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行随想:雷祖——中华文化的践行者之三
文\王军
陈文玉出生以及生活的大多数时间,是在陈、隋朝这个时代。陈朝的年代是公元五百五十七年到五百八十九年,隋朝是五百八十六年的六百一十八年。百度词条对隋朝是这么解释的:“……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稍稍留意一下中国历史就知道,这个隋末是一个乱世的时代。搜相关资料可以知道,当时的雷州有黎、瑶、壮、察、侗、苗等少数民族,族群之间经常相互寻衅,一群群不同民族之间的械斗不止。整个雷州半岛也是盗寇蜂起,这很像明朝末年或民国民国初年的那种社会局面:几十个人、几百个人聚在一起搞来大刀或者几条枪就开始占山为王了。最后,中华大地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这样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想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理想,外部的环境肯定是不合适的。
正好十二月二日刘心弘博士专门分享了“从〈道德经〉到‘雪漠心学’这个读书心得,给我很大启发。刘博士讲的很多地方都非常精彩,我看了好几遍,觉得刘博士是属于学养深厚读书又有悟性的一个人。他能把《道德经》和“雪漠心学”结合得这么好不说,还能让我这个水平有限的人都能听得懂,我觉得这需要能力,我做不到这一点。在这里向他表示感谢,感谢刘心弘博士的分享。
分享中,刘博士的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打开了我的思路。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孔子和老子是同一时代的人物,孔子对老子很尊敬。《史记》记载,老子教导孔子说:“君子恰逢其时就出来当官,生不逢时就要默默潜行。”
陈朝、隋朝恰逢乱世,这肯定不是做事的时候,联想一下孔子周游列国的遭遇就知道了。到了唐朝贞观之治这个时候,政治生态清明,国家统一,又遇上了李世民这么高明的政治家。魏征原来是李世民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的幕僚,这样的人都能被重用,在这样的政治时代,是不是老子说的“恰逢其时”呢?所以,这个时候,尽管陈文玉年事已高,体力衰微,但是可以做事的时代了,所以陈文玉才在晚年出任了雷州刺史一职。当然,假如陈文玉是在更年轻的时候遇到贞观之治这样的政治局面的话,我觉得他的孝行仍然会“……侍亲,愿问寝视善……”,这是我个人认为的。为什么这样认为,用雪漠老师的话说,看品格。
陈文玉选择这样的时机出任刺史,那是他观察到了该是做事的时间了。我觉得,以对陈文玉“勤学不辍”这个评价,他没读过《道德经》是不可能的。读懂了《道德经》,又有知行合一的品格, 所以才会在乱世里“屡受荐举,文玉却以双亲年老为辞,拒不当官”的这个举动。这不就是深得《道德经》精髓的具体行为吗?这不就是他用《道德经》指导自己人生之路的经典运用吗?
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陈文玉谢世第四年,唐太宗特降诏敕,大加褒奖陈文玉,一褒“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 敕文中的“养晦”“ 恶事非君”,依然是对陈文玉运用《道德经》智慧的精彩点评。
所以,我说雷祖陈文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者,这是第二个理由。
【回放】雪漠读书汇掌门直播请扫描下图二维码登录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