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与歌德

2011-04-10 16:01 来源:中国文学网 作者:纪鹏飞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歌德曾经在青年时代经过比他大五岁的文艺批评家赫尔德尔的指引下阅读了莎士比亚。歌德一接触莎士比亚,即为莎士比亚所迷醉。歌德便认为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

所谓说不尽就是解释不完,研究不尽。我想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的永远读不完的。

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余匡复所说,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说不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作者和作品主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说不尽”还有其客观原因。这是因为身处不同的时代,读者和评论家往往会对评论的作品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历来对歌德的评说也是“说不尽”的。 

而我对于歌德了解还是高中阶段从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开始的。那时的我们正值高三,少了对生活其他的热情,生活的一切都归于了读书,于是一本书,便成了我们课余生活最大的乐趣。“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歌德这么说。看似平淡的话语,但又是那么亲切。德意志民族崇尚理性,歌德毕生的实践和著作,却做到了理性和情感的完美结合,从这个角度上看,歌德便是个伟大的德国人。可能是当时的年少无知,所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为少年维特叹息。那是的我们,与其说是在读维特,到不如说是在读另外一个自己。余华在他的早年小说《往事与刑罚》中说:“事实上,我们永远生活在过去里。现在和未来只是过去耍弄的两个小花招。”直到现在仍然很佩服歌德,通过自己的笔尖,把我们青年时代的烦恼、憧憬以及苦闷,自然而然的流泻于纸上,读来总能带给我们心灵的随之跃动,让心灵深处的情感也随之点燃,继而蔓延,情到深处,情不自禁的眼泪迷糊。

对歌德的生平了解,当时只是一扫而过的仓促,虽然在文学院已度过自己将近两年的读书生涯,但是由于才疏学浅,再加上东西方文学描写上的差距障碍,便很少涉猎这方面的书籍,因此对相关作者的生平也就狗舔似的一空二白。

一部好的作品也就催生了一位文学巨星的诞生,歌德作为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他作充满狂飙突进运动反叛精神的作品,也和当时的我一样,反叛而又任性。

1749828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现在的黑森州)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的他,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曾经梦想成为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著名画家的作品时,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6月他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他在魏玛市的最初十年,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而他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 ,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尤其是《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至于歌德从政生涯,我不便多说。只想用曾繁亭教授 “文人就应该远离政治”,去开辟自己的乐土来总结。也许是多年官场以及意大利的颠簸经历,后来他也不止一次说过,文学家的社会责任在于写出精品来陶冶人民的情操和提高国民的素质。他认为作家不应该去从事政治活动。“一个诗人如果想要搞政治活动,他就必须加入一个政党;一旦加入政党,他就”说来很惭愧,虽然几次都在图书馆借了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也许是文学素养浅薄的原因,我一直没有读懂它。

读过《歌德访谈录》之后,我对歌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他肃然起敬,而对我高三心灵得到震撼的正是源于这本书。这本书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言论和活动,尤其是其中的文艺思想值得珍视,它记录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创作经验。印象中上学期“文学理论”课上,老师开篇就给我们阐述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历来都是众说风云,而歌德对文艺与现实生活关系的认识是全面而辩证的,比前人前进了一大步。他强调,文艺必须从客观现实出发,不要学席勒从抽象观念出发,要紧紧抓住亲身经历的个别的具体的客观事物,虽然他一生没有写过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其文艺思想散见于其作品、随笔通信和谈话里,但这种全面辩证的阐述,正好,说明了文学的来源。他说:“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文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他认为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来自现实生活,而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文学作品的基础。所以说作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投入生活,发现生活的诗意。据此,歌德反对从抽象概念出发闭门从事创作,反对离开生活实践去写宏大的作品。

如果把歌德的这种文学理论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则更好的被我们理解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很喜欢歌德一句话:“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务实肯干,勤于实践,实事求是。这便是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因为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象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是歌德从精神奉献的层面给予我们的另一个生活启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人的价值在于拼搏,不在于获得多少!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成败都在于自己!人有一天是会死的,但留在世上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我们的价值在哪里,这由我们自己去定位!我很崇尚精神独立,永远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都保持一颗独立的心去探求未来!人世间有太多的周折,我明白要用自己的双眼去看,去感悟,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无人理解的时候,当你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的时候,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承受,人活着确实累,要做个成功的人,你活的就是有价值的!成功并不是别人的恭维,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只要问心无愧……

那年,我也就和《少年维特之烦恼》时的歌德一样,青春的烦恼、憧憬以及苦闷伴随着黑色的高三。“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直到现在它依旧是我的人生励志格言,每当我读书感到枯燥时,想到歌德这句话,总会浮想联翩,产生希望。我想无论是歌德也好,维特也罢,他们陪着我一起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一起度过了人生最苦涩却也是最记忆深刻的一段时光。

因为,那时成长中的我,“不知道何去何从,我曾把迷惘的眼睛, 转向太阳,以为那上边,,有一只耳朵,在倾听我的怨诉.。有一颗心如我心,,在把受压迫者垂怜。”(节选自普罗米修斯之歌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

雪漠文化网-手机版首页    返回顶部

雪漠文化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