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岳年:明德成圣贤

2021-11-02 20:40 来源:www.xuemo.cn 作者:黄岳年

明德成圣贤

\黄岳年

孔子教育子路的时候说,修身要从“修德”着手,这是最根本的,要从这个根本做起。《论语》中的原话如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换言之,是说“道”是体,“德”是用,有道有德,修养才会全面。朱熹先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貌似也有人不同的这样的解说,以为“由”通“油”,根据器皿口大小将油倒入义。引申为蹈行、践履,依照现实去实践。知,智慧。德,通得,做好事获得赞扬。者,指得到智慧的人。鲜,新鲜。断句为:”由知,德者,鲜矣”。由知,通过现实的实践得到智慧,整句义为:通过当下实践,从而得到智慧的过程,永远处在创新过程中。此“由”非彼“由”。这个“由”,跟子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雪漠老师讲《论语》,有偈云:

明德先明道,道为德之体。

德重在行为,战胜诸欲望。

中庸为之德,明德成圣贤。

仁者内证道,外达于苍生。

习惯成自然,成生活方式。

这就很高明了。《荀子•劝学篇》里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意思就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刘皇叔临终的时候,叮嘱阿斗(也就是未来的后主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他是蜀汉的昭烈帝,这话也就成了圣旨。阿斗听进去了一些,要不然他就不会那么好的对待诸葛亮。阿斗也听得不好,要不他们的江山应该能够传得更长久一点。虽然是圣旨,但老百姓也把这个话作为家训,传了一千多年。

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我曾把荀子“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那句话,写成一个公式,让他们加深理解和印象:∑善→德=得。我对同学们讲,你只管去做好事,好事做的多了,你想要的也就都有了。

对德的认识,孔夫子、荀夫子和朱夫子他们的心思是一样的,就是要让人积功累德,多做些善事。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打下了江山的刘备,对德行的认识是深刻的,留下家训,让儿子好好做。和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心思,也是相通的。相比起来,在雪漠之约中讲解《论语》的雪师,说的又更贴近我们,贴近生活,贴近这个时代。

德重在行为。所有的行动,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行动的好坏善恶,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命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大的方面讲,江山社稷、民族命运是这样,从小的方面说,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也都是这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如果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老天也会帮着你。反过来,坏事做绝,千夫所指,就是权大如袁世凯,势大如隋炀帝,老天也没有办法救你。

仁者内证道,外达于苍生。得道之后干什么?内证之后怎么办?真正得道了,就算是活明白了。这时候就要勤勤恳恳的去做好事了,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把别人的事放在心上,要想着去帮助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着点。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这才是得道的样子,心中无我,服务百姓,像孔繁森像焦裕禄一样,是大家的公仆,才是对的。

南怀瑾先生说:“忧患千千结,山河寸寸心。谋身与谋国,谁解此时情。”先生是得道者,他的患难之交钱吉诗云:“侠骨柔情天付予,临风玉树立中衢。知君两件关心事,世上苍生架上书。”世上的读书人多。把苍生放在心上,才算是没有白读书。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大概就是答案了。

——2021112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