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文化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2012-07-14 12: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张抗抗

  近年来,“文化”成为一个热词。“文化”的热气热潮热浪从上到下扑面而来,各地政府纷纷投入大资金建设文化创意园区,以大手笔改造文化硬件设施,显得很气派、很炫目、很有魄力。

  惊喜的同时,却心存些许疑惑。已有学者发出忧心的警示:盲目地拆建与重组,是否会造成新一轮文化破坏?

  不得不借用那个绕嘴的句式:当我们热衷于谈论文化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文化也许是汉语中一个较为模糊宽泛、包罗万象的词汇。文化可以象征国家的软实力,但也可以是不堪一击的软肋。文化可让国民成为精神的巨人,亦可沦为卑微的奴婢。历史已有多次的惨痛教训——当文化作为工具被使用的时候,它遮蔽丑陋、覆盖真理、制造虚情、迷惑人心。在当下社会急功近利的内在动机下,文化之于官场,可成为浮面的政绩;之于商人,可成为高额的利润。文化从业人员完全可能成为文化“空心化”的代言人,而那些真正“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只是文化边缘的“旁观者”。这并非危言耸听,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文化断裂与毁坏,由于文化重建过程中各利益团体的争夺,文化又一次面临被强暴被伤害的可能,文化将消失在文化喧嚣的泡沫中。

  记得前些年流行那句来历不明的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时我曾满腹狐疑,觉得两个主语的排序似乎安反了。如今,终于回归“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本位了,哪怕是“文化搭台,文化唱戏”,也可见社会的进步。再进一步,怕就是轰轰烈烈的“文化产业运动”了。

  商业时代,发展文化产业无可厚非。在某种意义上,文化产品是滋养情智的精神消费品。文化艺术原本便是天地精华之凝露,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以产业形式促其自身强大的内在推力健康生长,可让更多的民众在享受文化艺术成果的同时,成为文化产品的传播者,成为推动产品效益的参与者。这样,文化才能拥有强大恒久可持续的生命力。

  然而,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它非商业消费的另一特征。文化不仅仅是用来“产出”的,而是用“投入”来“孵化”的。在“以文养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文养心”。这一个“养”字,不是“豢养”的养,而是“怡养”的养、“补养”的养。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表现在国民的言行举止、日常生活细节,体现在城市街巷、乡镇村落生动鲜活的精神气象。文化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气血与骨髓”,运行在人体的深处,悄然为灵魂输送养料。它无处不在,却常常遁形无影,化为气质与品性、道德与学养。

  不能把知识简单等同于文化。科技知识、文化设施与“文化”的关系,犹如电脑硬件与软件开发。例如“云计算”的创意,为计算机提供了无限大的数据运行平台。

  于是,这些年的“两会”和其他场合,我一直为著作权的保护而呼吁,为尽快修改《著作权法》而奔走;提议影视界设立最佳改编作品奖,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尊重并鼓励原创文学作品;倡议政府对传统书业和实体书店加大政策性支持……

  说了10年,说到连自己都厌烦了。

  却还要在这里再说一句:文化产业的发展,只能是繁荣文化这个系统大工程的一个轮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并驾齐驱,才是文化之鹰展翅翱翔的双翼。只有当每一个国民都成为“有文化”的人,这个“文明古国”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谈论文化的时候,首先不是谈论“文化”的“物化价值”,而是探讨通往“文化”滋养人心的“化境”之路究竟在哪里。(张抗抗)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