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践理性?
雪漠
前几天,一些朋友谈到他们认识的一位大师,觉得这位大师特别厉害。于是,我就问了一句话,这个大师做了什么?他们想了半天,也没说出大师到底做了什么。既然是大师,那么就要有大师的行为和影响力。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就不是大师。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师呢?第一,他有没有智慧?这是最根本的。第二,他的智慧呈现出来了吗?如果不能呈现出来,就没有智慧。注意,智慧必须呈现出来,必须影响他人,才是真智慧。第三,他有没有方法?他不仅要有世界观,还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论。所以,我在《真心》《空空之外》《雪漠智慧课程》等作品中,特别注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融合和统一。第四,他有没有行为?他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大师不是待在房子里摇头晃脑,自以为高深无比,却对社会没有一点贡献,不是这样的。所以,大师必须有大师的行为,有大师的智慧,有大师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就不是大师。大师不是装出来的,不是装腔作势,不是故作高深。
在儒家文化中,有两个词非常关键: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仁和礼,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其中,礼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如果没有礼,那么就没有中华文明。血缘和伦理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基础。所有的礼,其目的都是为了铸就自己的美好心灵。我们知礼、懂礼、行礼,都是为了给别人一份好心情,培养自己的善心。如果将心中的仁,通过一种行为外达出来,就变成了礼。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伦理决定着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神的关系,这是和很多国家不一样的地方。人道主义是中国文化最根本性的东西。
自古至今,中国衡量一个盛世或一个明君,其标准就是两个字:民生。为什么呢?因为民生是政治的根本,也是评价政治的标准。只要老百姓活得好,就是好政治。民生包括社会和平、生存状况、快乐与否,有无安全感,等等。民生决定着一个国家文化的优秀程度,以及政治清明的程度。所以,中国文化倡导人道主义,而不是神道主义。
比如,日本是神道主义,以前,日本人把天皇作为神来崇拜,所以日本文化中有武士道。武士们动不动就切腹自尽,以这种方式尽忠主君,或以死谢罪。在日本流传着一句俗语:“花属樱花,人惟武士”,意思是,樱花为花中最美,武士为人中之最。美国作家鲁思•本尼迪克写过一本书,叫《菊与刀》,其中菊是日本皇室的标志,而刀则象征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但是,中国不提倡这种东西。中国人认为,头发都不应该伤害。为什么?《孝经•开宗明义》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中国不可能诞生武士道,中国人爱惜自己的生命。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是中国文化非常优秀的东西,注重人的活着本身,而不注重如何让神快乐。同样的,也没有印度所倡导的一些苦行,如割肉喂鹰,如燃指供佛等,不提倡的。为什么?中国文化走中道,倡导中庸之道。
像《论语》《道德经》《庄子》《墨子》等等,都是古代先哲验证了一辈子的思想精华,它们不仅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经过了实践,一点点记录下来的智慧结晶。北宋政治家赵普,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说明了一个道理,《论语》中有非常实用的智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理性。它不是盲目的狂热的感性,而是一种理性。它不是口头谈密说空,而是身体力行。一个人怎么样,其实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要看你做的事,看你的影响力。比如,儒家的很多人,他们既是儒生,学问很好,同时又是实践者,像王安石变法,就是这样。所以,儒家不谈玄,不清谈,注重做事。注重做什么事呢?民生,为老百姓做事,就是红色文化中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儒家文化中,实践理性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国儒家非常伟大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叫实践和理性呢?实践就是必须作用于社会,注重跟社会的关系,继而影响社会。理性不是以感性为主,不是闭上眼睛冥想的那种感觉,不是佛道所谓的“宗教体验”。红色文化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等关键词,其实都源于儒家文化的实践理性,强调经世致用。
那么,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流传两千多年之久,就在于儒家提供了坚实的政治框架。实践理性思想与受益于儒家的大批从仕者,为中华文明搭建了相对稳定的框架,有了这个框架,加上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及其他地域性文化,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非常壮美的文明大厦。
——2021年6月10日写于文化考察旅途中
美好的一天,从早读雪漠开始!
每日都有抽奖环节,大礼相送,
每日清晨五点,相聚拼多多“雪漠之约”直播间,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https://is.gd/u6ee4h
附录:今日“雪漠之约”直播间获奖名单及奖品
爱之状元:光明一生
奖品《爱不落下》一套;
爱之榜眼:王勇财
奖品《爱不落下》一套;
爱之探花:胡高
奖品《爱不落下》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