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16年8月27日下午三点,雪煮《道德经》在青岛文化论坛继续进行。
顺应自然而合道——雪煮《道德经》之二十三
2016年8月27日下午三点,雪煮《道德经》在青岛文化论坛继续进行。这一章老子重点讲了“希言自然”。其中,希言的意思就是少说话。与第五章讲到的“多言数穷”有相似之处,也就是在为人做事中,尽量少说为妙。“好为人师”是多数人的通病,而在这里,老子教导我们要少说话,多做事,要行“不言之教”,也就是雪漠老师常说的,先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便捷而频繁,但正因为快速、便捷、高效,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缺少一种沉淀和真诚,似乎仅仅为了沟通而沟通,为了交流而交流,而非心与心、灵魂与灵魂之间的相悦相交,所以,很多时候的沟通其实是一种无效沟通,无质量的沟通。虽然在社交上这样的沟通也是需要的,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更深层次的一种沟通。而我们听讲《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则就是和千年前的老子进行一种灵魂的沟通,实现一种生命的升华,这样的沟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很多人忙忙碌碌,混入各种的交际场合,似乎显得很重要,像个“人物”似的,其实不然,很多人仅仅是个庸碌的混混而已。那么,智者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雪漠老师在讲座中说:“智者知道将生命用于该用的地方,而庸人却在鸡毛蒜皮中将生命耗掉。智者知道这辈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平庸之人却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不住重点,生命耗掉之后没有任何收获。”
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我们抓不住什么,也留不住什么,一切都如梦如幻。不管多么热闹的场面,多么感人的一幕,都会成为一种记忆,都会流逝,留在心中的也就是那种感觉,而那感觉,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所以,雪漠老师说:“属于你的只有那一个个瞬间,一个个当下。说穿了,活着就是一个过程。”既然明白了活着就是一个过程,那么,在生命存在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世界带来一种岁月毁不掉的东西,这就是行为承载的那种精神。生命可逝,精神永恒。
老子认为,语言远离大道。为什么?因为大道是超越语言的。许多时候,语言非常苍白。言有尽,道无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释迦牟尼佛也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不可说的时候,也只好“拈花微笑”了。明白了,就明白了;不明白,说的再多,也是没用的。
老子又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就是,来势猛烈的很多东西都不可长久。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所以,雪漠老师认为,对于修行者来说,不要过于“勇猛精进”,不要做自己过于吃力、很勉强的事情,而要细水长流,让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欲速则不达。要顺应自然,慢慢来。不怕慢,就怕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人,修道,做任何事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学习、实践一种善文化也是如此,用行为来改变生活,让它成为一种常态,成为生命的一种习惯,久而久之,这种文化才能对你产生本质性的改变,才能成为你的一种本能。否则,没有意义,没有多大的作用。为了让这种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很多文化便有了仪式,有了仪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行为形成一种传统,能够代代传承下去。所以,仪式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禅修中,有时候仪式承载的就是内容,就是精神。而心就是在这种仪式的不断强化下,慢慢地固定、持久,继而形成真正的信仰。
在这一章里,老子非常强调“自然”,强调顺天而为,顺应大道。道是本体真理性的东西,德是道的外在表现,而失是道和德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为境界。所以,雪漠老师说,我们不能忽视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是电流,我们看不到,但是灯会亮。这就是“道”的力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会有一种“势”。失道者,会失去那种“势”。势,一旦出现之后,会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这种“势”,便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古之草)
【回放】雪煮《道德经》微吼直播间
http://e.vhall.com/14108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