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简说空性

2013-05-26 04:26 来源:《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 作者:雪漠

雪漠:简说空性

佛教之修行,皆为证光明。

无执无分别,亦名为空性。

生死为幻觉,真心最细风。

自性之本体,亦称本元心。

若认知此相,保任得成功。

此为子光明,得之即解脱。

认知本元心,可达成涅槃。

迷者不认知,轮回随之生。

佛教的修行目的就是为了证得光明。什么叫“光明”?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称之为“空性”,也可以称之为禅宗所说的“平常心”,还可以称之为一些教派所说的“本觉”、“真如”。名词有很多,但它的本体只有一个,就是空性智慧。

佛教各教派对空性都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我最喜欢的称谓是:“无分别智”。

“空性”的标志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无分别”,第二是“智”。“无分别”就是没有分别心,远离了一种二元对立,远离了一种能所,远离了一种分别和世间法束缚之后的本真和无分别。也就是说,它是远离许多猜测与计较的。在这种无分别的状态下,你不会用任何概念去定义自己和自己的际遇,也不会用任何概念去定义这个世界。你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你甚至也不想对世界有任何概念性的划分,你不想去评价它们。你仅仅像镜子一样,如实地映照出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和它的运作过程。

这种无分别的状态很多,但是后面还有个字叫“智”,所以说既要“无分别”,又要俱足“智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你在远离一些概念与偏见的同时,又要对一切了然于心。就是说要在“无分别”的同时,还要拥有一种智慧。假如“无分别”却没有智慧的话,就会陷入一种盲目,这是非常愚昧也非常危险的,所以要特别小心。

这里的“智慧”按照佛教的说法有五种: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当这五种智慧俱足时才能达成真正的“智”。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央编译出版社)中称之为“明”,无分别则被称为“空”,两者合二为一就是我常说的“明空”。

在宁玛派和噶举派中,“明空”这个词经常出现,它可以形象地解释什么是空性:空性就是既有明又有空,既是无分别的,又是智慧的。这种状态,证得空性的人才能明白。明白这种空性、明白这种状态的人叫“明心见性”,也就是开悟。不明白的时候,修行就是为了实现明白、达成明白、看到明空而做出的所有努力。

在佛教中把见到明空之前的所有过程分为两种:第一,资粮道;第二,加行道。我们把见到空性和明空称为“见道”,见道的人则被称为登地菩萨,此后再进入修道、无修道。总之,修行有五个阶段,见道是一个分水岭,见道之前是凡夫,见道之后便是圣者。

那么,如何判断“道”是否生起了妙用呢?如果它在活着和死亡的时候都能影响你对待生命与世界的态度,那么我们就说它真正生起了妙用。活着的时候,假如“道”——即真心——生起了妙用,你便可离苦得乐、证得智慧;要是这时候证得的空性充满了你的整个生命时空,使你拥有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拥有佛的三身五智的时候,你就能即身成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借助死亡来临之机实现子母光明会也可以得到解脱。至于什么叫“子母光明会”?我将会在后面为你详细解述。

说到“空”,许多人或许会有所误解,以为它是“空白”,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以为它代表了一种虚无主义的观点。有的人还会因此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认为佛教建议所有人都像老鼠一样躲在山洞里,或者躲在关房里修行,不出去见人,藐视一切世俗关系,排斥一切世间的来往,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常说,大手印行者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就是提倡人们在真心生起妙用、对结果毫不执著的情况下,积极地把握好宝贵的生命时光,尽量多做一些应该去做的事情。

什么是应该去做的事情?能给世界带来真正“价值”的事情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这价值的含义,就是对于世界来说,“有它比没它好”。比如,我很尊重台湾慈济会的创始人证严法师。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她在有限的生命时空当中,做了许多能够为众生带来好处的事情。她在为世界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体生命的真正价值。一些高僧大德也是这样,他们在成就他人、成就世界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所以,我总是说,利他是最大的利己。

那么,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在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会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什么在这些人的眼中,爱与慈悲变成了一种虚伪与愚蠢?因为他们还没发现,所有物质享受与世俗意义上的利益,虽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亢奋与肉体上的舒适欢快,但其作用总是非常短暂。然而,假如为获得利益而抛弃良知,愧疚、惶恐、心虚所带来的痛苦却相对长久得多。换言之,他们是在不能认知“空”的情况之下,将转瞬即变的幻象当成恒常的存在,才会被欲望蒙蔽,做出了一些错误的选择。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空”?前不久,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开研讨会时,一位批评家提出:佛教中“空”之类的说法都是虚无主义的观点,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便是最好的证明。他还认为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才更为恰当。这种说法固然有它的道理,但实际上慧能那首偈子的原始版本应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最早在敦煌出土的《六祖坛经》中便如是记载。我们后来看到的“本来无一物”,其实是后人修改的结果。不过,即便原文中写的正是“本来无一物”,那也不是虚无主义的观点。因为,“本来无一物”中的“物”指的是恒常不变的本体。“本来无一物”就是本来就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本体,一切都是因缘聚合之后产生的现象。

换言之,佛教所说的“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的,没有什么能永恒不变,有缘则聚,无缘则散,缘起则聚,缘尽则散。也就是说,世上一切均非凭空出现,它们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各种现象,随时都会因为组成因素的解构而发生改变,因此它们并不具有一种真正的本质。究其本质,不过是无常。所以,佛教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值得执著的东西。释迦牟尼有一句著名的偈语:“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缘起也叫缘起性空,就是诸多的事物、诸多的东西都是各种条件具备之后的产物。即便它们具有肉眼可见的形态,一旦组成它们的那些条件消失,它们也就随之变化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