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文化部落 >> 正文

他们为什么能得诺贝尔奖

2014-07-19 06:53 来源:www.xuemo.cn 作者:肖宝根 浏览:50099888
内容提要: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崎岖不平的,最终登顶的总是那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之人。

 

他们为什么能得诺贝尔奖

103日开始,2011年度诺贝尔奖陆续颁出。布鲁斯·巴特勒、布赖恩·施密特、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这些对普通人来讲既陌生又令人崇拜的名字后面,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绝不是浪得虚名,—定有非凡的过人之处。所以,不仅科学家需要学习,就是一般的职场人也可以从中分享成功的职场心经。

布鲁斯·巴特勒:

子承父业,事半功倍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三位科学家:美国人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人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卡罗琳医学院说,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据介绍,无论是研发针对传染病的“治疗性疫苗”,还是开发对抗癌症的新方法,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都有重要的意义。

布鲁斯·巴特勒195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198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起担任斯克利普斯研究所遗传与免疫学教授。是美国的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巴特勒获奖后,感慨地说:“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让我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起点很高,且少走了很多弯路。”他的父亲,是—名血液学家和医学遗传学家。巴特勒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很崇拜父亲。中学时,他的生物课学得非常好,上大学选择专业时,也听从父亲的建议,第一志愿报考了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他立即投身于父亲的遗传与免疫学研究领域,共享了父亲的一些科研成果,这让他的科研起点比别人高一些——这就好比登山,别人都是从山脚开始,巴特勒是父亲用直升机吊到半山腰开始攀登,自然就会比别人更快地到达山顶。

启示:布鲁斯·巴特勒乐于做“科二代”取得成功的事例告诉人们:即使是“官二代”、“富二代”也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发展,只要遵纪守法、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技术过硬,借助“老子”取得成功同样无可厚非。

布赖恩·施密特:

地利人和,相得益彰

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布赖恩·施密特因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与其他两名科学家分享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施密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美国辗转到澳大利亚并展开研究是促使他获奖的关键因素。

“对我来说,在澳大利亚工作对参与超新星研究并有所发现是至关重要的。我来澳大利亚时才27岁,那时就能够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条件并管理一个国际团队,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十分感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当时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给予的所有工作支持。”施密特还表示,他当时愿意来澳大利亚的另—个原因是能够在位于堪培拉附近的斯托姆洛山天文台工作,这个天文台是世界上最好的天体研究机构之一。

启示:布赖恩·施密特的获奖感言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天时,地利,人和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施密特拥有一个好妻子,又在尖端实验室工作,研究的课题又找准了方向,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天赋,让他最终登上了成功的巅峰。身在职场的你,也要时时刻刻关注企业和身边的人和事,努力寻找发展契机,着力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努力,当天时,地利,人和一同垂青于你之时,便是你飞黄腾达之日。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力排众议,执著坚持

以色列人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发现准晶体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但在近30年前,谢赫特曼的这一发现曾“极具争议”:“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取笑我。”谢赫特曼于198248日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种“反常理”的现象——他们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谢赫特曼的发现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为维护自己的发现,他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知。

在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后,科研人员陆续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其他种类的准晶体,并在取自俄罗斯一条河流的矿物样本中发现天然准晶体。瑞典一家公司也在一种钢中发现准晶体,这种准晶体如同盔甲一般增加材料强度。如今,科学家正尝试将准晶体应用于其他产品,如不粘锅涂层和柴油机制造等。1984年,另—个研究小组独立发现类似现象,两个小组的研究结果得以同时发表。从此,谢赫特曼先后获得几乎所有科学奖项,并迫使同行重新认识固体材料。

启示: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崎岖不平的,最终登顶的总是那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之人。达尼埃尔·谢赫特曼用信念支撑最终取得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职场的人们要有信念,要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想,遇到困难不退却,用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或许就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刻。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身残志坚,独辟蹊径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生于瑞典,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出版了《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十部诗集。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从13岁开始写诗,今年已经80岁了。他一年只作3首诗,时至今日,创作的诗歌只有100多首,但篇篇都是精品;他在瑞典家喻户晓,作品被译成60多种文字。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从1993年开始,每年都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诺贝尔委员会颁奖词这样写道: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启示:风水轮流转,以往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大多是写小说、剧本的,诗歌、散文得奖的较少。这次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能以诗歌获奖,说明只要作品深刻、优秀,“副科”、“小儿科”、“旁门左道”也能得大奖。职场的你,不管做的是多么不起眼、多么微不足道的工作,只要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一样能得到上司的肯定。总之,配角、小领域也能成就大事业。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鹤立鸡群,也能登峰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三个女人——有非洲“铁娘子”之称的利比里亚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有“和平斗士”之称的利比里亚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以及也门记者兼妇女权益活动家塔瓦库·卡曼分享2011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消息一出,便有人质疑获奖者资格,甚至有媒体认为颁给女性有“照顾”之嫌。

约翰逊·瑟利夫是经济学家,曾就读美国哈佛大学,2005年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位民选产生的女性总统。约翰逊·瑟利夫有着丰富的从政和在金融行业工作的经验,她曾担任利比里亚驻联合国官员,还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花旗银行驻肯尼亚的分支机构、世界银行以及一些私人金融机构工作过。作为利比里亚团结党的领导人,约翰逊·瑟利夫在利比里亚政坛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人们的尊重,享有“铁娘子”的美誉。2003年以前,利比里亚处于内战状态。在—些人看来,约翰逊·瑟利夫属于改革派,倡导和竭力维护和平,同时着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巩固女性地位。约翰逊·瑟利夫当选总统后,成功地使国家结束了内战,取得了统一。

启示:非洲的总统有几十位,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比约翰逊·瑟利夫还大的总统也大有人在,为什么偏偏她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呢?这是因为她是非洲大陆第一位民选产生的女性总统!2011年诺贝尔奖得奖者大多是男性,所以,某些奖项就要考虑让女性得奖——这就是平衡关系、性别搭配。在职场,你如果不能在所有人当中拔尖,那么你能在同性中冒尖也可以,因为老板在提拔员工的时候,有时会考虑性别比例。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