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忠:成长在武威雪漠书院

2020-07-16 14:59 来源:www.xuemo.cn 作者:李玉忠

 

成长在武威雪漠书院

\李玉忠

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成长自己”!可现实中,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束缚着自己。是我自己太孱弱呢?还是生活真的很无奈?生活会把鲜活的心腌成平庸,会把棱角分明的石头打磨成鹅卵石,再风化为粉尘般的细沙,随风飘荡呢?

今年5月,朋友圈里看到武威雪漠书院开工的消息,心想,为文化事业做贡献的时机来了!给雪漠老师发了到书院参加建设的申请后,雪漠老师同意了。

5 26日,我到了书院,首先看到的,是飘扬在院子里的一面国旗,那么得鲜明,那么得令人动容,我知道这代表着书院建设的深远意义!原有的旧教室、旧宿舍都拆完了,地下室的垫层已经打好了,3#楼的位置上,工人们正在做基柱的放大阶,看来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了。

可是干了没几天,弟弟发来消息说,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于是,我急忙赶到家里,这时母亲已经到了临终状态,昏迷不醒,不一会儿,母亲溘然长逝了。因为阅读了雪漠老师的《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我明白,生老病死都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至亲的人,无论我们多么得不舍,也总有分离的一天。安顿好了母亲,做了些家里的杂活,不觉半个月又过去了。我又启程,回到了武威。

在书院里,参加建设的志愿者和义工老师们,总是给我满满的感动,我要记下他们的名字,也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自己成长的动力源泉。他们是王韩梅、魏自宽、王梅香、蒋存孝、李宏圆、刘正义、焦昕祥、胡敏球、魏顺强、陈建新、魏小雪、吴万龙等等。

还有我们可亲可敬的师奶奶,八十岁的人,依然神采奕奕,虽然她没有志愿者的名相,可做的活,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少。她在大门前的一块空地上,种了大蒜、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小葱、豆角,就连院子里的几平米的空地上,也种了鲜嫩的生菜。那鲜花环绕的菜园,也真养眼!于是,我们总能在菜园里看到师奶奶忙碌的身影,除草、浇水、扶蔓、摘菜,一会儿也不闲着。当大家夸师奶奶的菜种得好时,师奶奶总是高兴地说:“种上些,大家吃哩么!”最近,志愿者的餐桌上,几乎天天有师奶奶的绿色菜品。

王韩梅老师,自去年“五一”前来到武威,创意写作班和游学活动结束后,一个人留在了书院,一边照顾师奶奶,一边做书院的前期准备工作。当地有些品行不好的人,看到外地人总是欺生,可王老师凭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又一次地摆平了那些“意外事故”。一个生长在大城市的弱女子,来到这里俨然成了不敢惹的“女汉子”。武威书院的建设开始后,王老师更忙了,志愿者的生活、建材的采购、工程的进展记录、质量把关、视频上传保存等,她都尽心尽力地负责着,忙得不亦乐乎。

魏自宽老师,从沂山书院来到武威,七十多岁的人,比我们年轻人还吃苦耐劳。白天他要在门卫室值班,晚上来了沙石料,还要量方收料。有些司机拉的料不够方量,魏老师总是坚持原则,有时争得脸红耳赤,毫不妥协。用魏老师的话说,就是“不能让书院受损失”。

胡敏球老师是一位高级工程师、桥梁专家,放弃高薪,放下城市舒适的生活,和他的爱人带着只有三个月大的孩子,从风景如画的岭南,来到这干燥偏远的西北,担负起了书院工程的技术负责,材料选购把关等。胡老师对工作总是认真负责,有时夜班浇筑混凝土,他一直旁站监督着,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证质量,震动到位。第二天早上,他又早早起来,忙碌在工地,经常一头一身的灰浆,鞋子也踩在混泥土里湿透了,可从没听他说过一句怨言。一条2毫米宽的模板缝隙,胡老师都叮嘱工人们堵上,他说:“工程的质量,就是在细节上决定的。”他的爱人在照顾好孩子的间隙,还总是跑到工地上拍摄施工的照片,她的心愿就是多留下一些珍贵资料,定格一种存在。她的摄影技术和敬业精神,常常得到雪漠老师的表扬,看到这些,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很是感动。

魏小雪老师经常是笑眯眯的,她和王梅香老师负责给志愿者做饭,喂狗狗,登记收料,整理各种票据,还要给师奶奶熬中药,做手法保健按摩,也经常忙到深夜。看似文静柔弱的魏老师,其身上有一种强大的、无坚不摧的柔韧之力。还经常看到魏老师和王梅香、李宏圆、蒋存孝一起清理旧砖,那些清理好的旧砖,砌筑井桩的外圈时,已经用了许多。

陈建新、刘正义、焦昕祥几位老师,晚上工地值夜班,白天整理书稿,编辑公众号,文化的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都离不开他们。魏顺强老师的家在武威市区,离工地有近三十多公里,可他每天都会来到工地,监管质量,巡视安全等。他每次来时,都常常会给志愿者们买来一些时令水果,如西瓜、饮料等,让我们倍感亲切。

有句话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正是从这些志愿者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也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快地成长,用雪漠老师的《好种子养成歌》里的话说,就是“更因多面好镜子,时时进步修度量”,还有“先从小处雕自我,再见天地得大缘”!

在这里,每天都忙碌着,虽然是做些不起眼的小活,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有梦想,怀有一种"文化情结",憧憬着雪漠书院竣工的那一天早点到来,一想到这,心里便涌上一股暖流。我来到这里,虽然做不成什么大事,但我想,能用自己的双手为书院搬一块砖,抬一下梁,等自己年老的时候,回忆起来,心中定然会有一种感动,毕竟,雪漠书院,我来过,我无憾!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