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文化网
雪漠文化网 >> 阅读 >> 文化部落 >> 正文

《清代诗文集汇编》:集成之作

2014-01-09 08:40 来源:《博览群书》 作者:李军 江庆柏 浏览:52812240
内容提要:读书要讲求版本,一个基本的理解是,要尽量选择最早的原刻本。

 

《清代诗文集汇编》:集成之作

 

 

    研究清史不能忽略清代诗文集

 

清王朝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的朝代,也是一个文献生产、文献流通、文献收藏意识更为自觉的朝代。有清一代,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朴学,故後人常常推重清人在经学、小学方面的成就。对于浩如烟海的诗文别集,或以有唐宋诸大家在而不足师法,或以其派别纷繁而望洋兴叹,有志于此者却因觅读诸家别集不易,每每希望清代诗文别集的集成之作早日问世。

 

纵览先秦以来历代著述,集部文献最早仅《楚辞》之属,其後逐渐壮大,明清以後,数量更是超越经、史、子三部,成为四部文献之中最为庞大的一部。保留至今的清代诗文集的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清人的情感世界,还全方位地记录了清朝的历史、文化状况。要全面研究清历史、特别是从“人”的层面研究清历史,就不能忽略清代诗文集的研究。

 

自明清以降,就不断有学者对前人的诗文著作进行搜集整理,编订总集或丛书。从先秦至隋唐以前,诗有逯钦立所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文有清人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唐宋以後,有《全唐诗》、《全唐文》、《全宋词》、《全宋文》、《全元文》、《全元散曲》等均已出版,或修订重版,《全元诗》也即将面世。而清代集部文献已出版者,仅《全清散曲》3册、《清文海》105(收录清代1576位作者、18383篇文章)、《全清词》顺康卷及补编。相比宋元以前而言,清代诗文整理出版工作仍显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其实,早在清末民初就有学者、藏书家留意搜集清人诗文集。如山东济宁孙氏兰枝馆收藏清集近干种,浙江吴兴刘氏嘉业堂收藏清集达两千余种,曾专设诗萃室储之。天津徐世昌为编辑《晚晴移诗汇》,曾大批搜购清集庋之书髓楼,并编有《晚晴移未选清人诗集目》、《已选清人诗集目》各一卷。徐氏《晚晴移诗汇》作为诗歌选集,在当时被视为清诗的集成之作。近年来,古籍影印事业成绩斐然,尤其是《四库全书》(文渊阁、文津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四库禁毁书丛刊》及补编、《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提要著录丛书》等一系列大型丛书的相继出版,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过以上各书,收录清人别集的数量仍十分有限,《四库全书》所收从吴伟业《梅村集》至汪由敦《松泉集》仅52种,《四库存目》收录43s种,《四库禁毁》收录114种,《续修四库》收录658种,《四库未收》收录269种,共计1538种,内含不少重复者。特别是《四库全书》、《四库存目》、《四库禁毁》、《四库著录》等,所收清人诗文集均集中在顺康雍乾四朝,断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前,《续修四库》中与之重出亦复不少。如果稍加折抵,以上各种影印丛书所收清人诗文集总数约在一千种上下,尚不及民国间吴兴刘氏嘉业堂所藏清集之数量。正因为清人诗文集数量众多,搜集整理不易,使得清代集部文献的研究和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收录清代诗文集最多的专门丛书

 

经过数年的酝酿与准备,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利用自身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并借印南北各馆藏书,合作主持编纂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终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10年末影印出版了。

 

《清代诗文集汇编》是到目前为止,收录清代诗文集最多的专门丛书。全书收录清代3400余人,诗文集4000余种,诗文超过500万首、4亿字,精装800(另有《总目录索引》一册)。《汇编》的整理、出版,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开展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项目,也是迄今内容最为丰富、涵括最为全面、卷帙最为浩瀚的断代诗文总集。它所收录的诗文集种数,虽仅为现存清集总数的110左右,但却已超过了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收书总量。仅从数量上看,它已相当于吴兴刘氏嘉业堂藏清集之两倍多,一旦此编入手,则所藏清集远胜于孙氏兰枝馆、刘氏嘉业堂、徐氏书髓楼。

 

从编排顺序看,《汇编》以人物生卒年先後为序,所收录人物,从明万历八年(1580)出生的林古度(茂之),一直到民国三十年(1941)去世的张鸿(燕谷老人),尤其是乾隆三十七年以後数朝诗文集,无论质量、数量都颇为可观。此前数十年间,清代诸大家诗文著作几乎都有不同版本的标点整理本或影印本行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主旨与《汇编》不同,须遍及四部,权衡去取,故所收诗文集名家具备,以致未能兼收并蓄,反映清代文学创作的群貌。可以说《汇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从收书体例看,《汇编》也不同于有些选本的仅截选别集中的单篇文章,重新排列,而是原书影印,每一种诗文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在版本的选择方面,以求全、求精、求善为原则,尽量选择足本,并在此基础上,求精善之本。一般优先选择初刻初印本,次及翻刻本、补刻本,并注意搜集後人补辑补注之本。以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个作者的诗文创作情况,省去研究者大量访查的时间。如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的《宝纶堂集》十卷,亦为《四库》系列丛书所未收,此种常见版本为光绪十四年(1888)会稽董氏活字印本,而《汇编》选印了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年刻本。康熙本除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一部外,国内仅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对此本价值,沈津先生曾撰文论述。此本影印收入《汇编》後,顿时化身千百,此举无疑是为古书续命,而便利学人方面,更不待言。

 

读书要讲求版本

 

读书要讲求版本,一个基本的理解是,要尽量选择最早的原刻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原刻本最接近于作者的原貌。在清统治者严密罗织的文网中,清人文集曾被大量改动,尤其是《四库全书》的纂修,更是对收入其中的清人文集作了大量的删削、撤换。而在《汇编》中,凡有原刻本的,尽量使用原刻本,这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的真实。例如朱鹤龄撰《愚庵小集》,《汇编》本采用了康熙十年松陵朱氏刻本。拿这个本子与《四库全书》本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康熙本的《胡姬走马》、《闻牧斋先生讣二首》等诗题,在《四库全书》本中分别被改为《燕姬走马》、《闻某讣二首》等。《四库全书》本不仅改换了诗题,内容也有许多删改,例如在卷五《送陈孝则还云间》一首以下直接《连理榆》,而《汇编》所收康熙本还有《呈牧斋先生》、《赠苍雪法师六十》等诗。《四库全书》删去有关钱谦益(号牧斋)的记载,是因为清高宗对钱谦益其人十分鄙薄的缘故。清高宗曾在谕旨指斥说:钱谦益“醌颜苟活,乃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乾隆四十四年,钱氏著述被列为“悖妄著书人诗文”,其已载入县志者均被删削。在此背景下编纂的《四库全书》,自然要把有关钱谦益的痕迹全部抹去了。再如《汇编》所收宋荦《西陂类稿》卷一,有《送郭卧侯给谏还白门》诗一首,这首诗在《四库全书》本《西陂类稿》中已被删去。其原因,可能与诗中有“十年河决民劳急,千里屯荒庙算违”、“一路疮痍堪洒泪”等反映社会衰败的内容有关。其实“十年河决”、“一路疮痍”等语在《四库全书》中并不少见,但那是说的其他朝代,自然无妨,而宋荦所说是当今朝代,这就犯了大忌。犹如四库馆臣将朱彝尊《曝书亭集》中有关描述当朝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等情景的诗作,如“春衣尽典谩嗟咨”(《春日南坨杂诗六首》之二)、“饥民载涂,……饿者日万余人”(《即事二首(并序))等统统删掉一样。《西陂类稿》原作的全部面貌,只有在《汇编》所收康熙本中才可以看到。这就是原刻本的可贵。

 

雪漠文化网,智慧更清凉!www.xuemo.cn

 

 

相关文章

雪漠推荐