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康熙学习什么?——“中华文明的路标”之康熙观后感
文\葛万军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著名的盛世,比如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等等。康乾盛世是历史上中国封建王朝的一次复兴,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次盛世。康乾盛世维持的时间长达134年之久,经过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以及乾隆皇帝三代的治理,是大清王朝最辉煌繁荣的时期。在此期间,各领域的商业体系不断增高,人民富足,幸福指数很高。当然,历史上再辉煌的盛世,也没有现在的人民生活水平高,当时即使是盛世也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现在能解决十几亿人口温饱问题,全面奔小康,放在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无疑,当今的中国一定也是盛世。
清军入关后,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民族矛盾非常激烈,康熙是怎么样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根、让人民认可,并将国家带向盛世的?雪漠老师从他在位的执政亮点、弊端和给我们的启发几个方面给我们做了重点的讲解。
康熙八岁登基,勤政爱民,文武皆修,主要的特点其一是仁厚,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屠杀功臣,是屡见不鲜的,是非常没有人性的。但是康熙没有这样,当时权臣鳌拜威逼康熙下诏书,使用各种手段差一点灭了康熙,康熙后来治服他也没有杀他,还对他封功,让他儿子继承爵位,可见其胸怀和仁厚。
其二是有担当。康熙非常年轻的时候意识到要主动削藩吴三桂,他说如果他不这样做,子孙不一定能削的了,天下还会一盘散沙,所以他可能会失败,但不能留给子孙去处理这个难题,于是冒着天下大乱的风险最后统一了大清。他永远不会去推卸责任,也不推给丞相,自己勇于承担。最近几次课,雪漠老师一再提倡担当,这也是现在时代和我们个人缺少的,我们一定要提起警觉积极主动,学习“舍我其谁”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就像最近看了一本书,人可以不成功,但必须要成事,有些可以留的下去的行为或精神。
其三是康熙的高贵和好学。康熙的高贵之处是善于尊重学问,善待所有的人,是体现人格的尊重和向别人学习的心态。康熙非常好学,并且善于反思,不膨胀,我买过一套书叫《康熙日讲》,就是康熙当时的学习教材,真没想到作为皇帝了还这样刻苦的努力学习。更让我吃惊的是康熙对儿子的教育抓得非常紧,从每天3点开始起来,安排满满的课程表,从儒家经典到骑马射箭武功都学,而且康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检查儿子们的学习,如果完不成任务就戒尺伺候,放到现在来说也很少有人能做到,看起来是非常苛刻的,所以他的儿子们都非常优秀。这样我们就理解康乾盛世的到来的原因了,皇帝都是克己律人,对人民采用怀柔之法,祭祀明朝皇帝的陵墓、尊孔、拜泰山等中华民族的传统,受到人民的爱戴,他勤学儒家经典,做到内圣外王,要求子孙精进学习,家庭教育抓得非常严格。跟康熙和他的儿子们的学习量比较起来,我们现在这点学习量真是差的太远了。
康熙也有他的弊端,比如过于仁厚。没有成熟严格地执行制度,导致税收收不上,国库亏空。大臣们俸禄太少,像现代的说法是没有好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大量官员腐败的情况,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他晚年时发现有些太晚,后来雍正皇帝做了很多反腐的工作。清朝的腐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的,和珅这样的大贪官就是出现在乾隆时代。清朝后期的慈溪太后把国库的银子拿去修圆明园,财政税收制度落后,军费也没有钱,甲午中日海战的“吉野号”当时是英国人为中国造的,因为清朝没有钱就被日本买去了,“吉野号”在甲午海战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清朝连炮弹都没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清朝的衰亡跟它的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这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警示,一个组织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和必须按照制度执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否则组织的运转就会出问题。
对于如何处理与陌生土地关系,如何处理与其他民族关系,雪漠老师总结了四点:一、尊重他们的文化;二、认可他们的风俗;三、改善他们的民生;四、建立良好的制度。这就是康熙面对中华大地、汉地知识份子和人民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学到这也是处理单位、朋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都要这样。
雪漠老师说,康熙是人格最健全的一位帝王,只有李世民可以与之媲美。我们可以从康熙身上,学到仁厚、勇于担当、高贵好学、家庭教育的严格、处理民族关系和朋友关系的方式。
庆祝雪漠书院兴工,开启中华文明讲坛—“中华文明的路标”之第1季开始报名了
http://www.xuemo.cn/show.asp?id=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