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的教诲
——读《无死的金刚心》札记(6)
系列札记,还有两篇《雪漠的情话——煽情的雪漠和悟情的妙用》、《知性写作与自性写作》就结束,文章写完了,书也就读完了。还有一百多页,全书就读完了。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学习和交流、开悟和升华的机会。读书,需要和作者在杳杳冥冥中灵性交流,那是忘我中的会心一笑。我读书,经常感觉雪漠就是我,琼波浪觉也是我,我在阅读自己的心灵自传,那些莎尔娃蒂的情书,是雪漠的所爱所写,也是我心灵的情人所写。这样的阅读,使我和书,使我和作者、书里的主人浑然一体。雪漠的其他小说我没读过,假如把《无死的金刚心》不看作法本,而看作小说,这便是我阅读的雪漠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目前雪漠自己最看重的小说。而我是当作法本来读的。在藏密,上师的任何传记都是法本,只是一个根本见地之一,读上师的传记也能与上师相应。西藏有很多大成就者的传记,很多人当成小说、传记、传奇、历史文献、神话传说来读,但法脉下的法子必须当成法本来读,来体会里面的道歌,体会里面的心髓、教诲,体会上师修行过程的经验和成就,体会与上师的相应。道家也有传记。我经常对修道的人说,想修道,除了要读像《老子》《庄子》、《列子》、《黄帝内经》、《参同契》、《钟吕传道集》、《悟真篇》这些法本以外,必须读《神仙传》、《列仙传》《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神仙演义》这些书,还要读《西游记》、《封神榜》、《绿野仙踪》、《八仙得道传》,乃至唐宋传奇、三言二拍、《聊斋志异》,以从传记和文学的层面获得最直观的修道信息、法诀,很多修道的法诀、心髓就隐藏在这些传记、传奇、小说、神话里。我写的《修真演道传》里为九百多为古代仙人立传,虽是简传,同样包含着很多修道的理法术诀(这本书包含了《神仙传》、《列仙传》《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神仙演义》这些书的精要,也包含了三言二拍、《聊斋》里某些仙道精华)。雪漠的书我是当成法本读的,从他的小说中读出了心法。这就是我给其他喜欢雪漠作品的朋友给的一把钥匙。
雪漠在《无死的金刚心》里有很多开示,写了很多空行母的道歌,看藏密传记,最宝贵的就是那些道歌,就像读《西游记》最宝贵的是里面的回目以及诗词,因为那些回目和诗词里隐藏着丹诀和心髓。
雪漠在这本书里开示了很多修心的法窍,我在读到司卡史德唱给琼波浪觉的道歌里也看到了关于色身修持的重要性的开示。道家和密宗,都非常重视气脉、色身的修持,雪漠说,不进过这样的修持,“身体不听话”。很多高僧最后是病死的,一些成名的高道也是病死的,虽然疾病可能未影响他们心性的悟证成就,但“身体不听话”也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痛苦。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只要有肉身存在,没有修到道家所谓“气化”、密宗所谓“虹化”的境界,只要肉体四大不调,总会有一些色身的障碍出现,身体不听话的情况必然出现,即便道家张伯端这样的仙真,也因为业报和“以其有身”而三次患病,疽生于项背。色身是报身,修色身就是修报身,神通的根基在色身,修到密宗所谓“心气合一、心气自在”,就会有很多神通发起来。
先看看司卡史德的教诲,她唱的道歌是:
虽然你心头的明镜照天照地,但心的明白尚需要身的辅助。
要是你只是明白了心,身体也会成为你的障蔽。
你不见许多人虽然明白,但事到临头便慌恐无主。
因为身虽是修道的大宝,但大患同样也是这身体。
单纯的修心很难究竟,你一定还要修气脉明点。
你当恒常地观修那三脉六轮,靠咒力打开那诸多的脉结。
那纠结的脉结其实是烦恼,心解脉开才会光明历历。
要是你的脉结没有活力,要是它们如纷乱的麻缕,
它们就会障碍心的光明,你的心悟也不会彻底。
所以真行者修心亦修身,心气自在才算究竟觉悟。
智慧的琼波巴呀,你虽然有大手印的见地,
但还是要赋予脉结以活力。
以上道歌是关于修身的开示。道家也有很多修身的法门,比如导引、站桩、服气以修色身气脉,其他的如辟谷能净化气脉,净化心灵,即便是道家的房中术,作用极其玄妙,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是通过性的作用打开经脉,这是和密宗的双修有相类似的地方,但两者差异很大,我说的只是共性。修身的各种道术长久练下去,才会有所谓“功夫”。这在道家看来还是筑基的,但其作用且是贯通整个修道过程的。我经常给朋友们说,那些习气,比如懒惰、自私等不完全在心性里,很多就在身体上,是身体的气脉、脏腑有了问题才会出现相应的心理毛病,道家的“除三尸虫”是从色身上除,但结果反映的心性上,通过修身而达到不贪色、不贪食、不贪财。身心的是一元的。当然,极致的心性的了悟,也会因为你的了悟而转变色身,即是佛经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只是,这样的了悟很难,对我们来说,从身起修还是很稳妥的、现实的路子。《佛母益西措嘉传》里说“明点是诸佛的坛城,气脉是通往空行世界(空行净土)的道路。”这一句话就把修持气脉明点的重要性说明白了。这就是隐藏在传记里的法窍。修身又修心性,这在道家就是“性命双修”。这个心性,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心情、性格、品性、道德层面上的心性,而是具有本体意义的那个心性,可因实修而意会,难以随缘而言传。
雪漠的小说《无死的金刚心》要当成法本来读,里面有很多宝藏,希望读者朋友们不要“身入宝山,空手而回”。不要盯着这本书的“缺点”看,那样,你看到的尽是你所谓的“缺点”,那是你心境的现量,因为,你看到的缺点在别人可能就是宝藏、是优点。雪漠说他读书从不盯着缺点看,而是看精华。这也是一代宗师熊十力对徐复观的开示,徐复观因此受益终生。说这话,是希望博友读我的文章不要只盯着缺点看,看看文章里那些精彩的地方,让精彩与你同在。雪漠的书我是这样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