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凤凰网转载了《瞭望新闻周刊》李松的文章,文章称:“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务诚信出了问题”。文章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指出关键是政府诚信。文章引用了温家宝总理在“染色馒头”事件上,对发生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时指出,“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文章中指出的诚信缺失的现象,以及我们周围时常发生的类似事件表明,我国目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已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包括多个方面,如政务、商务、教育、个人等。如此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作为执政党的高层,已经注意到问题的重要性。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警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历史选择了党,不等于历史永远会选择党。
笔者认为,目前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社会体系“信仰缺失”。有句话说,“没有信仰的人,是最可怕的”。人没有信仰,不相信因果,就会导致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信仰缺失的原因在教育。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把正信的宗教信仰称为迷信,把传统文化教育,称为愚昧。“左”的遗风影响还在。有人甚至把教育孩子给母亲洗脚,也说成愚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养育自己的母亲都不愿伺候的话,他怎么能在社会上,担当起更多的责任,怎么能谈诚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应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找答案,应该从教入手,从孩子入手。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丰富的优秀道德遗产,是我们现代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营养源泉。现代人把自家的好东西放在一边,视而不见,盲目迷信别人的东西,把物质视为万能。结果物质丰富了,精神贫瘠了。君不见,物质上的富翁,却成了精神上的乞丐。有些人,把机械唯物论当信条,死抱不放。不是用唯物辩证法来看问题,而是把唯物和唯心对立起来,这本身就不是实事求是,就不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
真正懂科学、相信科学的人,一定相信因果。牛顿第三定律,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只是那些似是而非,不懂装懂的人,才会不信因果,把因果定律说成迷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上这种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人们思想、语言、行为所产生的因果,需要仔细观察、思考、推论,才能了知。老话说,“圣人怕因,凡夫怕果”。智者事事从因果入手,因为知其因即知其果,所以起心动念、语言、行为皆是如此。从思想、行为的源头下手,只种善因,不种恶因。圣者怕因,是因为通达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的道理。因果丝毫不错。凡夫只见果,不见因,是因为不明因果,不信因果。一定要到恶果成熟时,感知到恶果的存在时才知道。圣者与凡夫正好相反。比如杀人者,被抓到审判时,追悔莫及,已经晚矣。凡夫只是在恶果显现时,才后悔当初不该种下如此因,但为时已晚。可见因果教育,是何等重要。当前,社会矛盾多发,各种灾难频繁,与不注重因果关系分不开。在传统文化中,释家是最彻底的因果论者。有许多经论,对因果关系有详细讲述。而不像现在一些道德教育,空洞无物。
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信因果、懂因果,事事从因果考虑,这个社会定是人间净土。所以,当前社会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其根子在社会缺少信仰。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的人,没有信仰、没有信任,一切都无从谈起。“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既然“信”是立民之本,首先要建立一个 “信”的社会体系,而不只是少数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材。不能把释家文化,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受唯物、唯心之类名相束缚。只要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道德提升有益的文化,都应发扬光大。释家文化,可以真正称得上博大精深。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能进入主流文化,让更多百姓受益,实在痛惜。不能简单武断地,把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宗教现象称为迷信,正如宇宙间有大量的暗物质未被认知,就否认其存在一样。普度众生,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同不悖。
有篇博客这样写道:杨振宁在一次北大的演讲中,一个学生问杨振宁:“您认为科学发展到终点,会是什么呢?”杨振宁几乎想也没有想地立刻说道:“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学生又问:“那是可不可以这样说,科学的发展的终点是宗教呢?”杨振宁答到:“是的!”
物质的富足不能代替精神,精神问题只能靠精神方法来解决。诚信缺失,是精神道德问题,所以只能靠精神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201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