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文化部落 >> 正文

钢铁是怎样在索契炼成的

2014-02-26 07:3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洁芸 浏览:51710797
内容提要: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钢铁是怎样在索契炼成的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保尔这样一个人物,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几乎来索契参加冬奥会的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市中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拜访。我也不例外。

    采访索契冬奥会期间,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从奥林匹克公园坐火车,50分钟之后,就来到了索契市中心。

    从索契火车站向东,沿着城中心最宽敞的Gorky大街一路向东,距离著名的冬季大剧院不远处,有一条狭小到不起眼的街道,叫保尔·柯察金街。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索契最后居住的地方,就在这条街的四号。

    如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依然保持着78年前他离开时的原样,那座并不大的小屋的门,虚掩着,仿佛在等待着他回来一样。

    房间里的日历,停留在了永远的1936630日——他离开索契前往莫斯科治疗的那一天。虽然他曾想着能再次回到这个温暖的城市,但他的愿望,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他索契的家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前前后后共住了8年,但他在这里的最后时光,饱受病魔折磨。

    从这幢普通的两层楼俄式小洋房步行到黑海海边,大概有15分钟的路程。在索契的最初时刻,他还能在傍晚的时分,去海边走走,但1929年,当他的双目失明,之后脊椎又出问题的时候,他只能卧病在床。这幢小屋,以及小屋里陪伴着他的妈妈、姐姐叶卡捷琳娜和妻子拉娅,和他的三个秘书,成了他最后的牵挂。

传世著作,在这间小屋里写就

    在这里,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博物馆的专职研究员塔利亚纳亲切地接待了我,她带着我走进了这幢留给奥斯特洛夫斯基最深刻记忆的小屋,用缓缓的语气,来还原那78年前,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这里生活的各种气息。

    客厅的正中央,那张并不大的餐桌上,当年用过的茶具排列得整整齐齐,那里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妈妈、姐姐和妻子在某一个下午偶尔小坐的地方。餐桌的一旁,是一整排的木质书橱,这里近2000本的藏书,都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珍藏。即便是双目失明之后,他也会叫自己的秘书,挑出几本他的最爱,坐在床头,读给他听。客厅靠近窗户的一边,是他失明后最大的依靠,收音机和留声机,音乐和新闻,给了他第二双眼睛。

    客厅的墙壁上,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这一生最依赖的两个女人的合影,妈妈从小用针线活把一家人养大,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里,母亲还是这样陪伴着他。姐姐叶卡捷琳娜负责他的起居,她细心地照顾着这个不幸的弟弟,照顾着整个家庭。

    客厅的另外一侧,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卧室。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卧室不算太大,这里最显眼的,是他那张赖以生存的病床,以及床的另一头,那一架依然如新的钢琴。在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后的日子里,写作和听音乐,是他每天的功课。累了的时候,妻子拉娅就会坐在钢琴前,为他弹奏一首乐曲,陪着他忘却暂时的疼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床头,有一张凳子,那是属于他的秘书的。双目失明加上脊椎硬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每一天,只能在病榻上度过,但是他的著作,还没有完成。所以,他的秘书们,成了他的眼睛,他将他脑海中的保尔·柯察金口述出来,他的三个秘书,就这么轮流为他笔录、整理、打字。他卧室正对着的打字间,总亮着盏灯。1933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本传世著作,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写就的。

他和“保尔”,永存人类文明史中

    12岁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杀敌、16岁身受重伤、25岁全身瘫痪、32岁溘然长逝……因拒绝对白匪开枪,被押上法庭受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命运与保尔一样跌宕起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其实就是他口述的自传体。这也是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前苏联人民的偶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苏联青年的思想和生活。

    而在世界范围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起,成为广大读者的榜样和楷模。

    对于一个诞生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世界一流小说、诗歌、戏剧巨匠的国家来说,也许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地位,并不算很高,是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事迹以及人格魅力,让“保尔”永远留存于人类的文明史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博物馆的专职研究员塔利亚纳这么评价:“奥斯特洛夫斯基真诚地相信革命的理想,于是他把这种信念以一种非同寻常的真实写入自己的书中。他的小说是那个时代的纪念碑,是那个时代人们思想和意识的产物。”

    塔利亚纳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读者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诉说着读完这本书后的强烈感受。据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奥斯特洛夫斯基收到了5000多封读者来信,他坚持让秘书给每个读者回信,他的坚韧品质,让人动容。

    也就是那个时刻,索契政府决定保留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这座城市的记忆,把它改建成文学博物馆,供热爱保尔的人们瞻仰。

    如今,快80年过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屋,依然会经常有人来做客。特别是在索契冬奥会期间,这里的人流,比往常多出了三四倍。

    塔利亚纳说,她接待的最多的,就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冬奥会期间,每天都有来自中国的官员或者运动员来这里,来看看。”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卧室旁小屋的桌上,有一本厚厚的留言本,这里有来自全世界各地游客的签名和留言。记者在这本本子上看到了很多中文的留言:“有信仰、有灵魂、有精神。彼岸的人,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尊重!谨向奥斯特洛夫斯基致敬。”“精神永在世,影响一代人”……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里,记者还偶遇了一位澳大利亚籍的华人工程师。这位名叫曾云的工程师,是索契冬奥会网络供应商的技术代表,回国之前,他一个人特意从奥林匹克公园区摸索到了这里。曾云今年四十出头,他对塔利亚纳说:“我小时候,父亲一直都跟我说保尔的故事,这一次来索契,他叮嘱我一定要代他来看一看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这部小说时的故居。”

    曾云在故居里拍了很多照片,他说回去之后,可以给自己的父亲看。“从小,父亲这一辈就受苏联文学的影响,我也耳濡目染,即便是到现在,父亲也总说。”曾云说,所以这一次到俄罗斯,给了他很多的“亲切感”。如今来到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感觉更真实了。“小时候课本里的那个保尔,仿佛就在眼前。”

    除了中国游客,塔利亚纳说,还有很多国家的游客也会慕名而来,其中最多来自乌克兰、瑞典等。

上海老人,捐赠中文版精装本

    记者无意中得知:一位中国老人,曾给索契的这个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博物馆,捐赠过一本中文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据说,这位老人就住在上海。

    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语言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陈列橱的中间偏右上的地方,我找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本。三本中文版本中,有一本是中国大学的教材,一本是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精装本。塔利亚纳告诉我,这本书来自于一位热心的中国读者的捐赠,当时博物馆的女馆长、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秘书扎廖娃,接受了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

    几经曲折,记者在上海找到了这位热心的读者:如今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华绍曾。

    “保尔,对我们那代人,甚至中国几代人的影响,都太大了。我没法忘记他。”华绍曾是武汉七零一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我国著名造船学家。

    1953年,在南开大学读书的华绍曾,经过一年的预备学习,被选送到前苏联的列宁格勒船舶学院,学习船舶动力专业。当时,我国的船舶制造专业还几乎是一片空白。5年半的大学学习,40多位中国青年废寝忘食,“记得出国前,周恩来和刘少奇都分别接见过我们。刘少奇说,当时40多个农民一年的生产价值,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你们一定要学好”。

    当时,所有到苏联的中国青年,都报有几乎和“保尔”一样满满的报效祖国热情。“我记得,当时国内很多学校都有保尔班,在学校时,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还给我们做过报告,让我们对‘保尔’更加充满感情,他钢铁般的意志、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激励了无数青年为建设新中国奋斗。”华老说。

    1955年,一次乘实习船学习的机会,华老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疗养胜地索契,“我们所有人都读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知道这里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的所在地。于是,我们想一定要去他的故居看看”。

    华老记得,那一天,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过去的秘书扎廖娃接待了这些中国学生,“她带着我们慢慢地参观故居中的每一处细节,一路不断地讲述,他在人生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怎样生活,怎样和病魔斗争,怎样口述小说的日子。那些栩栩如生的讲述,令人更加感动。”在博物馆,华老看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睡过的床铺,秘书记录他的口述使用的打字机,作家过去的生活仿佛历历在目。

    可是,当他看到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本时,却发现诸多版本中竟没有中文版。当即,他就想着要送给博物馆中文版本的愿望。回学校后,他立刻给国内的姐姐写信,请她邮寄一本中文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且强调一定要精装本。直到1958年,这本书才从国内寄到了华老的手里,他随即寄给了博物馆,“因为那时,精装本的书国内也极少的,但我想必须要这样,才会更有分量”。

    19592月,华绍曾学成回国,未想不久,竟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俄罗斯的来信。原来,在收到中文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当时已成为博物馆执行馆长的扎廖娃特意给他回信,对他的捐赠表示感谢,对他的工作和生活表示了诚挚的祝福。“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馆长还随信寄来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及博物馆的参观指南。”至今,华老对于那份惊喜仍记忆犹新。

    “与我同届的同学,回国后几乎都成为我国造船事业的各领域骨干,并为此贡献了一生。有时候和孩子们讲述那时的经历,我还是牢牢记着书中保尔最后的那些话——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华老说。

那是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塔利亚纳已经在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博物馆工作了20多年。在这里,她看到许多慕名而来的人们,当然,她也会随着人流的多少,感受着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俄罗斯文学界地位的变迁。

    塔利亚纳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后不久就被译成了多种文字。该书出版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又活了4年,就在这4年中,他的小说出版了54次,被翻译成73种文字,在47个国家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在苏联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剧院上演。

    但是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界对苏维埃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描写革命者的前苏联文学作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是一部神话,保尔的时代也已经过时。所以,在前苏联解体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再也没有再版。在拥有诸多文学巨匠的俄罗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短暂,著作有限,所以他的地位也并不高。而随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段从俄罗斯文学教科书中被删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影响在俄罗斯人民、特别是俄罗斯青年中,不复往昔。

    在采访索契冬奥会期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俄罗斯人,他们对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评价不一,却真实地体现了“保尔”在如今俄罗斯的影响。

    24岁的尼古拉是一位程序员,他说:“小学的时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小说很真实,不管是写一些身边的人,或是当时艰难的生活。”但是尼古拉也说:“不过就现在而言,相比俄罗斯其他的大文豪,我并不喜欢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为他作品的基调太过灰暗。”

    20岁的克里斯蒂娜是圣彼得堡大学大二的学生,对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印象,她想了半天,说:“我只知道他写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评价很困难,因为我没有读过。”

    48岁的亚历山大,是兰州大学的俄罗斯外教,他的评价直言不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前苏联时期是中学高年级必读的教材,但现在……”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21岁的玛丽亚在大学里的专业是文学,她就很喜欢奥斯特洛夫斯基:“我喜欢他所有的作品,简单易懂。读他的作品时,很多画面都会自然地在脑海里浮现。他是一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的作品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研究当下的问题,都很有借鉴意义。”

    塔利亚纳说,平时,只有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的人来到索契,才会来拜访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博物馆。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已经上了岁数:“或许是他的书有太多的政治色彩,但是即便如此,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于俄罗斯文学界的贡献,不可磨灭。”

    塔利亚纳告诉我,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的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室的墙上,依然悬挂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画像。该教研室的前主任科尔米洛夫会说:“那是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