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文化部落 >> 正文

费孝通:理想教育不是可有可无

2017-08-24 22:07 来源:www.xuemo.cn 作者:费孝通 浏览:35430553
内容提要:年轻时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明确该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对一生成长非常关键。

 

费孝通:理想教育不是可有可无

 

年轻时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明确该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对一生成长非常关键。

现在年轻人求学的条件非常优越,应好好把握成才的机会。一个人要成才就不要怕挫折和失败,有了远大的志向,就能愈挫愈奋。否则没有远大的志向,就只会眼睛紧盯着鼻子尖底下的一点小事,只想个人的得失与名利,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

我感觉现在年轻父母教育子女有偏颇之处,缺少对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品德的教育。为了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父母事事围着孩子转,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都变得并不重要。而学校教育由于存在着升学的压力,使得学生只知道必须拼命学习,至于学习目的则不太明确。由此看来,进行理想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任重道远。

其实传授知识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人,自然会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自然会爱国、爱家、爱人民。

如果一个人仅有知识,不会与人交往、沟通和相处,缺少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知识再多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现在社会上很流行高学历、高学位,各部门选人用人文凭成了一道关口。实际上,文凭与能力不一定成正比例,十年寒窗不看本事看文凭,我看这是个误区。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体现在文凭上,文凭仅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修养是包括学识在内的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培养出更多高学识、高修养的合格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现在,怎么做人的问题,好像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家里不讲,学校也不讲,有时候问题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因此我想,在这个时候,回头看看上代人怎样立身处世,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看看他们的优秀品质的来路,对我们是有益的。中国文化中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研究有很悠久的历史,孔子讲“仁”,就是讲人与人如何相处。

经济怎样发达,物质世界怎样发达,都脱不开这个问题。人类正在进入新的世纪,正在创造新的文化,但是新文化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我过去曾经提出过“社会继替”的概念,是说一个社会是一代接一代维持的。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文化才能积蓄起来,传下去。看看现代人在做人问题上的差距,我觉得当前在这个方面“继替”的问题很突出,任务很重。我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人,可以说是前有古人。现在,我的希望是后有来者。

(内容根据《辽宁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内容进行改编)

 

 

【回放】雪漠读书汇掌门直播请扫描下图二维码登录观看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