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是最好的道场
——记第53期广州“心灵瑜伽·精舍”活动
文/陈思
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大家都要回家过年了,赶在过年前,广州“心灵瑜伽·精舍”的“舍友”们在华林国际这方小天地里进行了2011年的最后一次聚会,这次的主题是“红尘是最好的道场”。刚好,在这篇小记里面跟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2012年吉祥如意!
大部分看过《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烦恼不过是一连串虚幻无常的念头,毅然地斩断念头,所谓的“痛苦”与“烦恼”也会立刻消失。所以,如何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如何让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冷静,以及诸如此类的各种问题,一直都是促使我们一遍又一遍阅读《光明大手印》书系的原因。而我们本次活动所讨论的主题,就是在面对世俗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治各种突如其来的情绪,比如愤怒、贪婪等等。在进入讨论之前,明子给我们读了以下的这段偈子:
妄念若起时,当知自心相。观察吾自心,认知此法性。
定于念灭上,坚固而禅定。念念无连续,勿忘法身境。
妄念无计执,忧喜与贪嗔。旧境无续连,解脱之法身。
犹如水中画,起灭相续生。解脱殊胜法,离此皆谬论。
二执皆是执,名相虽为异。破时破名相,亦扫诸觉悟。
欲说却无言,欲听亦无声。无说更无听,才能见真经。
一味入于事,诸时不迷心。行住坐卧也,能所不离分。
心物合于一,如冰融于水。体相皆一味,真妄与色空。
终而证实相,子母会光明。慧光照万物,无处不清明。
——《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下)(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段偈子虽然不怎么长,但是却传递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信息。不过,在解读这段偈子之前,明子卖了个小关子,先请在座的朋友们一一分享自己对治妄念的方法。
新朋友忠伟接触佛学已经十年了,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老师,上一期的精舍活动他也参加了,在那次活动当中,他曾谈及自己能够感受到《光明大手印》书系与众不同的地方,而且这套书能告诉他自己修行的问题出在哪里。在回答如何处理妄念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我会祈请奶格玛,并获得一种清明。在那种清明之中,看着自己习惯性的思念在一直走,好像有一个若隐若现的观照是存在的。或者说我很坚信这种祈请是有力量的,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文字去理解,在这种状态下,我觉得就是感应了,其它的我不再去考虑了。就好像两个念头同时在走,但其中的一个是旁观者,它看着我日常的观念在走,这种距离感让我从平时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就是说,比如我现在很愤怒,但是(心里有)另外一个人看着我很愤怒,它会说,哎呀,我干嘛生气呢?我的愤怒就慢慢消解了。这里面有一种抽离感。很奇怪的。”
下一个发言的是余恬。余恬是精舍最早的成员之一,或许因为见面的次数不多,我倒是从没见他有过剧烈的情绪起伏,在谈到自己如何对治妄念时,他说:“一般我会先平静下来,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妄念。就我个人来说,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当然还是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比较刺激心情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发现强烈的情绪波动会影响我的心理状态,以及气息等各个方面。有时候,这种情绪波动甚至会持续长达一天。这个时候我就会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缓一缓再去处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好像抗体一样的东西,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就会比较容易去识破它。这个过程慢慢就会变成一种条件反射。”
接着轮到放牛师兄发言。放牛师兄已经参加了好几期的精舍活动,算得上是精舍的老朋友了,他也是阅读《光明大手印》书系之后有所感触,才加入“心灵瑜伽·精舍”这个大家庭的。他说,《光明大手印》书系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包括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一点是他看过的所有佛书都不具备的特质,所以,临走前他还买走了精舍收藏的最后一套雪漠著作。他每次的发言都很有特点——总是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对佛理的思考,所以在他的发言中,宗教化的语言出现的频率相当少。这次也不例外,他说:“妄念生起时,我一般会专心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如果手头上没做什么的话,有什么杂念,我就当它好像天上的云一样,由它自来自去。反正是一下子的念头,我也不在乎它。”
接下来发言的是我,我稍微有一些紧张,每次在精舍活动中发言,我都多少有些紧张,或许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红尘中的修炼吧。不过,我还是分享了自己比较适用的一种方法——聆听。我很喜欢聆听,很喜欢观察声音的忽生忽灭。在聆听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就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喜欢在融入中消解妄念,那种感觉非常放松,非常清凉,也非常惬意。但是,我并不认为这就意味着妄念生起的时候要停下一切的动作,开始聆听。相反,我认为,妄念生起的同时,要立刻回到手头上正在进行的事情当中。因为我平时以写作为多,那么我会利用这种便利,将生起的妄念都融入写作当中,让它变成一种营养,而非牵挂与负担。
发言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讲得像上述那般仔细,我只是再次利用了写这小记的便利,补充了自己的发言。但是馒头不一样,她每次的发言都很详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她对《光明大手印》书系非常认同,而且读得很是仔细。最令我赞叹的是,她在多次发言中都强调了精进修行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正是我所欠缺的,所以每次听她提及这一点,我都会暗自提醒自己,要向馒头同学学习。在这次的发言中,她谈到:“如果在山洞中修道,就可能没有起伏,但是你在红尘当中,各种波动和起伏是时时都会遇到的,它们将会跟随着你修道的整个过程——无论是修道的退转或者是修道的进步。因为在红尘当中(会遇到各种事情),所以它会更加明显,有了这种显现,你也能更好地发现自己心中这种不坚固的正念,还有这种妄念的东西。那么如何去对治呢,我觉得有很多种方法,好像刚才说的聆听,就是其中一种——“诸音陀罗尼,诸相上师身,诸念上师意”。聆听就是“诸音陀罗尼”,将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观想为本尊咒语的声音;“诸相上师身”,就是当妄念来的时候,可以去观想心间的本尊,把你的念头安住在你观想的所缘境上;“诸念上师意”,我觉得这个(大手印偈子)可以当作一种心髓的东西,当下烦恼来的时候,你可以去读这个心偈,借助这种般若文字的力量让你豁然开朗,让你马上安住在这种空性状态之中。所以这些都是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红尘当中可以运用的方便法门。但最重要,我觉得还是每天的座上修,它是巩固你整个心性最根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根本性的座上修要是间断的话,平时你的妄念就会更加多,更加繁杂。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方便法门是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相互都要配合,根本性的跟辅助性的东西相互穿插配合,这样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不断从自己的身上发现各种不足之处,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袁妍的习惯,但是对自己的优点,她却一点都察觉不到。每次我们称赞她的时候,她都会说是吗,然后像个孩子般地表现出一种羞涩。她的漫画作品中将她的这种性格特征显露得很是鲜明。所以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看她的画。她这次的发言相当简单,但也道出了《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中反复强调的一种东西。她说:“我会用一种自我暗示的方法,告诉自己一切都会成为记忆,一切都了不可得,慢慢就会好了。”随后,明子在总结当中,倒是为她的这一发言做了非常完善的补充。
然而说到阿滨,就不得不谈谈华林国际这方小天地的由来。阿滨和雪花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发心在华林国际租下一个铺位,名义上是无尽灯策划公司的线下商铺,但却被专门用于举办“心灵瑜伽·精舍”这样公益类的文化活动——从装修和摆设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这一发心——销售反而成了他们的副业。这一年多以来,每周的精舍活动能有固定的地方,让心灵文化的同好们聚集一堂,喝杯茶,谈谈人生,谈谈心灵,谈谈自己所向往的大善与大美,谈谈真正的自由,都是因为阿滨和雪花的这份无私付出。但阿滨从来没有以主人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雪花也是一样,可惜她这次没时间参与活动——他对待我们,总像对待自己的家里人,非常真诚,非常诚恳,而且每次他只要能参加活动,就会自动“上岗”,给大家泡茶。对于对治妄念的问题,他说:“我们平时做事的时候会想很多东西,如果陷进去的话,就会跟着念头跑,那么我就用另外一种状态去看它。比如说你有了情绪波动,包括特别开心也好,特别不开心也好,特别愤怒也好,这时候都可以念咒、祈请上师或者观想。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念,仅仅是把上师观在头顶,或者把自己观空,在这种状态下,你就会感觉到情绪在慢慢消逝。你感到自己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的时候,就用另外一种角度去观照这个状态,很快你就不会陷到那个情绪里面去。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平时该想问题的时候还是认真去想,只不过你会有一种抽离的状态,不会陷进去,不去执著于那些东西。”
“在我看到的佛书当中,说过三种方法:第一种叫做‘拒斥’,就是排斥,这类似于袁妍用的方法,比如生起一种不好念头的时候,它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说这些念头是不好的,这些念头是不对的,这些念头是怎么样的,然后这个念头就会去排斥之前的那个念头。这是其中的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被称为‘转化’,什么叫转化呢?就是所有经过密宗修行,求到过法的人,他们都可能会观修一个本尊,哪怕是最简单的六字大明咒也好。例如,诵绿度母心咒的人,他们的本尊是绿度母,那么当妄念生起的时候他们就用一种方便法门,就是转化。他们转化什么?就是先把自身转化为自己所修的本尊——比如说我们可以自己先化成奶格玛——我与本尊无二无别,我即本尊,本尊即我。或者化身成金刚,或者化身成他所在教派修行的本尊。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任何二元对立的,就是说你的念头既没有好也没有坏,既没有善也无恶,那么他会在这种无善无恶的状态下转化自己的念头。也就是他通过观想自己是本尊,然后把念头消融在本尊性质中。第三种方法叫做‘认清’,认清也是这本书(《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所提倡或者建议的方法。认清就是相当于聆听或者说观照,是指当有念头闪现的时候,直观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够知道念头已经生起了。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是‘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就是在念头生起的时候,能够有一种观照它的力量,如果有一种观照的力量,那么念头自然就会消失。因为上师曾说,念头也是没有自性的,非常无常,说来即来,说走即走,它是没有任何痕迹的。通过这种认清的方式,也可以使妄念自行消失,而不跟随妄念所走。我觉得这三种方法都很不错,关键看能不能适合自己,如果能够适合自己,能够生起效果的话,那么我觉得就是可行的方法。”明子说。我总是很喜欢听明子的发言,因为我经常在她的发言当中找到一种共鸣。有一次活动中,她提到荆棘鸟的故事,她说,这种鸟一生里面只唱一首歌,而且它会在唱歌前寻找一根最长最尖的刺,用胸膛迎上去,然后在死去之前唱出生命中最美的歌。她不知道的是,我在读中学的时候,曾经从同名小说《荆棘鸟》中知道了这种鸟,它的故事当时就震撼了我,因此,多年以来,我一直记得它和这个名字。当时,我就把荆棘鸟所展示出的一种精神,视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之一,直到今天,这一点仍然没有改变。但是这么久以来,我还是第一次从另一个人的口中听到这番话。所以,我再次感到了一种震撼。
在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对治妄念的方法之后,明子才道出这次以“红尘是最好的道场”为主题的原因。她说,最近有个师兄很苦恼,因为他忙于工作,无法好好修行,更无法闭关。后来,雪漠老师告诉他,不用想这么多,也不用去考虑逃离的问题,在做事中修就可以了。那么,雪漠老师的意思是没必要闭关吗?明子说,也不是这样的。正如禅宗所说,破了初关必须闭关,就是说,明心见性之后,为了保任光明的稳定性,你必须要闭关一段时间,让光明打成一片,然后才能到红尘中验证自己的心。一个人到底修得怎么样,这是要在红尘中验证的。有时候,好多人在关房里觉得自己修得还不错,但事实不是这样,一到红尘中去,遇到一些事情,可能就会发怒,或者生起贪心等等。最有趣的一点是,接下来就要过年了,好多平时不跟家人一起住的修行人都要回家过年,而且还免不了要跟亲戚朋友吃饭。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最能考验我们这一年的修行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发挥了多大作用。因为,你要跟很多没有学过佛的人打交道,他们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衡量你这个人。比如说,你一回家就要吃很多肉,各种情况都有。那么,这时候你很容易就会进入一种很世俗的生活状态当中,可能轻易就会生起烦恼。从这一点上来看,过年将会成为修行人在修道上一个很好的进步点。她说,在这个时候检验自己,也是为自己做一次年度总结。
很有意思的是,明子的这一番话得到了馒头与袁妍的强烈共鸣。尤其是馒头,一下子道出了许多与家人相处时的烦恼。她说,她平时不敢回家太久,就是因为自己跟家人的价值观差距太大,她无法令家人认可自己的观点,又不愿听从家人的意见而放弃梦想与坚持。但是这一年的修行毕竟发挥了作用,她这次愿意把回家的期限定得比平时要更久一些,除了跟家人相聚,也是为自己创造修道的助缘。
阿滨在与家人相处这个问题上,为馒头与袁妍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他经常就会反思自己,因为分别心是自己生起的,跟家人没有关系,跟心外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关系。所以,他就是在一直这样调心。我非常赞同阿滨的观点,因为,雪漠老师也多次强调,学佛就是学做人,做一个好人。想要做一个好人的话,首先就应该给身边的人一份好心情。因为爱自己的家人而想要帮助他们,想带给他们一些好的东西,这本身并没有错,相信每个修行人都是这样,但有时候这只能随缘。假如强求的话,不但会让自己生起烦恼,还会让家人感到不安。因此,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是用自己认可的理念改变自己,以身教配合言传,尽自己的能力,向身边的人、向世界展现自己所认可的这种活法,向世界证明这种活法能够带来快乐和明白。是不是也要以这样的一种活法来生活,这是世界的自由。我们在享受心灵自由的同时,也应该允许别人能拥有自己的自由。
从这一番关于如何面对家人的讨论中,我发现,有人认为灵性文化是纸上谈兵和空中花园,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误读。因为,当灵性文化——比如大手印文化——深入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了他的心灵时,他的待人处事也好,他的言行举止也好,甚至他对待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的态度和能力,都会随之发生改变。因为他自然会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去面对自己身边的人,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家庭,他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即便有了情绪的波动,比如说不甘、不满,甚至愤怒,他也懂得如何去处理,如何回复本初清净,如何将逆缘化为顺因。这些东西,都是理悟之后,必须在红尘的一点一滴中验证的。可见,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心灵力量之后,红尘确实是最好的道场。所以,从精舍活动结束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期待年后的自己,也开始年后的重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