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沟通世界1:跨越文化藩篱的艺术力量

2024-10-25 07:22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沈佳月

文学沟通世界1:跨越文化藩篱的艺术力量

20241017日,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外文局展台(展厅5.1C153)举办了一场名为“文学沟通世界:跨越文化藩篱的艺术力量”的专题研讨会。此次活动汇聚了全球知名学者与翻译家,共同探讨文学如何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成为全球沟通的桥梁。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包括德国知名翻译家郝慕天(Martina Hasse)、著名德国汉学家汉斯-威尔姆•舒特博士(Dr. Hans-Wilm Schütte),以及中国作家雪漠和青年作家陈亦新。

活动开场时,德国知名翻译家郝慕天分享了她对雪漠及作品的初印象。她表示,雪漠作品通过展现丝绸之路沿线中国西部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对于欧洲读者而言,起初显得遥远而神秘,但正是这种陌生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同时,她对雪漠独特的身份——作家和文化传承人——也赞誉有加,尤其是作品中渗透出的对女性的关爱和“她力量”的崇拜,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她还谈到,翻译是文化的桥梁,而这种桥梁的搭建需要译者对作者以及原作背后文化的深刻理解。要翻译雪漠的作品并确保其原汁原味,译者必须真正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与文化传承,理解他作品中的精神内核,并在心灵层面达到共振。

随后,汉斯-威尔姆•舒特博士从学术角度分析了雪漠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全球意义。他指出,阅读外国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或追求刺激,而是为了拓展个人视野和理解“他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以雪漠的小说《猎原》为例,展示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独特生活场景——荒漠、牧民、盗猎人与反盗猎者的生活。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中国西部的现实,也“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失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冲突。

舒特博士特别提到,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翻译行业的格局,像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大幅提升了翻译效率,有时候机器翻译一本书比阅读译本还要快,但它们无法替代人工在文学翻译中对语言的敏锐度,包括语言的微妙性和文化差异。文学翻译不仅要求译者精通外语,更需要其具备深厚的母语功底,以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作的情感与深意。

作为本次活动的明星嘉宾,中国作家雪漠发表了主题演讲。他开场时说道:

“在这样一个时代,世界非常复杂,人心也非常复杂,但实际上这个世界只需要最简单的四句话就可以沟通所有人。第一,‘对不起’。勇敢地对自己做过的错事说声‘对不起’。第二,‘谢谢你’。谢谢你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另外一种色彩。第三,‘请原谅’。当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出罪恶时,说一声‘请原谅’。第四,‘我爱你’。只要真诚地把一颗爱心表达出来,那么整个世界都会灿烂。”

“希望世界因为艺术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来越复杂;希望艺术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简单,不要越来越复杂;希望因为艺术的存在,让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能真正地发现,我们其实属于一个人类。”

在互动环节中,雪漠先生说:“其实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认知,最可怕的是自己陷入一种动物性、低层次的生存而不自知。那么,文学给予我最大的启迪就是,让我有了另外一双眼睛来超越生存、超越环境,让我有了梦想。在一步步往前走的过程中,我完成了我自己。”

当谈到为何走向世界时,雪漠先生回答:“过去,我觉得完成我自己就够了,我从来不在乎世界怎么看我。那么,现在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对自己不满意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大一点、更精彩一点,应该有更高的高度。这就是我为了完成自己走向世界,而不是为了征服世界,更不是为了赢得什么。我对很多东西都看得很淡,因为我知道除了生命本身之外,所有的都不值一提,都是过眼云烟。我们都是即将面临隆冬的虫子,终将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除了生命本身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但生命是最珍贵的,为了让我的生命最精彩,所以我走向了世界。希望你们喜欢我的小说,这次我带来了《野狐岭》的最新英译本。”

青年作家陈亦新第二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一路走来,他非常清楚父亲雪漠为坚持梦想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他总结为两点:第一,扎根大地,汲取营养;第二,向上生长,走向世界。陈亦新说:“我们要把最好的自己、最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用自己的行为,让世界了解我们,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化繁为简,将偏见、误解和隔阂转化为理解和共鸣。通过文学,我们不仅能够触摸到不同文化的温度,还能够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追求。让我们携手,用文学这座桥梁,连接世界,温暖人心。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