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丢书”遇冷,说明了什么呢?
于“丢书”处说读书
文\蔺丽燕
朋友圈里“丢书”的报道和评论,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项发起于伦敦,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英国演员艾玛·沃森代言的“地铁藏书”活动,在推特和其他社交网络上得到一片赞誉。
待国外的这一时髦活动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时候,一切的一切,或多或少地都发生了变化。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据说,主办方在地铁、航班、顺风车上“丢”了数万本书,希望民众在通勤、旅行时分享阅读,之后可再放回原处,供更多的人阅读。没想到,活动遭遇了尴尬,有的书被堆在垃圾桶旁,有的书被践踏,甚至直接被当作垃圾收走。
“丢书”遇冷,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国内的风水土壤,不适合“丢书”落地生根。尤其是像地铁站这样人流量超大,又拥挤不堪的地方。人们摩肩接踵,前推后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乘上了地铁。体力与耐力消耗殆尽,哪有心思读书看报。偶尔,车上还会有“三只手”出没,需要分出注意力来防范,何谈读书?
第二,国人没有自觉的读书意识、读书习惯。汽车站,火车站,常常有叫卖报刊书籍的。很多人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坐在车上,宁愿发呆、走神甚至是打盹儿,也不愿摊开一纸书页,享受时光。
第三,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吸附了国人的注意力。茶肆酒楼,宅邸店铺,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同一个姿态“低头”,同一个动作“刷屏”。从微信到网站,各种讯息铺天盖地地覆盖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明明知道关注别人不如经营自己,却又对此如吸食了毒品一样,欲罢不能。
第四,国人的占有欲过于强烈。被“丢”的书籍中,不乏经典好书。有人带走之后就据为己有,不再归还。鄙人上学期间,在学校图书馆就借阅过很多本面目全非的书籍。于此,是想读书而根本没办法读。
“丢”掉的书被当垃圾收走,当破烂卖掉。一方面,可以批判某些人眼里只有利益。另一方面,也该反思一下当下著书立说的作者们、出版印刷的商人们。每年印刷出版、投放到市场上的书籍不计其数,但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淘洗、智慧考验、奖项评审的作品却寥寥无几。再者,书籍的装帧虽高端大气上档次,书籍的思想品味却低俗小气不入流。换了哪个人,愿读这样的书?
发起者最初的初衷,无非就是要人们多读书,把读书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而已。但眼下,“丢书”不成,反落得斯文扫地。这是讽刺,似乎也是警告:读书本来就是个人的事情,还是不要变成行为艺术。
——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2月14日 第11版)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