她历尽千辛万苦,在独自寻觅的同时,还要时时关注五力士的命运,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指点迷津。她走过了山,走过了水,她孤独的影子拉长在广阔的大漠上,她问遍了世间和出世间的圣者,最后彻悟了过程的意义,找到了永恒。

于是她多次重返家园,为族人带去她求得的智慧,可却还要遭受族人的质疑、谩骂和侮辱,但她从未放弃过他们,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寻觅的过程中,她从稚气未脱的少女变成了独当一面的智慧女神。从寻觅伊始,奶格玛就不只是娑萨朗的拯救者,她早已扛起了指引众生的担子,她为众生而悲悯,为众生而哭泣,也为众生而忿怒。是责任和使命让奶格玛忧愁和痛苦,但也是责任和使命让她在修行中证得究竟智慧,让她成长为处事不惊、度化众生的智慧女神。

在人生这场修行里,应知道爱与信仰需同行。胜乐郎与华曼于青葱岁月相识,那时,她是倾国倾城的公主,他是刚坠入爱河的沉默少年。华曼一心不想沾染世俗,只想专心修行救济众生,但家国使命让她被迫去联姻,她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可高贵的公主在被邻国王子迎娶的路上得了麻风,因此遭到城中家人与百姓的抛弃。在她独自前往大漠之时,胜乐朗义无反顾地追随她而去,独自勇闯毒龙洲,历经磨难为她寻得解药。但就在华曼爱上少年之时,就在少年就要拥抱爱情之时,卢伊巴的预言阻挡了他们的相爱。从此两人分别,各自踏上修行之路。但华曼却在途中遭奸人所害,高贵的公主变成了人尽可夫的妓女,每当她想到少年时,她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辗转反侧。

后来因缘再度让他们相遇,他们能重新陪伴彼此、一同修行,可此时谩骂、谴责、攻击却不断袭来,华曼也因情执而充满嫉妒和疑心。外界的动荡不安和爱情的摇摇欲坠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中,他们寻找到了信仰。胜乐郎早已明白,他的人生不只是爱情,他是为了千千万万人而活,但他同样明白他深爱着华曼,只是此时升华的爱不同于以往的爱,此时的爱已融入了大爱。而华曼也慢慢知道胜乐郎不属于她一个人,他的肩上承担着众生的安危,她明白爱情不是占有,不是独享,也不能在爱情中盲目地失去信仰,爱应当彼此坚守、彼此成就,她要像木棉一般坚定地站在胜乐郎这棵大树旁边,为他提供最坚实的支持。

在人生这场修行里,应追随善念与光明。雪漠老师说过,世界就是心的倒影,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的世界。你看,追随光明的奶格玛和胜乐郎取得了殊胜成就,证得究竟智慧,他们挑起了众生的担子,他们的命运时时刻刻同众生联系在一起,众生苦时他们苦,虽然诸事都有因缘,但他们仍要尽全力减少苦难的发生。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仍然有爱、有温暖、有光明,于是他们努力救助战争中无辜的百姓,度化死不瞑目的冤魂,他们不放弃每一个有希望得到救赎的人,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心在世间奔走着。圣人如同黑夜中的灯炬,如同大海里的灯塔,为黑夜里的众生带来希望,他们无法一时照亮整个世界,甚至可能会面临失败,但他们始终相信光明的存在,也相信总会有后人来承接火炬、延续光明。

反之,看看最开始的欢喜郎和威德郎,在他们醒悟之前,他们疯狂地沉溺于战争之中,不顾黎民百姓的安危,无数的父母因他们失去儿子,无数的妻子因他们失去丈夫,无数的孩子在萧瑟的战场上颤抖。在欢喜郎和威德郎的眼中,百姓不过是他们实现政治谋略的棋子,而不是一条条具体的生命。在他们的心中,世界本就是如此,人心中充满了机心和贪欲,国与国之间只有你亡和我灭,所以他们认为战争是世间的必需品,只有通过以暴制暴才能取得和平。那时的欢喜郎和威德郎总是说身不由己,所以生不起出离心和慈悲心,但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最根本原因是那时他们与奶格玛、胜乐郎的信仰不一样,因此才导致了心的不同、世界的不同。更有甚者是魔王和巫师,他们的心里全然只有不能悔悟的恶,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黑暗,他们是欲望和罪恶的载体,不惜一切代价去残害生灵,增强人们内心的贪欲。追随光明和善念者心中必定充盈着大爱与大悲,追随黑暗和贪欲者心中必定装满着卑鄙和无耻。

在人生这场修行里,应不断打碎自己。雪漠老师说:“我时时在打碎过去的自己,时时在创造一个新的自己。体现在雪漠作品里的,总是新的雪漠。我跟我的作品一起成长。就是说,我总在成长,我必须成长,我必须打碎自己,所以我的作品必然变化。这部《娑萨朗》,就是我打碎自己后的产物。”我想“打碎自己”体现在了《娑萨朗》中每一个人的命运里,每一个人的修行中。五力士都拥有过难以纠正的习气,胜乐郎虽然最早和奶格玛连接心脉,但他也有过难以战胜的疑心;欢喜郎和威德郎沉溺于战争和称王,对红尘百味充满了眷恋;密集郎有难以战胜的自傲和攀比心,幻化郎有着难以克服的功利心,他们误将信仰当作满足世俗欲望的工具。

在娑萨朗净土里,天人沉溺于安逸和无想,不忏悔不反思,不自省不自律;在人类世界里,人内心装满了欲望和机心,他们始终难以放下执着追随大德;在修行的历程里,弟子也总是无法完全抛弃怀疑和机心去尽信师尊。多少次灾难是源于人的贪欲、人的机心,多少次灾难是源于人的自我毁灭!所以奶格玛总是在发出智慧真言,她一次一次地告诉众生,修行的本质就是打碎自己,要把世界当作调心的工具,要对治自我阴暗的人性。修行之人需要时时刻刻同自己的习气做斗争,要时时刻刻察觉自己的贪嗔痴慢疑,要毫无手软地对自己开刀。她说,我们要不断“杀死”自己,格式化自己,为自己装上新的系统和软件;她说,外魔源自心魔,我们要杀死自己心中的魔王和巫师;她说,要一次次地触碰内心的污垢,忍受自我剥离的痛苦。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是一个不断与习气搏击的过程,只有反复战胜习气,才能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在人生这场修行里,应认清无常,保持无执。在《娑萨朗》中,常出现的一个词是“成住坏空”,成是指世界的开始或形成,住是指世界的持续或稳定,坏是指世界的衰退或破坏,空是指世界的终结和虚无。世界是无常的,任何事物都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你看,不老女神也会变老,娑萨郎永恒净土也会面临末日;你看,曾经热衷于和平的欢喜郎,转眼间就变成了杀人无数的君主;你看,同样不顾一切宣讲和平的密集郎,转眼间就变成了以信仰当工具的政治家;你看,昔日高贵美丽的公主,转眼就变成了受尽凌辱的娼妓;你看,昔日战无不胜的威德郎,转眼间就被死亡的黑暗覆盖……前一秒追捧你的人,下一秒就会踩踏你,前一天满是鲜花的草原,后一天就成了堆满尸体的战场,没有什么不会变化,有的只有不变的变化和恒定的无常。

    如果有一天,书本会被焚烧,长城会倒塌,金字塔会消失,世界会毁灭,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是满心悲观,消极生活?还是全然接受,积极度日?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充满着无常,我们的人生也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惊喜还是惊吓,都全然不知。但我们要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放弃对事物的执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然关注于人生的过程,正如雪漠在《娑萨朗》

中言:“结果的成败并不重要,做事的过程才是乐趣所在。每个人都知道死亡是归宿,但活着并非为了等死。人们不断为生命填充着内容, 因为活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只要心中窥破了虚幻,就不用怕路上有无穷歧路。所有的终点都是故乡,所有的旅途都是归途。”

    在《娑萨朗》第70曲中,雪漠写道,胜乐郎渐渐理解了奶格玛师尊,她成为了他心中巍峨的大山,他起身去攀登那座雄伟的山峰,有一日他登上了山巅,他发现山中横无际涯的风景,但如果你只是观光的游客,就不会发现山上的秘境。这个秘境的入口非常逼仄,它像一个狭小、漆黑、深不见底的狗洞,人们只有放下高贵的身架才能进入。很多人因为傲慢和偏见在洞前徘徊不前,也有人爬了进去但因为看不到洞的尽头而开始犹豫,只有少数人在把自己变成一粒尘埃,与大地紧紧贴在一起,他们愿意做铺路的石子,为了成全别人,忘了自己,也忘了黑洞尽头的希冀。那时,他们只管爬啊爬啊,爬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作秀也不逃避,而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一种他们认可的精神。我想,这便是对人生这场修行最好的诠释。

    在人生这场修行里,我们应当不忘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让爱与信仰同行,永远追随光明与善念,打碎自己并不断地重构自己,接受无常并积极作为,在逆境中磨砺自己,同时,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心中的娑萨朗,不要忘记在内心默念一句:“奶格玛千诺”,愿它赐予你我无上的勇气与智慧!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