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香巴文化 >> 学术研讨 >> 正文

《大漠三部曲》中凉州民俗的叙事意义(一)

2014-03-31 07:54 来源:www.xuemo.cn 作者:北野、董艳梅 浏览:51632484

《大漠三部曲》中凉州民俗的叙事意义(一)

——“凉州赏雪台”第一期读书交流会嘉宾访谈录

主持:未央,原名董艳梅。“凉州赏雪台”读书交流会发起人之一,凉州区本命年祈福文化用品专卖店经理。武威市作协会员,曾在《西北军事文学》《绿风》《平川文苑》《凉州文艺》《武威日报》《西凉晚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嘉宾:北野,原名程对山,甘肃省史志学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自由撰稿人,独立传媒评论者。在《飞天》《杂文报》《学者》《党建文汇》等报刊发表作品近50多万字。主编或参编《中华之最年鉴》《甘肃地方辞典丛书》《甘肃政区大典武威卷》《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石羊河史话》等著作多部。现为武威市志办年鉴编辑部主任。

20143月,雪漠文化网(www.xuemo.cn)与凉州区本命年祈福文化用品专卖店共同发起成立了“凉州赏雪台”,旨在开展“凉州背景下的雪漠话语”和“凉州人解读雪漠”征集活动。将以凉州本土地域风情为主线,辅以“雪漠话语体系”,每周一期,每期一题,届时将邀请特约嘉宾,以采访、交流、座谈等诸多形式,由专职人员对其内容进行录音整理,统一结集出版。

2014323日,以《大漠三部曲》中凉州民俗的叙事意义为主题的“凉州赏雪台”第一期活动如期举办。是日,喜欢雪漠作品的读者聚集在凉州区本命年祈福文化用品专卖店的茶室里,品茗谈禅,叙谈《大漠三部曲》中的民俗意义。参加活动的读者普遍认为,《大漠三部曲》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雪漠以凉州民俗民风为主体的生活场景作为作品的话语背景,成功地实现了对凉州民俗文化的一次彻底打捞和记忆性的书写。特别是嘉宾北野在活动现场,紧紧围绕主持人或来宾提出的问题,对《大漠三部曲》及其民俗文化的表现特征进行了一番诠释和解读。现根据现场录音将访谈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朋友。

依据访谈内容,我们将部分问题的顺序略作调整,并将所有问答内容归类为七个方面:(一)民俗和民俗的意义;(二)凉州和凉州民俗;(三)《大漠三部曲》对于凉州民俗的传播意义;(四)《大漠三部曲》中凉州民俗的叙述特征;(五)《大漠三部曲》的文学样式对地域文学的启迪;(六)作家雪漠对普通众生的灵魂和人性的引领意义;(七)凉州民俗的发掘整理现状及其他。

一、民俗和民俗的意义

◎未央:北野老师您好!“凉州赏雪台”第一期读书交流会的主题是《大漠三部曲》中的民俗意义,此前邀您成为嘉宾时,您曾说这个主题选得较好。今天,针对这样的一个读书主题,您想对我们的读者说些什么呢?

●北野:未央,您好!说实在的,我一般是不会参加这种类型活动的。一是忙于繁琐的生活和冗赘的事务。二是自以为参加这样的活动不够资格,因为自己毕竟不是雪漠文学研究的权威人士,也非地方文化界的贤达名流,参加这样的活动显得有些名不副实,大有滥竽充数和沽名钓誉之嫌。三是在普遍“明哲保身、三缄其口”的存世哲学大行其道的现实环境中,我来这里自不量力的大放厥词,终至于招人诟病,实在是一件不划算的事啊。但是,终于还是来了,原因就是今天读书交流的主题很对我的胃口。一是雪漠是人不是神,是大可用来谈论一番的。雪漠自己也说,要让读者“享受雪漠”,我们也就完全可以卸下什么“名人禁忌”的包袱,见仁见智地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二是民俗的话题总是跟本人所从事的地情地貌及风土人情的研究工作有点儿关系,虽说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却也终久是自己的所熟悉的话语领域。于是,就坐到了这里和大家喝茶聊天,今天的谈话中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大家可一定要批评指正噢!

◎未央:呵呵,北野老师可真是谦虚。您说民俗的话题总是跟你所从事的研究地情地貌及风土人情的研究工作有点儿关系,那么,您对“民俗”这个词语肯定是有自己的解释的,先给我们说说好吗?

●北野:民俗,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禁锢形成的一种传统的原始的生活习俗。不过,这种生活习俗,具有世代相承,与生活形式相兼相融难以分开的特点。表面上看来,民俗不过是与人们生活所密切相关的传统形式,包括定期要举行的活动所要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但实际存在的情形是,这样一些传统形式在薪火相继、辈代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们长时间赖以依托的一种思维背景和生存习俗,这一切堆叠在一起就构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地域文化空间。比如一块红布,它是普通的,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是,一旦这块红布蒙在了新娘子的头上,它便成了“盖头”,于是,关于“盖头”的来历、规格、用法、象征意义、故事和传说,就是民俗,也称非物质文化。同样的,一块白布,它是物质的,有形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是,一旦这块白布系在某某人的腰上,它便成了“孝带”。关于“孝带”的系法、戴法、范围、期限及纪念意义,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传承意义。可以这样说,一个民族在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赖以依托的一种思维背景和生存习俗,那么,这种思维背景和生存习俗就定格成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和信仰力量了。如果洞悉和探究民俗生活中潜藏的这种精神支撑和信仰力量,我们才能说最终掌握了民族生活中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核。

◎未央:听您这样一讲,我们惯常所说的“民俗”还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词语。正如您所说的,洞悉和探究民俗生活中潜藏的这种精神支撑和信仰力量,才是最终掌握民族生活中民俗文化真正内涵的一个途径。事实上,现在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许多风俗习惯也渐渐被人们淡忘。在全球化生存的大背景下,挖掘弘扬民俗文化的意义又在哪里?

●北野:是啊,你说的这个问题也是当下中国许多人文学者思考的问题。在与世界潮流接轨的现代化和多元化趋势中,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先进性,如何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得以薪火相继,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里我想提起两件旧事。一是2008 3 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宣传活动在全球进行,从希腊的古奥林匹亚遗址出发,穿越世界五大洲22 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中国境内传递。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火炬手达到21880 名。一些关注祖国发展形象的人士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参与人数申报为基尼斯世界纪录,但最终主持基尼斯世界纪录的西方机构却不予收录。这样的现实令许多中国人明白了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制约和影响着世界对中华民族发展形象的正确评价。二是近几年国内陆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文危机”,许多人在对传统节庆日渐失去兴致的时候,韩国却将源于中国的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还有人提议把中医中药从国家医疗系统中取消,而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却争先将中医中药纳入医疗保健系统,甚至给予很重要的位置。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慢慢崛起的过程中,有些国人却迷失了华夏民族本土文化的本性,忘记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曾经延续不绝地影响或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所以,挖掘弘扬民俗文化,探究和发掘浸透着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本土文化元素,从而培育华夏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央:嗯,您说得真好!在与世界潮流接轨的现代化和多元化趋势中,如何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先进性,如何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得以薪火相继且与时俱进?这样的思考一下子提高了民俗文化的存在意义的高度。北野老师,我想请您说一下,对于普通的人们而言,关注和探究民俗又有什么意义呢?

●北野:呵呵。对于普通的人们而言,关注和探究民俗的意义则更加切近。首先,民俗可以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一些古今有价值的民俗物品,往往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发展延变的时代影迹。这些印迹又承载着民族发展延变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不息的积极精神,具有着增强民族自尊性和自信性的巨大作用。其次,民俗的存在,说明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精神财富,有的民俗物品,就是优秀文化和优秀技术的集大成者,而那附着在民俗生活中的不少民间故事、传说和歌谣,则从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又比如,武威乡民无论是留须、盖房、娶亲、制作棺材(俗称“合寿房”),都要请术士或风水匠来看地方,看日子,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迷信或糊弄人的成分,但也有一些传统道德、优秀遗产的东西浸透其间。研究民俗,了解民俗,可以让我们了解本民族本种族的悠久文明历史和发展过程,从而增强本土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反对盲目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的有效的途径。再次,民俗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可以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一些文化素质还不很高的地区,人们往往会因传统的民俗规约行为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好的民俗如崇尚诚实,提倡团结互助,讲究卫生等风俗习惯,对人民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好处,在提倡和宣扬中促进社会的进步。而那些有碍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陈规陋俗,以及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恶俗,如算命卜卦、迷信活动、重男轻女、赌博、吸毒等就会在弘扬民俗积极奋斗精神的过程中得到逐步地摒弃和革新。

(续)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